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朕惟古者创业之君,必得贤后以为内助,共定大业。朕既追封外舅为徐王,外姑为王夫人。”

“又念人生其土,魂魄必游故乡,故即茔所立庙,俾有司春秋奉祀。兹择吉辰,遣王子寻奉安神主于新庙,灵其昭格,尚鉴在兹。”

太子朱标高声在宣读着圣旨,大明开国后的第一个正式追封的王爷就是徐王马太公。而与此同时,昭告天下的就是皇后还有一个弟弟——马寻。

在圣旨宣读完毕之后,马秀英捧着神主牌,马寻紧紧跟在身边,正式完成了马太公的安葬仪式。

这时候的朱元璋就没有戴孝了,这样的场合他是皇帝。

在安葬完马太公之后,驿站里十分热闹。

十五岁的太子朱标、十四岁的朱樉、十二岁的朱棡、十岁的朱棣,以及九岁的朱橚,这都非常活泼。还有一个八岁的朱静茹、七岁的朱静娴。

朱元璋和马皇后这也是比较能生,基本上是一个接一个的。

还有一个二十五岁的沐英,这个虽然是义子,但是朱元璋和马秀英对他视如己出。

看着孩子们那一桌十分热闹,朱元璋非常欣慰。当年他家里也十分热闹,只可惜元末乱世后死的死、散的散,一大家子人剩下的没几个了。

朱标主动起身,给马寻倒了杯酒,“舅舅,动筷啊。”

朱标是坐主桌的,和朱元璋、马秀英、马寻一桌。

沐英坐在孩子那一桌管着弟弟妹妹们,别以为这就是看不上沐英,能有这样的待遇,那才是一家人,没有将他当外人。

朱元璋主动给马寻夹个块鱼肉,“小弟,吃。这是鱼腹,好吃。”

马寻下意识的反胃,刚准备强忍着动筷。

朱元璋立刻将鱼肉夹回去,“好东西俺不舍得给你,俺吃。”

朱标也连忙起身端起菜碟,“爹也真是的,知道儿子喜欢吃鱼肉,偏偏放的这么远。这个放我跟前,我岁数小、都让着我一些。”

马秀英也赶紧说道,“小弟,吃些烧鹅。这是俺亲手烤的烧鹅,你姐夫最是喜欢吃。你也尝尝味道,看看好不好吃。”

孩子那桌的朱橚小声问道,“大哥不是不喜欢吃鱼吗?”

朱棡立刻小声说道,“你懂什么?舅舅以前多半是疍民,那些鱼吃多了。没油没盐的,你吃十几年看看会不会吃的习惯!”

作为‘小儿子’的朱橚就说道,“我就喜欢吃鱼吃虾,味道可好了。疍民好啊,天天能吃肉。比我们都强,我都不能天天吃肉。”

朱樉立刻骂道,“你懂个屁!都说了没油没盐,那还怎么吃!疍民,你知道那是什么?一辈子住在船上,就是贫民都比他们强,岸上的人都看不上疍民!”

对于子女的教育等,朱元璋和马秀英非常重视,他们的这几个儿子还是有着不俗的见识。

沐英就帮忙解释,“都说疍民是闽越时的遗民,历朝历代都陆上没有室庐,不事耕凿,男女都住在船上,以捕鱼为生。在蒙元时更受排挤,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不准科举。官府也不把流动渔民入册,是没户籍的。”

朱橚吓了一大跳,“那还是人吗?”

“闭嘴!”朱樉立刻骂道,“吃你的饭,别在这时候惹得父皇母后打你!”

