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下了船。
吴显、徐杰、汤世懋、王澄宗自动落后两步,甚至是跟在了顾老三的后面。
今天,乃是顾青的主场。
因为他们四人中,只有汤世懋过了府试。
并且刚好是府试的最后一名。
可以说是险胜。
但是有着顾青这位府案首的彩头在前,他这个乙榜最后一名,自然是不值一提。
顾青迈步上前,站在距离萧知县五步远的地方,躬身施礼道:“学生顾青,见过萧大人。”
萧元冈温和地说道:“无须多礼,祝贺你高中案首,为江浦县扬名。”
顾青直起身,回道:“顾青能够由此成绩,乃是萧大人治理有方,能让学生有一个读书的机会。”
萧元冈轻轻笑了一下,说道:“谦虚是好事,却也不能过于谦虚,少年郎就应该有一个少年郎的风度。”
“你能高中案首,那是你日夜苦读之功。”
“和我这个知县,可没有什么关系。”
而这时。
被汪宗伊派来送喜报的差役,则是拿出了喜报,以及一份公文。
萧元冈治理江浦县有功,培养了一位府案首,自然也会嘉奖一番,以示鼓励。
不仅仅是他有着奖励,就是这江浦县教谕等人,也有相应的奖励。
之所以如此。
也是因为科举之制乃是明朝最重要的取士之制,唯有这些奖励,才能让知县、教谕等,尽心尽力培养本县的学生。
很多官员重建书院,兴建社学,不是因为他真的就重视教育。
而是因为,做了这些,便是功。
有了功,就能有理由、有依据升官。
兴建社学、重建书院等,又是最容易、最明显的政绩。
如此,倒也是有利于那些寒门学子,降低了他们读书的门栏,给了他们一个翻身的机会。
这也是明朝特有的风气,也是科举制度的巅峰时期。
“我等,见过萧大人。”
“恭喜萧大人。”
“这是贵县学生顾青小相公高中案首的喜报。”
“此乃汪知府亲笔书信。”
“这些,也是汪知府让我等带来,交给萧大人的。”
“顾青小相公等人已经安然送到,喜报和这些也都已经送达,我们还要回去复命,就不多逗留了。”
萧元冈点了点头,他身边的主簿则是连忙上前,和几位差役寒暄了一阵,把他们送到了船上。
至于这中间会有什么。
那就不得而知了。
萧元冈让人拿好了喜报和嘉奖。
又对顾青说道:“顾青,你随我一起回县城。”
顾青施礼道:“是。”
至于吴显、徐杰、汤世懋、王澄宗四人,自然是各回各家。
休息几天。
还要继续去各自的学堂报道呢。
四人中,也就只有汤世懋过了府试,成为了童生,可以准备院试了。
吴显、徐杰、王澄宗都要继续苦读,等到来年,还要去应天府参加府试。
顾青跟上了萧元冈。
顾老三犹豫了一下,最后只好快步上前,跟在了后面。
“本公在你县试之时,看过你的考卷,便觉得你在策论一道,有着独到的眼光。”
“大部分的学生在写文的时候,总是趋于表象,内容上也都是辞藻堆砌,看起来虽然美观,可读起来却让人感觉空泛。”
“而你的文不一样,仅仅是破题都能让人拍案叫绝。”
“不仅能理解圣人之言,还能联系江浦县之现状,提出一些你自己的见解。”
顾青连忙道:“学生也不过是读了一年圣贤书,从而明智,若论眼光,远远不及萧大人。”
“夫子当初问学生,为何能够很快记住他授课之内容。”
“学生回答,别无他法,唯有认真尔。”
“学生自有家贫,唯有大伯和堂哥二人可读书,学生六岁便跟在姐姐后面下地干活,八岁便已经能够成为爹娘的帮手。”
“若无什么意外,便是这一生也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
“然,有一日,大伯出了变故,堂哥也因此受到了打击,便不想读书了。”
“学生不忍见到阿爷为此伤心难过、失望至极,便想着,要不要自己也来读书,好考取功名,让阿爷高兴。”
“那时,学生是真的这般想的。”
“等读了书之后,才明白很多道理,人为何要读,读了书之后,应该做什么事情。”
萧元冈听了,随口问道:“哦,那你觉得读了书之后,应该做什么事情?”
顾青认真地回道:“学生从圣人之言中悟出来八个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萧元冈细细品味了一下。
称赞道:“好一个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好一个别无他法,唯有认真尔!”
“不错!”
“不错!”
萧元冈只觉得这八个字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说的实在是太好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吾辈读书人难道不就是这样吗?
读了圣贤书,明白的道理也就更多一些,能力也会更强一些,那肩膀上的责任自然也就更大。
岂不闻,这当朝首辅的肩膀上挑着大明天下两京一十三省吗?
这一路上。
江浦县上上下下,也都看到了一个少年郎陪着他们的萧知县畅谈。
萧知县时不时地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而在这些人之中,就有顾二毛。
“坏了。”
“坏了,坏了。”
“那青小子不仅高中县案首,还成了府案首!”
“如今这怕是攀上了知县的关系啊!”
“若是他大伯道出了瘸腿的缘由,岂不是要找我的麻烦?”
顾二毛觉得自己不能再在这江浦县混了,一旦顾长庚把当初自己出手打断了他的腿的事儿给说了出来,顾家必定要找他。
到时候,萧知县也只会站在顾家那一边。
毕竟,顾长庚还有个童生之名在身。
而他顾二毛是个什么人?
连府衙门前的一条狗都不如的人。
顾二毛当即就立马赶回去,收拾了东西,还找人借了钱,说是去邻县会好友,便直接走山路,想要躲起来。
可辗转了两个县城,打算去扬州。
只不过,这晚上借宿不小心漏了财,被人盯上了,过了两天晚上,借宿一村夫家中。
却在迷迷糊糊之间,被人给绑了。
身上的一点盘缠,是本打算在扬州交钱,加入当地帮会,缴纳的会费。
结果现在却成了要他命的。
顾青自然不知道这件事情,他是尽量在萧知县面前,表现自己的纯真、善良,又具备着认真、坚韧等品质。
说白了,就是要演的像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十五岁少年郎。
等得到了萧知县的赏赐,以及获得童生之名,才离开县衙,带着顾老三,买了一些礼品,去春风学堂。
丁夫子算得上是他的半个恩师,在这个尊师重道的时代。
顾青自然不能疏忽尊师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