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沉默螺旋,聪明化解针锋相对

我给很多企业上过关于沟通的课程,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我在课堂上讲到“沉默”这一沟通技巧时,都会邀请同学们一起做训练。

当一个同学分享了他的故事或者观点后,如果问别的同学:“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或者“你觉得呢?”通常有90%以上的人会有表达想法的冲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人都有喜欢表达自我的心理逻辑,表达是一种释放,释放让人轻松,人们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然而表达是有成本的,所谓“言多必失”,随意地进行表达也可能给自己造成损失。所以在沟通中还需要恰当地沉默,在适当的时候“不出声”。这就是我们要运用的“沉默沟通”。

“沉默是金”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然而沉默的优点到底是什么呢?

一、保持沉默还是勇敢表达?

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是零,却很关键。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没有沉默,就没有交流。沉默是倾听,沉默是思考。没有倾听的交流,是自言自语的唠叨;没有思考的交流,是胡言乱语的瞎扯。

沉默的作用定律也叫古德曼定律,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古德曼提出的。

沉默在沟通中有时候呈现的是一种杀伤力,比如当你想要表达自己的愤怒,又不想毁掉高冷形象的时候,沉默就可以帮你表现出自己的愤怒,化解很多难以应付的困局。你可以用这种杀伤力影响事情的发展趋势和结果。

沉默沟通带给对方的压力也是杀伤力的表现,人在压力中往往会不知所措,更容易被权威影响,主动放弃不成熟的想法,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沉默也有一种亲和力,当对方喋喋不休时,你选择沉默,往往更能体现出你的涵养,让别人对你有好感,给事情留有余地,从而更好地把握事情发展的方向。

沉默沟通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它的运用并不是死板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保持沉默还是勇敢表达。

我有一个朋友孟然,是一名管理人员,沉默策略是她在沟通中最常用的法宝。下面我来分享一下她的职场故事,看她是如何利用沉默化解矛盾的。

案例

孟然是一家社交网络公司的人事总监,一天在与公司年长的同事聊天时,同事告诉她:“你也是单位中层了,穿衣打扮要注意身份。”孟然平时穿衣较为随意,虽然这是个人爱好,但是同事这个建议很显然是为了孟然好。

孟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向这位衣着打扮很有品位的同事请教了经验。

后来,这位同事又提到:“你最近是在招聘吗?应聘者中有一个是我的外甥女,你到时候帮忙将她留下。”此时如果孟然选择沉默,就会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同意了。

于是,孟然很客气地说:“我听说您外甥女很优秀,我想,五位评委都会给出中肯的意见,您不用担心。”这样说,既表明了现场评委不只是她一个人,又隐晦地告诉对方,如果其外甥女很优秀,肯定不会被埋没。

但是,很显然这位同事“做了工作”,第二天的招聘会上,其外甥女虽然表现平平,结果仍有两位评委给出了非常高的分数,一时间评委们争论不休。

孟然作为人事总监,这个时候没有保持沉默,将皮球踢给别人,而是敢于担当,做出了决断。孟然阐明了理由,选了另外一位表现更出色的应聘者。

案例解析

面对重大的问题时不能保持沉默,不然不仅不公平,也影响整个组织的利益,这是需要坚持的沉默原则。

那么,沉默沟通中的沉默与发声,具体应该怎么选择和操作呢?

