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照你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大厨房的人送来早点,离去的时候,还要把需要带走的东西带走,凸碧山庄的下人会交给大厨房的人,然后两个婆子提着饭盒进屋,还有晴雯手里提着一个食盒。

晴雯带着人进来,也不看王信,径直走到桌旁,把食盒里的食物一一摆放到外间的圆桌。

两个婆子是凸碧山庄的下人,平时做些杂活。

新来的客人很好伺候,性子温和。

听说是个武官。

可是不怎么像,以前家里的太老爷规矩很大,很不好伺候,看了眼晴雯,两个婆子感叹这丫头福气真好,离去的声音小,屋里的人却能听见。

晴雯低着头,当做没听见,等放好了餐具,咬着嘴巴犹豫。

王信没想逗小姑娘,自己主动走过来。

找了个圆凳坐下,提议道,“一起吃吧,我一个人也吃不完,要么你等会跟他们一起吃。”

晴雯没说话。

自己是好意,也不习惯自己吃饭,旁边站个人专门伺候,一直都不习惯,包括以前,吃饭还要人伺候,太过堕落了。

“你要是不好意思,又或者面皮薄,委屈的是你自己,与我不相干。”

不相干可刺耳。

晴雯选择了坐下吃。

王信也不看她,免得小姑娘又面皮薄,不好意思起来。

桌上一碗蛋花汤,一碗白粥、一碟酱菜、一碟腌黄瓜、一盘馒头、一盘包子、一盘咸鱼干,以前的菜数不止,还有几样,王信不让上了。

王信知道食物的宝贵,大周没有浪费的资格。

“你想回去的话,要主动告诉我,我可以帮你。”

“如果你不想回去,想要留下来,我也同意,我白天要去衙门,还没去过京营,估计这几日有点忙,你呢,在屋里要是烦闷,可以回去找姑娘小姐们,或者你玩得好的朋友一起玩,又或者外间的箱子里,有我买的一些书,其中有些话本小说,你也可以看着解闷。”

王信一边吃,一边说,“如果你有什么需要,也要跟我说,比如想看什么书,告诉我,我顺便的时候可以带回来。”

晴雯小声喝着粥。

信老爷是个好人,晴雯不是不懂好赖,只是放不开,王信越是这样,晴雯越是不好意思。

要是换一个脾气不好的人,晴雯暗自咬了咬牙,大不了拼了。

王信看的好笑。

吃个早饭,仿佛要拼命似的。

这丫头脾气犟,可不敢惹。

不涉及底线。

没有关乎大是大非。

王信认为做人要大度一些,对下要宽容,无关好坏,而是正常的人格,所以尽可能的方便晴雯,让她好适应新的环境。

吃完了饭,王信离开了凸碧山庄。

带兵的差事,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章程,王信骑着贾府准备的马出门。

自己有系统,还有宝贵的兵法,以及实际带兵经验。

所以让自己带兵并不怕把事情办砸了。

反而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枪杆子握在手里,不怕天塌地陷,自己不得罪人,也不怕人得罪。

要是谁不让自己安逸。

自己先不让他安逸。

一句话。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念头通达。

王信骑着马,慢悠悠的走在街道上,感受大周美好的早晨。

天已经微亮,街道上三五成群的行人,推着车的,挑着担的,坐着轿的,骑着马的,形形色色,各行其道,等到了衙门口,不光主道上熙熙攘攘,巷子里也是人头攒动。

轻车熟路,王信进了衙门,还是老地方去等。

已经有了两个人。

一个三十出头的模样,一个三十五六岁,好像昨天见过。

王信进门拱了拱手。

三十五六岁年长些的起身回了礼。

年轻些的坐着不动。

竟然还冷哼一声,鄙视的看了一眼。

有点莫名其妙,自己得罪他了?那人虽然没说什么,可自己也不是随便让人欺负,王信冷着脸,不搭理那人,倒是那年长些的站在中间两边笑。

本来心情还不错的。

总有些莫名其妙的人。

自己进京没得罪过人啊。

王信想不通。

气氛有些冷淡,衙门陆续来人,院子里也有了六七个人,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受到气氛微妙,众人都不敢多言。

等到进来一个官吏,天色已经大亮,官吏不理会其余人,直接打了声招呼。

“郑佐击、严佐击,尚书要见你们,二位请跟我来。”

年长的赶紧起身出去。

年轻些的看了眼王信,当着众人的面,重重的冷哼了一声,袖子一甩,然后才走了出去。

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二人闹了矛盾。

“你怎么得罪他了?”

昨天那个三品官笑道。

“周提标,小子也不知道怎么得罪他了,早上进来就摆脸。”王信知道对方是名参将,要调去东南抗倭,对方也知道自己来自东南,所以多问了几句。

“如果没有你,那位郑昂佐击就是这次入京营坐班军官里最年轻的,而且陶大人能见他们,说明他们关系深厚,冤家宜解不宜结,还是趁早化解的好。”

周文提醒道。

昨天这小子说了不少东南局势,周文投桃报李,算是回报。

“陶大人是?”

“戎政尚书,京营实际上归他管,陈员外郎也插不上手。”周文解释了一遍其中的关系。

戎政尚书负责京营事务。

陈言只是兵部员外郎,章程上的事归他,可他管不到京营。

周文担心王信不懂其中的区别,所以解释的仔细。

“不会因为觉得小子抢了他风头吧?”

王信不可置信。

周文见人都出去了,自己明天就要离京,索性一说到底:“听说京营四大军要练兵,挑了一批军官,你们这回非同小可,以前多少有几分是表面功夫,混日子的多,如今练兵大比拼,恐怕谁也不甘落后,因为落后不光会耽误前程。”

周文有点惋惜。

眼前的小子太年轻,练兵可不简单,别人年龄大,练兵经验更丰厚,不是一点小聪明就能弥补。

有关系,又年轻,本来是混资历高升,如今却碰到了意外。

无缘无故的,京营闹什么幺蛾子嘛。

耽误了年轻人的前程。

王信明白了。

原来是竞争对手啊。

自己有挂,怕谁?

王信好笑,“多谢周提标解惑,否则小子还瞒在鼓里呢。”

周文见年轻人不懂厉害,心高气傲以为自己能行,也不好多言,吃点苦头才能成长。

于是周文鼓励道:“东南抗倭非同小可,说不定何日调京营南下,希望王都司好好练兵,来日东南相见,本提标亲自接你,必给你机会,让你大展宏图。”

自己是参将,对方是都司,差了三级。

战场上有自己关照,何愁没机会立功,当然了,自己如此上道,对方身上深厚关系,也得支持支持自己吧。

周文一脸笑容。

光会打仗有什么用,走关系才紧要。

自己多年来没打过什么仗,可该升官的时候一步没落,反而是那些只知道打仗的武夫,一个个还是苦哈哈的留在边地挨饿受冻。

王信不喜欢交际,但也不厌烦,笑道,“小子先谢过周提标。”

真要是想巴结。

自己还不如巴结罗明了。

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