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恩重如山

张老爹、张伯几人回身望去。

只见是一个老汉带着二三十个壮小伙正朝他们喊话。

“嫩几个,上来噻!”

张老爹几人互相搀扶着走上田埂,几个小伙过来扶住他们。

张老爹看着带头的老汉,疑惑道。

“你是?”

“咱姓柳,老伙计,嫩几个,歇着吧。”

柳老汉一声招呼,小伙子们跳下田,动作麻利地收起粮食来。

张老爹揉揉腰,看着这些小伙子动作娴熟,配合默契,转头又问道。

“柳老哥,这是...?”

柳老汉笑着和他解释道。

“哎,老伙计,安心哇,秦真君让人传话,说嫩这受难咧,没人收粮,就让咱们来帮忙张家村。”

“秦真君对咱有恩噻,出的价钱又多,咱放下那抠门老爷立马赶来咧!”

张老爹、张伯几个轻念道。

“秦真君。”

脑中闪过昨天,那个阳光下发散着辉光的俊朗男子,心中感动。

柳老汉和他们一起坐在田埂上,看着金灿灿粟米地里,一群人低头收着粮,说道。

“老伙计,咱和你说噻,秦真君可真是救苦救难的好人,咱之前快饿死咧,是真君给了咱粮,妖怪要害咱,又是真君赶来救了咱。”

“咱家小丫头在家里立了真君的生祠,咱有事没事也拜拜咧...”

很快,张家村里,所有人都知道秦汉出钱帮他们收粮的事。

几个农妇趁照顾受伤后生的空档,凑在一起议论起来。

“要我说,真君肯定是下凡的圣人,见我们日子过得苦,来帮我们了。”

“肯定的,你也不看看真君的样子,就不似凡人,浑身会冒光啊。”

这两个是昨天怔怔看着秦汉的农妇。

“可我听说,他是个妖怪啊?”

这又是一个农妇,她疑惑地说道。

当先说话的一个农妇立马反问道。

“妖怪咋了?圣人下凡,谁说就一定要是人?”

又一个农妇赞同道。

“你别管是人是妖,就看真君干的这事,怪不得人城里的,都管他叫普度真君。”

“哎,我可听说,城里不少人都给真君立了牌位,早晚祈祷,你们猜怎么着?”

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妇卖关子,其它人纷纷催她赶紧说,她才又说道。

“只要是立了牌位的人家,那日子过得,可顺了可好了,不少做买卖的,都赚了大钱。”

“这我也听说过,据说北市还有人专门发写了真君名号的牌子,不要钱的。”

“那我明天就去请个真君的牌位来。”

“我也去。”

“都去。”

......

没过几日,北市。

一支队伍在北市街坊们的围观下,浩浩荡荡来到武馆门口。

领头的,正是张老爹,他头发花白,满脸沟壑。

后面跟着的也都是张家村人,或推着车,或挑着担子,人人神色热切,把武馆团团围起来。

张老爹上前,和看门的小妖说道。

“劳烦一下,我们想求见秦真君,就说张家村人前来谢恩。”

小妖一看门口被围的水泄不通,还以为事不好了,早叫了其它小妖支援,听完张老爹的话,大喘口气,放下心来,小跑着进去找秦汉。

等秦汉得了小妖禀报,走出大门时。

霎那间,人群‘哗’一声,齐齐矮下去。

张老爹带头,重重跪在地上,眼眶泛红说道。

“恩人啊,要不是您,我们张家村就没了,您是我们全村的救命恩人!”

在他身后的,是张伯、李二牛等人,也一起大呼。

“恩人!”

随后,所有张家村人跟着附和,感恩的声音此起彼伏。

好几个农妇忍不住抹起泪来。

周围跟过来的北市街坊们,一听张老爹的话,明白是秦汉又做了善事,救了这么多人,瞬间激动地欢呼起来。

对他们来说,秦汉住在北市,那就是北市的骄傲。

秦汉见状,就那么站在原地,大脑有些空白,从没见过这么多人跪拜着感谢他。

他感觉仿佛灵魂被抽离了出来,飘在一旁观看着这一切,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忽然,他心底涌起一股热流,一种感动。

做了这么久救危扶困的事,第一次有这种感觉,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他不单单是在完成任务,也不只是为了修炼。

这更是一种前世今生都没有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这些一切,只发生在刹那之间。

鼠贼跟在秦汉身后,一直敬仰地看着他,只看到他顿了一下,就迅速反应过来,快步上前搀扶张老爹。

“诸位,快起来,大可不必如此!”

秦汉边说着,边从前往后,从张老爹开始,到张伯、李二牛,一个个把村民们扶起来。

村民们没有一个想起,都使足全力沉下身体要保持跪姿,可只要秦汉一碰,惊讶地发现,自己几乎整个人被托了起来。

秦汉扶起前面的人,向后面村民们说道。

“诸位,都起来吧!”

后面的人见前面都起来了,于是也跟着站起来,却又奇怪的发现,前面那些被秦汉托过的人,全都睁大眼,一脸不可思议。

张老爹最先被托起,也最先反应过来,恭恭敬敬朝秦汉说道。

“恩人不仅德行高尚,更是神力非凡,真乃圣人下届啊!”

对于村里家家户户主妇们参拜秦汉的事,他终于心服口服了,只恨请真君牌位还是请晚了。

随后,张老爹一声喊,村民们纷纷动起来,从车上、扁担里,扛出一袋袋粮,堆在武馆前面。

秦汉走回到武馆门前的片刻功夫,地上就堆起了小山一般大的粮食堆。

张老爹恭敬地对秦汉说道。

“恩人,您又是帮我们守住田,又出钱让人帮我们收粮,对我们恩重如山。”

“我们村里人穷,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这是各家收上来的粮,您一定要收下。”

粮食堆上,几个箩筐摆放不稳,滑落下来,露出里面粒粒饱满,金黄灿烂的粟米,在阳光烘烤下飘出食物清香。

秦汉摆手拒绝道。

“使不得,使不得,帮诸位,我并不曾想过收回报,而且,粮食是你们的命根,我不能收。”

张老爹却执拗得很,哪里肯依,说道。

“恩人,全赖您,今年我们才能过个好年,请一定要让我们回报您,不然我们心里难安啊!”

众人也附和着,你一言我一句,劝说秦汉。

一位老婆婆拄着拐,颤颤巍巍挤到前面,拉住秦汉的手,粗糙的手掌心摩挲着,眼中含泪道。

“恩人,你不收下,我们心里过不去啊,我们人穷,但是不是不知廉耻啊。”

劝说声中,秦汉心中温暖,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