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小六
- 同时穿越:全是地狱开局
- 金镑速来
- 2385字
- 2025-05-15 21:45:50
暮色四合,天际最后一缕残阳即将被黑石山的轮廓吞没。
王墩头佝偻着背,在土屋的灶台前搅动着一锅稀薄的野菜汤。
浑浊的汤水里漂浮着几片蔫黄的叶子,掺杂着发硬的粟米。
他时不时抬头,透过破旧的木窗望向远处黑沉沉的山影,眉头紧锁。
“怎么还不回来......”他低声念叨着,手里的木勺无意识的在锅里划着圈。
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吆喝声,王墩头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
他匆匆放下勺子,几步跨到门口,探头向外望去。
山道上,一男一女正扛着锄头和菜篮,兴高采烈的朝墩台走来。
男人身材瘦削,但步伐稳健,女人则挽着袖子,菜篮里装满了野菜和野果。
“亮子!周嫂!”王墩头喊了一声,声音里透着几分苦涩。
王亮抬头,咧嘴一笑,“爹!今天运气不错,挖到不少苦菜,我午时还在河里摸了条一斤重的大鱼。”
周氏擦了擦额头的汗,也跟着笑道:“山脚那片洼地没被野猪糟蹋,野菜长得旺哩!”
王墩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心里的忧虑稍稍缓解。
他快步迎上去,接过菜篮掂了掂,满意的点点头:“好,好!今晚又能添点东西了。”
王亮卸下锄头,拍了拍身上的土,见老爹表情有些不对,不解道:
“怎么了爹?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王墩头神色一滞,检查野菜的动作停顿了下来。
“先弄饭,之后我和你们说。”他咳嗽两声,朝着厨房走去。
王亮挠了挠脑袋,看向周氏,不解道:“婶娘,我爹这是怎么了?”
他面露忧色:“该不会是病了吧?”
周氏摇了摇头,劝慰道:“你爹不是这种不知轻重的人。”
像王墩头这种驻守墩台十几年的老敦军,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也懂得些医药之道,脑子里记了不少土方子。
如果病了,第一时间就应该告诉他们,然后抓紧山上采药。
隐瞒不报,小病拖成大病,最后拖成时疫,那才真是害人害己。
不过话虽如此,周氏也确实有些放心不下,于是支开王亮,一个人走入厨房。
她接过王墩头手里的活计,压低声音问道:
“王叔,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王墩头坐在矮凳上,粗糙的双手捧着缺了口的陶碗,碗里的热水早已凉透。
他叹了口气,皱纹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更深了:“前几天,我接到文书,有个总旗犯了事要来我们墩台服役。”
“啊?”周氏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木勺‘啪’地掉进锅里,溅起几滴滚烫的菜汤。
她顾不上擦拭手背上的红痕,急切的问道:“他多大年纪?也是武夫?”
王墩头点点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忧虑:“是个年轻人,二十来岁,押他的都是炼精期士卒,还配备劲弩,至少炼精巅峰。”
周氏的手不自觉地抓住胸前的衣襟,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她左右看了看,尽管厨房里只有他们两人,可他还是把声音压得更低:“他没看见小杨吧?”
“没有,”王墩头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庆幸,“我把他糊弄进山里了。”
周氏长舒一口气,但眼中的忧虑并未消散,“小六什么时候能回来?”
王墩头继续摇头,眼中的疲惫更深了,要是小六在,他也就不至于这么忧愁了。
灶台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火光在两人脸上跳动,映照出同样焦虑的神情。
“那个总旗...”周氏犹豫了一下,“他是为什么被发配来的?”
王墩头苦笑一声:“军械失窃,渎职罪。”
他顿了一下道:“听说还是得罪了什么大人物,被特意调到这里的。”
周氏心跳得更快了。
在她的认知中,得罪大人物的不是疯子就是狂人,而这两种人,无论哪种都不好相与。
“我们得小心,”周氏喃喃道,“万一他发现...”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王墩头和周氏同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是小六回来了?”周氏急切地问道,已经转身向门口走去。
王墩头放下陶碗,动作比平时敏捷了许多:“看样子一切顺利。”
两人快步走出厨房,夕阳的余晖洒在破败的墩台上。
远处尘土飞扬,一个骑马的身影正朝这边疾驰而来。
尘土飞扬中,那匹枣红色的战马越来越近。
马背上的身影身形矫健如豹,小麦色的肌肤在落日下泛着健康的光泽。
他身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皮甲,甲片上还带着几道新鲜的血痕,显然刚经历过一场搏斗。
少年猛的一勒缰绳,战马前蹄扬起,稳稳停在墩台前。
他利落的翻身下马,动作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个子不高但浑身精瘦有力。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在沾满尘土的脸上熠熠生辉,如同星辰。
“王叔,周婶!”
小六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他解下背上的牛角长弓,随手抛给迎上来的王墩头,“幸不辱命,换到盐巴和布匹了。”
王墩头接过长弓,望着少年身上的血迹,眉头微皱:“遇到麻烦了?”
小六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几个不长眼的家伙。”
他拍了拍马鞍上挂着的布袋,“都在这里,一点儿没少。”
偏远墩台远离上级,加上军官长久不来巡查,是杀人越货的好地方。
部分墩军甚至会劫掠附近百姓甚至盗挖屯田。
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矩。
为了赚钱,一些胆大的商队会带着物资和粮食前往偏远墩台,向这里的墩军换取妖兽皮毛和珍贵草药。
墩军也需要这些商家运送货物,以此规避卫所百户,千户的克扣,所以只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他们不会做出袭击商队的举动。
不过墩军内部就无所谓了。
报个“擅逃”或“敌袭”,敷衍了事过去就行了,基本没有巡查官员愿意追究这种事情。
由大量流民和罪犯组成的墩军,“江湖化”是必然现象。
王墩头见小六确实没事,提着的心稍稍放下,感觉手肘被人碰了一下,于是犹豫一番后,还是咬牙将新人抵达墩台的事情说了出来。
小六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咬牙道:“不怕,他要是敢胡作非为,我的刀可不长眼!”
“还是小心点,”王墩头道,“能从镇抚司大牢全须全尾走出来的,没有易于之辈。”
小六认真点头,“这段时间我值夜会注意那人的动向。”
王墩头道:“带着亮子一起。”
“不行,那太危险了。”小六一口拒绝。
王墩头道:“放心吧,武器装备我都藏起来了,那人手上只有一把匕首。”
小六闻言,眉头放松了少许,思索一会儿还是答应了下来。
王墩头笑着道:“也不用那么紧张,或许那人不错,不会闹到那一步。”
小六撇了撇嘴,对此不以为然。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比起相互试探,他个人还是偏向先发制人,一劳永逸解决对方。
嗯,前提是他打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