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年轻版狗头老高

吴连生很激动,他的经验告诉自己,导演让自己演一遍说明有门,他赶紧双手接过纸条,仔细看了一下上面的内容,知道自己刚才问题出在哪里了。

工程师,知识分子,不应该出现喜剧元素。而且这年头知识分子精贵,给予人们普遍的认知便是温文尔雅,讲道理。

他心里大致有谱了,但该怎么演呢?

“导演,我能不能让我同学帮忙助演?”

同学?

赵坤大致能猜到是谁,便点头道:“可以。”

其实无论是佳木斯话剧团学员班,还是尔滨话剧院学员班,都是委托龙江艺术学校代为培养,这跟人艺学员班在中戏上学是一个道理。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中戏发的是本科文凭,龙江艺术学校只是个中专。

“国强!国强!”

吴连生跑出会议室,招呼正在走廊上等着试镜的同学张国强。

“连生哥,啥情况?”

虽然张国强才二十出头,吴连生已经二十八了,两人足足差了七岁,但张国强是十七岁考上了学员班,吴连生是二十七岁,而且老吴属于带艺拜师,学习了一年就毕业了。

尽管两人年龄相差很大,但在学校颇为投缘,关系一直很好。

吴连生把张国强拉到一边,把手里的纸条递过去,小声低语道:“导演让我演这一段,你帮我搭个戏。我估摸着那个男二号的角色,可能就是这个儿子。”

纸条上虽然只有几个关键词,但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再结合男二号的试镜条件,17—20岁,这个条件,很容易就能猜到。

张国强心里一阵火热,连忙低声道谢道:“谢谢连生哥。”

“咱兄弟之间别说这个,一会儿好好表现。”

两人利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设计了一下表演内容,对了对词。两人在学校里就经常在一起排小品,双方都有默契。老吴还有意让了小兄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

再次推门进屋,面对居中而坐的两位年轻导演,以及旁边摄像机的镜头,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的张国强难免有些紧张,下意识地甩了甩他那头微卷的大波浪长发。

这个动作一出,让王睿和赵晓丁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赵坤。

都是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大波浪的长发,如果不是眼前这位长的要帅气一些,还真和两个月前的赵坤一毛一样。

赵坤注意到了他们的眼神,自然能猜到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其实之前看到张国强的照片时,他也有同样的感觉。

只是在心里默念了一声:“切,老子可比他帅多了!”

“导演,我们准备好了。”

“请开始你们的表演!”

这就是一个老子教育儿子的场景。

吴连生脱去了喜剧人的外衣,忧心忡忡,语重心长,将一个有文化、有涵养的父亲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之下,助演的张国强就显得青涩多了。

不过总体来说还算过得去,毕竟小张的年龄摆在那里,想要让他具备和老吴一样的水准,显然是不现实的。

“二位,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希望你们能多留一天。”

听到赵坤的话,正在等待结果的吴连生和张国强两人的眼神中同时露出惊喜之色,忙不迭道:“我们有时间,有时间,谢谢导演!”

毫无疑问,两人已经被导演列入备选名单。

待两人出门后,对吴连生的表演大有改观的王睿不由道:“老吴不错,幸亏你让他又演了一遍,不然可能就错过了。不过,那小张就差点意思。”

赵坤心中有数,只是淡淡一笑道:“再看看吧。”

一个上午试镜下来,赵坤和王睿,包括赵晓丁在内,对于高启强这个角色的人选,基本上就已经确定是吴连生了。只是高晓晨的选择方面,除了张国强,还有一个来自尔滨话剧院的青年演员张立军也不错。

年龄符合,从试镜来看,表演能力比张国强更为出色,就是在外形条件方面稍微逊色了一点。

说起来那个吴连生也挺有意思的,之前在选择助演人选时,没找一个单位的张立军,却找了佳木斯话剧团的艺校同学张国强。

当然,在赵坤的内心中更偏向张国强,理由很简单,后世张国强成名了,张立军是谁?

诚然成名有多重因素,比如运气之类的,但像张国强这种没啥背景的演员能够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本身的实力占了多数。

简单来说,就是像他这种演员有潜力,可塑性更高。

不过张立军也被留了下来,就算演不了高晓晨,也可以演高晓晨身边的小伙伴。

几位被留下来的演员中午一起吃饭,也好近距离地再观察一下。

“老王,下午咱们再去对岸的城子河看看,那边毕竟方便一些……”

赵坤从会议出来,一边还在跟王睿商量下午的工作,突然眼前就闪过一张熟悉的脸。

定睛一看,这不是“狗头老高”嘛。

上辈子他对《我是特种兵》这部电视剧印象很深刻,主要是他先看的书,《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这本书写的相当精彩,看的时候热血沸腾。

但之后的电视剧就差点意思,说白了就是导演水平不够,演员的演技也堪忧,压根就没有体现出书中的精髓。

相比同类型的《士兵突击》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正是因为这部剧拍得烂,时不时会拿来跟《士兵突击》比较,自然也就印象深刻。

小庄和许三多,前者有形无神;狗头老高和袁朗,就表演而言,前者刻意做作,后者写意洒脱,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过就算狗头老高演的不好,但跟后来那些所谓在内娱当兵的拙劣表演比起来,至少满身肌肉的狗头老高更有诚意。

“哎,那位同志,请留步……就是你,你也是来试镜的吗?”

赵坤叫住了和刚刚被列入备选演员的张立军一起往外走的年轻版的狗头老高。

“我不是……”

年轻版的狗头老高一脸懵。

“导演,他是我朋友,是陪我来试镜的。”张立军忙解释道。

赵坤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后世明星在接受访谈时,描绘自己如何出道的装逼场景。

他们通常会说自己是陪着朋友去试镜或者面试啥的,然后朋友没选上,而他(她)偏偏就被选中了。

话说做他们的朋友也真够倒霉的。

此时的张立军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背景板,还特意跟年轻版狗头老高介绍道:“这是导演。”

在广州见过世面的年轻版狗头老高自然明白导演的含金量,忙鞠躬打招呼道:“导演,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