视频一开头,就是满屏的问号。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青铜的晾衣架,其模样与平日里几块钱便能买上一堆的那种塑料带钩衣架如出一辙。
这样普通常见的物件,出现在日常生活的任何角落都不会引人侧目,可此刻出现在“历史真相”的视频里,就显得格外突兀。
若仅仅是这一个物件,或许还能勉强解释为巧合,但紧接着视频展示的几样东西,更是离奇得让人咋舌。
一个外形与现代马克杯毫无二致的陶制杯子,杯身线条流畅,上面还刻有花卉的图案。
一个疑似椅子的物件,虽然经过了时间侵蚀,但其形状和结构已然具备现代座椅的雏形。
一个动物皮囊之上,刻着隶书“急救”二字。
还有青铜打造的快餐盘,上面还残留着食物的痕迹。
刻着“公筷““私筷“字样的筷子筒。
一个带刻度的沙漏。
一套刻有日期的竹简,看样子是个日历。
兽骨制作的牙刷。
……
“嗯……虽说这些东西看着是有些怪异,不过本质上都是日常物件,制作起来似乎也并非难事,相比之下,还是前面出现的数字相关内容更具震撼力。”
“确实如此。”
“可这些东西明明构造简单,为什么历经这么多年,人类愣是没想到去发明呢?难道几千年来,我们的思维反倒退化了不成?”
“你不能用你现在的思维去思考,有些发明就是很奇妙,充满了偶然性,就好比以前的万能充,看似简单,却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那这偶然也太多了吧。”
“新朝的人……是不是太会过日子了?”
“难怪叫新朝啊,这也太新了,要不是直接告诉我这是两千年前的事物,我还以为是我楼下杂货店进了批复古风格的货物呢。”
视频的开头,展示了许多日常生活的物件。
这些东西本质上,并不依赖多么高深的技术水平,哪怕是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凭借当时的工具和材料,理论上也能够制作出类似的东西。
唯一存在疑惑的,就是发明这些物品的思维。
要知道这里面有许多东西,直到近现代才被人类发明创造出来,并且历经多年的发展演变,才形成如今人们习以为常的固定样式。
视频里,一两个物件出现类似现代风格或许还能以巧合解释,可如此众多的物件同时呈现,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在那个的时代,究竟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在展示完日常物品之后,视频紧接着呈现出更多实用性更强的发明。
其涵盖范围之广,涉及方方面面。
比如一种疑似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简易滴灌装置,一些完整的陶管上均匀分布着细小的孔洞,与之配套的其它物件也清晰表明了其用途。
等等等等。
一开始。
人们还会因这些发明而惊叹连连,可随着视频推进,新奇感逐渐被麻木所取代。
“我越来越相信有穿越者了,齿轮,螺母,扳手三件套都出现了,别跟我说那个时代就能制造出来,怎么看这都不是简单的思维超前能解释得通的。”
“技术其实还好,但其中一些理念实在是太反常了,别说古人了,即便是现代人,可能都难以想得如此周全。”
“你要说这些发明是为了实用倒也合理,可有些东西在那个时代根本派不上用场啊,就像那个类似健身轮的玩意儿,汉代有这种习惯吗?古人每天农活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去健身。”
“所以到底该怎么理解?是穿越者的手笔,还是单纯思维极度超前?。”
“我投穿越者一票。”
“+1。”
“元芳你怎么看?”
视频的后半段,则聚焦于一些政策上的改动,比如其中一小部分竹简上记录了“常安改造计划”,明确规定了公共水井的建设标准,厕所的规范样式以及地下排水系统的构建要求。
同时强调污水必须倒入指定的深井,一旦违反,将被罚修城墙10日。
此外,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官职,专职负责公共卫生事务。
一系列操作,就显得越发离奇,与人们对古代社会的传统认知大相径庭。
“如果真的有穿越者,那这人也太失败了,仅仅维持了十几年,新朝就没了。”
“正常人穿越到古代,哪能像小说里写的那般顺风顺水,脚踢各方势力,拳打旧有传统,单是学习古代的语言文字,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所有的发明创造和政策推行都得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生产水平,都决定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于超前的后果,就是会遭到所有人的抵制和反对。”
“重点其实不是什么穿越者,而是这些东西一个都没留下来,全部失传了,如果这些没有消失,我都不敢想象人类现在会发展到何种地步。”
“想不到就别想了,只能说这块土地上没有这种发展的土壤,不然怎么连续三次事件,都没能流传下来,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视频发布之后。
“时空穿越者”这一词条瞬间霸占了热搜。
即便有人用技术水平并不夸张来试图解释这些现象,也无法阻止人们往更离奇的方向联想。
以往,时空穿越本就是热门被讨论的内容,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都是经典且长盛不衰的题材。
如今,有了更多疑似穿越者存在的证据,自然引发了广泛关注。
一些历史上其他疑似穿越者的人物也被挖了出来,他们同样存在一些超越了时代的发明。
同时,国内外的许多文献,也有疑似见到穿越者的记录,比如《纽伦堡编年史》记载的“天空大战”。
在寻找其他穿越者的同时,人们也好奇,究竟该如何实现穿越。
于是,关于虫洞,时间旅行之类的科普视频,被网友们重新顶了上来。
有物理学院的学生,带着视频,找到了学校的教授,询问相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