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一丝月光无法照亮整片天空。
秦于修与往常一样,在袇房中修炼。
简陋的袇房之中烟雾缭绕,好似人间仙境一般。
当最后一丝白色的烟气被他吸收之后,秦于修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门扉的窗户纸后,一道人形轮廓隐隐伫立着,在微弱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朦胧。
“是师妹吗?”
秦于修看到人影的时候,已经有了些许猜测,只是他不明白,对方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事?
“师兄,是我。”
门扉后面,一道温婉的女声传来。
秦于修从蒲团上站起身来,径直走到门后,打开房门。
就见到一道蓝白道袍的倩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师妹,进来说吧。”
穆灵雪摇头表示拒绝:“我只是心中有惑,还望师兄解答。”
秦于修点点头,认真聆听。
见秦于修点头,穆灵雪朱唇轻启:“师兄,我们修道仙,是为了如何?”
此言一出,秦于修直接愣在当场,他没想到,自家师妹,怎么突然会问这么高深的问题。
这个问题,说高深也高深,说浅显,也十分浅显。
没等秦于修开口,穆灵雪继续说道:“当初我进灵云宗,师傅老人家曾经问我,修仙的目的是什么。我跟师傅说,是为了惩恶扬善,匡扶正义。”
“那个时候,师傅笑了。我不明白,师傅在笑什么。”
说道这里,穆灵雪莞尔一笑,似乎在嘲笑自己一般,继续说道:
“我问师傅在笑什么,师傅只是说,修仙,从心即可。”
“师兄,我想从心。”
她从灵云宗过来,这段时间在看到青阳镇的少女连续的失踪,自己想要插手却被秦于修阻止的时候,她的道心,已经产生了动摇。
秦于修哪里还不清楚穆灵雪的想法,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师妹,我知道你的想法,可你清楚,暗处的敌人是谁吗?你了解对方的功法吗?你知道对方的境界吗?你这样贸然前往,不是从心,是送死。”
见穆灵雪没有说话,秦于修继续补充道:
“你以为,对方明明可以将那些少女的尸体毁尸灭迹,为什么还要故意扔出来?”
“你以为,对方会不知道我们来到镇上吗?”
“你以为,行侠仗义,不需要付出代价吗?”
“师妹,当你踏入修仙之道的那一刻开始,你就不是凡人了,没必要可怜那些蝼蚁。蝼蚁,有蝼蚁自己的宿命。”
听到秦于修的话后,穆灵雪脸色煞白,她也清楚,可就是过不了自己那关。
特别是那些受害者的年纪,比她也小不了几岁。
“师兄,我有我的道,今夜,我们就此别过。”
说完,穆灵雪不在理会秦于修,大步朝着外面走去,只给秦于修留下一个远去的背影。
秦于修看着那道倩影渐渐远去,又看了看天空那被乌云覆盖的月亮,
他叹了一口气,口中喃喃自语:
“钓了这么久的鱼,你也是时候,该浮出水面了吧。”
无人回答,只有风声呜咽。
翌日。
许秀才一大清早就来到了张魁的纸扎铺,当看到那精美楼船的时候,二话不说,付了剩下的银两,
抱着楼船,就像是抱着他的功名利禄一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纸扎铺。
只给张魁留下一道长衫的背影。
张魁也不在意,毕竟从此至终,自己跟许三,也只是生意上的合作罢了。
张魁刚想扎纸人,就见到林言之,挽着菜篮子,火急火燎的回到了纸扎铺。
“今日回来的有些早啊!”
张魁揶揄道。
要知道,平时林言之出门买菜,喜欢跟别人唠嗑,没有一两个时辰,是回不来的。
今日,仅仅只是半个时辰,就已经回来了。
“先生,先生,桥建好了!”
林言之兴冲冲的,对着张魁说道:“今天集市上的人,都去看桥了,我们也去看看吧。”
“桥?”
张魁有些惊讶。
张魁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那一夜的山洞中,那个身穿粉色肚兜的少女模样。
王子衿还真把桥修建起来了?
此前王蒙确实承诺过修桥,可这么多年了,都没建成,前段时间,还因为修桥出了事故。
这些年来,有没有桥,两个乡镇的百姓,都已经习惯了。
修桥的工序有多复杂张魁不清楚,但是他知道,王蒙是已经出事了的。
王蒙毕竟是青阳镇的富商,名下也有很多产业,在他出事之后,并没有听说过,王家有什么绯闻传出来。
可想而知,这段期间,王子衿做了多少工作。
“倒是小瞧她了。”
张魁与王子衿并不熟,具体说的话,只见过三次面。
一次是对方假装中邪,张超请求自己帮对方驱邪;
一次是对方真中邪,张魁到王家帮她驱邪;
最后一次,就是在山洞之中。
在张魁的印象中,王子衿就是个古灵精怪的影后,没曾想,对方竟然这么有手段。
想起那夜在山洞中发生的事情,张魁隐隐觉得有些悻悻。
“她不会找我算账吧?”
一时间,张魁思绪乱飞。
“先生?”
林言之见张魁呆愣了一阵子,还以为张魁出了什么事,拽着张魁的衣摆,摇晃了几下。
“我没事。”
张魁摇了摇头:“走吧,今日天气还算不错,既然你这么想看,我们就去看看吧。”
一听到张魁点头答应,林言之立刻放下了菜篮子,拽这张魁就往院子往走去。
虽然林言之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也会表现得比较老成,可实际上,他还只是个少年。
爱玩,爱凑热闹,才是少年该有的样子。
二人一前一后,很快就走出了青阳镇的大门。
二人往南走,不一会儿,就看到河边,乌泱泱的一大群人,正围在一起,像是在看什么热闹。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人,甚至兴冲冲朝人群中跑了过去。
随着二人渐渐靠近,才发现,一道拱桥,横跨离阴河,将青阳镇与和阳镇,链接在了一起。
桥并不大,充其量只有十来丈,可此时的桥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
一眼望去,全是人头,怕是有几百号人。
甚至还有一些人,就在桥头跟桥尾排队。
此时的人群,排着长龙,将队伍拉到了十余丈远。
“不就是座桥,至于这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