二、运用沉默沟通术的三种情境

通常,在三种情境下,我们应该运用沉默沟通术。

1.避免损失的沉默情境

你已经把握了对方的心理,并对他设定的“圈套”了如指掌、心知肚明,可是你选择任何一方或者放弃任何一方,都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在这个时候,你的沉默就是在表达观点,泼一盆冷水,让对方一头雾水。你不出招,他就没办法拆招施招,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或者就是问题解决恰到好处的时候。

2.保留观点的沉默情境

在多重问题中,需要你权衡各方面关系的时候,“不说”比“说”要多出一种或者几种可能。这个时候就要适当放出一颗“烟幕弹”,通过沉默保留一些观点。

3.有效沟通的沉默情境

为了有效沟通,可以灵活地选择沉默。我们可以在了解事情真相后不揭穿,沉默应对,默默地暗示。这样的沉默能避免冲突,给对方时间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对方可能会自己解决问题,更加正向地做选择。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超过生硬的批评,巧妙的沉默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巧妙的暗示,是可以运用于沉默中的,这样做才是有效的沟通。

三、不能保持沉默的四种情况

如果沉默使用不当,就可能影响事情的进展,让人不安,甚至沉默过头,会变成逃避责任。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随机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每天结束学习后,对他们进行测验。第一组学生,每天都告知他们测验成绩;第二组学生,每周告诉他们一次测验成绩;第三组学生,从来不告诉他们测验成绩。

这样连续进行八周测验后,再将第一组与第三组进行对换,即每天告诉第三组测验成绩,从不告诉第一组测验成绩,第二组保持原待遇不变。

再经过八周,心理学家发现,第二组成绩基本保持不变,第一组成绩逐渐下降,第三组成绩突然上升。

这个实验表明,反馈比不反馈效果好,及时反馈又比远时反馈效果好。及时反馈,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

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也体现了反馈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能不懂装懂,要及时告知老师,并认真请教,直到搞懂为止,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让自己的成绩得到提高。

不仅学习上需要及时反馈,在爱情中也一样。情侣之间或夫妻之间闹矛盾的绝大部分原因,便是沟通不及时、沟通不到位。因为双方没能及时有效地将自己的想法、情绪反馈给对方,所以才导致误会加深,出现情感危机。

比如,你明明不喜欢对方的提问和谈话,却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你的沉默就极有可能造成两人之间的冷战,从而让矛盾升级,最终威胁感情。

所以,别在需要反馈的时候选择沉默,你的沉默会让别人不理解你的想法,会给人一种不安全感。

我们总结了不能保持沉默的几种情况。

1.对有效的建议,不要保持沉默

在职场上,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总需要别人提建设性的建议。如果有人提了能够解决问题的建议,听到的人不应该保持沉默,而应该推进好建议的执行,让事情有积极的进展。而不是听到好的建议时,保持沉默,让事情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下去。沉默是要看场景的,不能乱用。

2.面对重大的是非问题时,不要保持沉默

重大是非问题,并不难评判,即使不靠某种制度约束,也能靠我们“内心的基本良知”来评判。比如,不欺负弱小,不暴力,不贪污,不欺诈……面对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再保持沉默,多半就是为了避嫌,保护自己。这种沉默是为了掩盖利益天平向自己倾斜的私心,这样做,时间长了,失去的会比得到的更多。

3.面临重大决策时,不要保持沉默

在做重大决策时,如果保持沉默,不选择,不担当,只能暴露你优柔寡断的弱点,对问题的解决非常不利。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沉默的螺旋”,它的基础是人的从众心理。一个人保持沉默,并非都出于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有时是因为无法保证自己所持有的观点是正确的。

越是这个时候,就越需要一个人来拍板做决定,而往往一个团队“团魂”和士气的产生,都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做决策时有人在勇敢发声。

4.需要反馈时,不要保持沉默

沉默和反馈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做法,如果在需要反馈时,我们选择了沉默,那么就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传达给对方。沟通不及时是误会产生的根源,只有及时有效地将自己的想法、情绪反馈给对方,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发生。

沟通小贴士

三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沉默沟通术:

1.避免损失的沉默。

2.保留观点的沉默。

3.有效沟通的沉默。

四种情况下不适用沉默沟通术:

1.对有效的建议,不要保持沉默。

2.面对重大的是非问题时,不要保持沉默。

3.面临重大决策时,不要保持沉默。

4.需要反馈时,不要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