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璀璨之星》第四期播出
- 文娱,从天空之城开始
- 阿七阿柒
- 2099字
- 2025-01-22 23:51:47
##淮南在《璀璨之星》第四期唱了什么##
##淮南和关奕文,如今最亮眼的选秀黑马和一位词曲大师的正面对决##
##关奕文为选秀写歌##
这个标题在《围炉煮茶》茶话会直播结束后,迅速走红网络,将被邀请来的乐评人的疑惑,传递给了大众。
而在直播中贡献了胡言乱语,疑似收钱,一脸正经的胡说八道......等等,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名场面的吴子耀,则是进一步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里,引来了种种哗然。
不了解的人,则是被节目上那一顿吹嘘给整的一愣一愣的,就好像淮南真要上天,从此和太阳肩并肩一样。
原本就了解他的人,则是会心一笑的觉得这个吊毛又开始掐烂钱了。
《璀璨之星》第二期那首大众一致认可《消愁》被这吊毛贬的一文不值,而第三期见情况不对,又把《无名的人》给吹上了天,现在能扯出什么,都没人觉得意外。
能在直播里发表,关奕文词曲功底不如淮南这种神奇观点,直接被冠上了“淮南养的狗”,“淮南身上的蚂蝗”,“乐评人圈之耻,”更是喜提了吴狗、舔狗两大称号。
没人觉得淮南真能在词曲上胜过关奕文,就算这个素人能屡次创造奇迹,可和一名真正的词曲大师相比,还是差了太多。
淮南如今就像是那个刚刚火起来的毛不易,没有人会拿去跟方文山比。
在大众眼中,这二者就不是一个次元,更何况预告里全是关奕文的信息,淮南的资源只是占据了第三波预告片的一小部分。
再加上这一轮是复仇赛,赢的人才能留下,输的人只能离开。
有着关奕文出手,胜负的天平也在网友的心中倾斜,纷纷在节目组下面的评论区惋惜,将矛头指向了资本。
“唉,作为节目组唯一一个素人,才华终究没能战胜资本。”
“换个思路,逼的资本请关奕文不顾晚节也要出手,可见淮南给了资本多大的压力,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第一个。”
“这个居然能通过,这吃相真有点难看了。”
“这真是,不摇碧莲关奕文,晚节不保关奕文了。”
在围炉煮茶播出,到第四期节目正式播出的这两天,网上的热度在不断发酵着。
又过了两天,这个万众期待的周日,第四期节目总算是来了。
......
燕京的一处四合院内。
刚吃完饭,发觉有些腻人的关奕文正在小院里和王洲煮着茶,等待着《璀璨之星》第四期的开播。
对于这段时间的风波,以及大众骂他不摇碧莲,关奕文并不在意。
如今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对于很多东西都能一笑而过,唯独那首赢过他的歌曲,和那三古三新的新颖理论,让他相当感兴趣。
自己研究了数年才有了些许进展,可忽然有人告诉他,你研究的都是别人玩剩下的,很容易激起不服气和好胜心。
这种源于人类基因里的心理反应,即使是关奕文也不能免俗。
“老师,”王洲毕恭毕敬的端上去了一杯泡好的茶水,说道:“老师,请。”
关奕文品了口茶水,开口道:“我听说了,因为这个淮南的缘故,如今在这个......”
“《璀璨之星》,”王洲及时补上
关奕文点头说道:“你们公司如今在这个叫《璀璨之星》节目上的投资全部打水漂,徒给他人添嫁衣,你们李总可是大发雷霆啊。”
王洲一边给自己倒茶,一边苦笑道:“是啊,为此李总特意让我请老师您出手,去狙击淮南的第一张专辑。”
选秀出身,人生巅峰也就定格在出道的那一刻了,观众大多只是图个新鲜热闹,一旦后续没有更多的爆点,人气会下滑的非常快。
淮南如今出道必是顶流,风头正盛,肯定会着急出专辑,巩固一下自己的人气,顺便捞一笔。
这个时候碰在一起,那激烈程度足以让天地失色,那热度不得原地起飞。
星河的高层就抓准了这个节点,打算把场子找回来,还能狠狠的吸一口血,挽回一部分淹没成本。
关奕文并未着急答应,看了眼墙壁上的时钟,说道:“时间已经过了十分钟了,先看节目吧。”
了解自家老师性格的王洲深知再说也没用,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在桌面上放好,打开了企鹅视频,点开《璀璨之星》最新播出的一期,趁着弹幕的骂声还没刷出来,直接选择关掉了。
如今关注这个节目的,基本都觉得关奕文以大欺小,晚节不保,不摇碧莲,这些弹幕刷的是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人都没兴趣看广告,直接快进到了第一场舞台,许哲和淮南的复仇赛。
画面中,许哲登场唱的那首《飞燕》,给关奕文这个原作者听的是眉心皱起,直言:“差强人意,勉强合格,如果就这种水平的话,输了也不奇怪。”
他眼神瞥向一旁的王洲,问道:“这是你学生?”
还没等王洲回话,关奕文又收回目光,再次说道:“误人子弟,”
被老师这么骂,王洲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只能忍着,还得陪着笑脸。
很快就到了淮南的登场,就当关奕文见到画面中那几个传统乐器登台时,眉头便不由得微微皱起。
他早就从王洲口中得知了舞台的经过,如今也不过是想亲眼见识一下这所谓的新中国风。
但不得不说,用传统民族乐器的五声音阶作为伴奏编曲,从中国风角度来讲,立意的确要高出一层级。
“胆子很大,”关奕文在心中给出了这个评价。
就连他都不敢保证,只用五个音阶就能写出足够优秀的曲子,虽然编曲并非他的强项。
王洲默默的将电脑的音量调到了最大,确保可以响彻整个小院。
前奏声一响,关奕文的眉头便不自觉间皱的更深了一点。
正所谓,“十年笛子百年箫,千年琵笆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
二胡在传统乐器中的地位自不用说,光是出声就能让人感到一阵悲凉,再搭配古筝的声音相呼应,一股独属于华夏的韵味便就此渲染开。
就连关奕文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前奏的编曲非常高明,他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