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洛和赵权被打入大牢,宫中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苏御和楚炎也得以稍作喘息。然而,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新的麻烦悄然降临。
女皇叶澜的皇叔,宁王叶霄,一直对朝中局势颇为不满。他自恃皇室宗亲,身份尊贵,在朝中本拥有一定的势力和话语权。但女皇亲政后,大力推行改革,重用一些出身平凡却有真才实学的臣子,这让宁王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尤其是苏御和楚炎,一个凭借才情和智谋,一个依靠武力和忠诚,在短短时间内便在宫中崭露头角,获得女皇的重用,这让宁王更是看不顺眼。
宁王认为,苏御和楚炎出身普通,根本不配站在朝堂之上,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他觉得这是对皇室尊严的一种亵渎,于是决定找机会打压二人。
一天,宁王在宫中设宴,邀请了众多皇室宗亲以及朝中大臣。苏御和楚炎也在受邀之列。苏御心中隐隐觉得不安,他深知宁王对自己和楚炎的态度,此次宴会恐怕不简单。但皇命难违,他们还是按时赴宴了。
宴会之上,众人推杯换盏,表面上一片祥和。然而,酒过三巡,宁王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宁王放下酒杯,站起身来,恭敬地向女皇说道。
“皇叔但说无妨。”女皇叶澜微微一笑,神色平静,但心中已经猜到宁王恐怕又要借机发难。
“陛下,如今朝堂之上,竟有一些出身低微之人担任要职,这成何体统?”宁王说着,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苏御和楚炎,“臣以为,朝堂之上,应是我皇室宗亲以及名门望族的子弟才能担当大任,像苏御和楚炎这等出身平凡之人,实在不该身居高位。”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哗然。苏御和楚炎脸色微微一变,但他们并未慌乱。
“皇叔此言差矣。”女皇叶澜放下手中的酒杯,神色严肃地说道,“朕用人,向来只看才能和忠心,不论出身。苏御和楚炎虽出身普通,但他们为我大虞王朝立下了赫赫功劳,理应得到重用。”
“陛下,话虽如此,但祖宗的规矩不能废啊。”宁王不死心,继续争辩道,“若是任由这些出身低微之人在朝堂上肆意妄为,恐怕会坏了我大虞王朝的根基。”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苏御站了起来,他恭敬地向女皇行了一礼,然后转身面向宁王,说道:“宁王殿下,苏御出身平凡,能得陛下赏识,深感荣幸。苏御自入宫以来,一心只为陛下和大虞王朝效力,从未有过半点私心。至于出身,苏御以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出身,而在于他的所作所为。若殿下认为出身低微之人就不能为国家效力,那古往今来,那些出身平凡却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仁人志士,又该如何评判呢?”
苏御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让宁王一时无言以对。但他心中的怨恨却更深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除掉苏御和楚炎。
宴会结束后,苏御和楚炎回到宫中。他们知道,宁王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麻烦。
果然,没过几天,宁王便联合了一些皇室宗亲,在朝堂上向女皇施压,要求女皇罢免苏御和楚炎的官职。女皇叶澜对此十分头疼,她深知宁王等人的势力不可小觑,但她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苏御和楚炎这两位得力助手。
就在女皇左右为难之际,苏御和楚炎主动求见。他们向女皇表示,愿意接受宁王的挑战,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原来,宁王提出了一个条件,让苏御和楚炎在一个月内解决边境的匪患问题。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就不再干涉他们在朝中的职位;如果失败,就必须自动辞官。
苏御和楚炎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他们没有退缩。他们决定联手,共同应对这场挑战。
苏御开始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边境匪患的情况。他发现,这些土匪之所以难以剿灭,是因为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而且经常与当地的一些势力勾结。楚炎则负责挑选精锐的士兵,进行特训,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在准备的过程中,苏御和楚炎还结识了一位名叫林羽的江湖侠客。林羽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对边境的情况也十分了解。他得知苏御和楚炎的计划后,决定加入他们,一起对抗土匪。
一个月后,苏御、楚炎和林羽带领着士兵,来到了边境。他们首先对土匪的据点进行了详细的侦查,然后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战斗打响后,苏御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巧妙地布置了陷阱,将土匪引入了包围圈。楚炎则身先士卒,带领着士兵与土匪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林羽也发挥出了他的高强武艺,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
经过一番苦战,他们终于成功地剿灭了边境的匪患,还百姓一个安宁。
苏御和楚炎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了皇宫。女皇叶澜得知后,十分高兴,对他们大加赞赏。宁王等人见此,也只好心服口服,不再提出罢免他们官职的要求。
经过这次事件,苏御和楚炎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他们也明白,在这充满挑战的宫中,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而他们与宁王之间的矛盾,虽然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未来是否还会有新的冲突,谁也无法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