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调停

这场充满掠夺快感的战争进行到第五天,一则从纳闽传来的消息迅速抵达古晋:纳闽总督有意调停魏国与文莱之间的战事。

徐炜得知后,赶忙召集内阁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此事。

“这消息是财政第一秘书传来的。”徐炜一脸凝重,对着众人说道,“文莱苏丹给了纳闽总督五千英镑,请求英国人出面调停。”

“大王,英国人凭什么插手咱们和文莱的事?这跟纳闽有什么关系?”徐灿满脸疑惑。

徐炜看向哈恩,示意他来解释。

哈恩点点头,侧身说道:“徐阁老,表面上看,是咱们与文莱的战争影响了英国商人的贸易往来。但实际上,这背后是为了维持势力平衡。”

曾柏接着补充道:“要是换做之前的布鲁克,他本就是英国人,背后又有英国支持,英国人自然任由他扩张。可咱们魏国是华人建立的,与文莱实力相当……”

说白了,布鲁克与英国关系紧密,身边顾问等都是英国人,英国对他的掌控力强,所以乐意看他壮大。但魏国和文莱实力相近,对英国来说,维持两者平衡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要是咱们拒绝调停会怎样?”徐灿皱着眉头问。

“哈阁老,你来讲讲。”徐炜又看向哈恩。

哈恩叹了口气说:“要是魏国拒绝,就等于不给纳闽总督面子。”

“到时候,轻的话,魏国沿海会到处出现海盗;

重的话,英国皇家海军甚至可能冒充海盗到古晋来抢掠。毕竟现在菠萝酒盛行,古晋的名气可不小。”

徐炜更是直言不讳道:“狗要是不听话,一是打,二是饿,三是训。”

“魏国不听话,不仅文莱会动,三发,乃至于兰芳,也会在荷兰人的鼓动下动手。”

“如果扛下来了,那么英国人就会进行贸易封锁,工厂、火枪买不到,甚至连金矿也无法出口。”

“到时候矿卖不出去,粮食又不够吃,岂止是土著要炸,就连华人,咱们的乡党,也会炸裂!”

这虽然夸张之词,但却是实话。

如果面对这种情况,徐炜心中给出了唯一答案:对外掠夺。

这话让徐灿听得十分认真,哈恩和曾柏也都瞪大了眼睛,仿佛要把这些话都记在心里。

徐炜洒脱一笑,在这信息不通畅的十九世纪,有些事后世却是人尽皆知:

“这就是所谓的‘请客,斩首,收下当狗’,历史上这种事反复上演。

最后就是‘训’,比如安插顾问,控制关税等等。”

徐灿恍然大悟,紧接着就感到后怕:

“这么说,就算咱们拿下文莱,英国人一封锁沿海,咱们就没法补充移民,这不就把自己困住了吗?”

几人顿时陷入沉默。日不落帝国的威势实在惊人,打个喷嚏都能让一个国家天翻地覆。

纳闽总督虽说只是管理几千人的小岛,但只要他跟新加坡的皇家海军说一声,魏国沿海就会被封锁。

“调停,当然要调停!”

见大家神情沉重,徐炜站起身,爽朗地笑道:“别忘了咱们的初衷,是占有拉让河以西的土地,又不是要一口吞下文莱。

让东征军继续进攻,一直打到拉让河!”

“那英国人那边怎么办?”曾柏问道。

“一个字,拖!”徐炜双手背在身后,冷静地说,“多拖个十天半个月,咱们打到哪儿,哪儿就是咱们的地盘。那些偏远穷地,英国人不会在意的。”

英国人想要的是两国停战,或者说文莱保持独立,并非让魏国把已占的地盘吐出来。

众人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果然,没过两天,纳闽岛外交司的三等秘书凯恩乘船缓缓抵达。

他刚一下船,哈恩就代表魏王热情相迎,并送上一份大礼:一百英镑。

凯恩迅速将英镑收入怀中,神色严肃地问:“不知魏王有何要求?我是奉总督之命前来,这场战争必须结束。”

“当然,当然!”哈恩瞥了眼他那迅速收钱的手,笑着说,“我们魏王要求不高,只是希望您能在古晋多留几天,游览一下本地风光!”

“就这么简单?”凯恩有些怀疑。

“当然!”哈恩又递上一叠英镑,“我们魏国就一个要求,只要拉让河以西的地域。”

凯恩听后,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慢悠悠地说:“就这点钱,可不够啊!我虽在纳闽,但也知道,拉让河是文莱最大的河流,支流众多,就连与文莱相关的条约上,都有关于拉让河自由航行的条款……”

哈恩立刻明白这位秘书的意思,是想让他加钱。

思索片刻,哈恩又从怀中掏出五百英镑,一股脑推到凯恩面前:“这是最后的价钱!”

“行!”凯恩矜持地点点头,认真地说:“别嫌多,这钱可不是我一个人拿,外交司的几个秘书、专员都得分,我也就沾点零碎,赚个跑腿钱……”

哈恩笑着奉承了几句。

接下来几天,凯恩在古晋游玩了一番后,便返回纳闽,带去了魏国提出的条件。

然而,外交司并未将这些条件呈给总督,而是直接发给文莱,要求文莱苏丹接受调停。

文莱苏丹阿卜杜勒顿时陷入两难:“英国人不是收了我的钱吗?怎么还让我们割地?”

首相思考片刻,说道:“估计华人那边也送钱了。”

“英国人太无耻了!”苏丹愤怒不已。

这时,陆军大臣匆匆跑来,脚步急促:“苏丹,穆罕穆德·阿兰造反了!”

文莱苏丹听后,怒喝道:“这狗杂种,简直不要命了!”

文莱王室内部通婚现象普遍,堂兄妹、表兄妹联姻盛行。

所以当年1806年,文莱发生类似“杨坚”夺外孙王位的事,其实就是文莱王室支系的转换,就如同明朝燕王朱棣取代建文帝一样平常。

“去,召集卫兵,全力镇压!”

“那魏国那边呢?”首相问。

“只要他们不过分,就答应他们。”苏丹无奈地叹了口气,没有再多说。

但大家心里都明白,魏国只是外敌,而穆罕穆德·阿兰的叛乱涉及苏丹之位,属于内乱,必须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