孩子那一桌的动静,主桌这边也听的到。

朱标小心的看了看马寻的脸色,而朱元璋握紧筷子,随时都要暴怒动手教育孩子。

马寻就赶紧对马秀英说道,“我没在海上漂太久,混个肚子饱。我就是在河里偶尔抓点鱼虾,我还喜欢吃螺。”

朱元璋决定回头再收拾儿子们,再想想小弟十来岁就要去摸田螺这些才能果腹,更是心疼。所以羊肉、鸭肉等,一个劲的往马寻碗里倒。

“小弟,你到现在没有家眷,这也不好。”马秀英就说道,“你跟着俺们回京城,俺给你寻个媳妇。”

马寻立刻说道,“用不着,给我赏点地,要是能给个屋子就更好了。我就在宿州,我守着家才行。”

朱元璋不高兴的说道,“小弟还是不认俺这个姐夫是吧?”

马寻连忙解释,“这话说的,哪能呢!姐认了我,我不知多高兴。这也是有了亲人,心里高兴。高兴归高兴,祖地这边总是要有人才对。”

马秀英就说道,“等你以后开枝散叶了,再让子女回来。现在你一个人,俺这个当姐姐的就该照顾你。”

朱元璋也跟着说道,“长姐如母,将你一毛头小子扔老家,岳丈不得怪俺和你姐?”

朱标也连忙劝道,“舅舅去过浙江、福建?还真是见识颇多,我最远也就是回过老家凤阳、到了宿州。舅舅,回头可得给外甥说说外头到底什么样!”

这一家三口无比亲热,是发自内心的亲近马寻。不只是佐以大义,还顾着马寻的心情,说的如果不跟着去应天府,那就是马寻的不是了!

吃饱喝足的马寻回到了房间休息,他觉得自己现在算是安全了,荣华富贵应该少不了。

而回到屋里的马秀英担心说道,“重八,你也看到了小弟的样子。他还是和咱们见外,生怕咱们嫌弃他。你说这孩子,俺是他姐姐,能不管他!”

“俺现在倒是羡慕老常了,他那舅子就好。”朱元璋也感慨说道,“你说蓝玉那小子,给老常当儿子在养,什么时候见过外!”

马秀英一想也笑了起来,“那倒也是,只是那边情况不同。蓝玉一直跟着,自然不见外。别的不说,就是你跟姐夫也亲近。”

提到自家姐夫,朱元璋来劲了,“妹子,俺姐夫好吧?俺现在也是当姐夫的人了,说什么也不能比俺姐夫、比老常差吧?”

马秀英就说道,“姐夫是没得说,俺就敬重姐夫。只是小弟和咱们见外,你怎么办?看他样子是连京城都不愿意去,你要给他封官赏爵的,他能答应?”

朱元璋恶狠狠的说道,“他不要,俺偏偏要给他!那是俺小舅子,还能委屈了?妹子,你大可放心。给小弟带回去,好好的教几年,以后能和俺们亲近。”

马秀英担心的说道,“现在他也长大了,性子基本是定下来了。还是俺爹教的好,要不然小弟哪能这么有礼数、懂分寸?”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头,自家妹子说的没错,这就是丈人教的好!

这些年朱元璋没少看到一些人得势后膨胀的样子,很多穷人乍富更是得意忘形、嚣张跋扈。可是小舅子呢,半点没有膨胀、跋扈的样子。

小舅子越是有分寸、越是什么都不想要,老朱越是要给。原因很简单啊,那是妹子的弟弟,是妹子在娘家唯一的指望。

以后谁要是再敢说妹子娘家没人了,就让舅子带头去打人!

新的一天开始了,马秀英就听到了驴在叫唤,以及孩子们的吵闹声。

“这驴有什么好骑的,骑高头大马才威风!”

“给舅舅喂驴,不是让你欺负它!舅舅就这么点家产,你们还不仔细些!”

马秀英推门而出,二儿子和三儿子心安理得的坐在藤椅上,指挥着老四和老五喂驴。

两个丫头也没闲着,在帮忙切草、拌草料。

那头驴叫旺财,是小弟的心头肉,拉着棺椁走了半年多才回到宿州,自然要好好照料。

马寻也推门走了出来,连忙说道,“我来喂驴就行,你们歇着。”

朱樉和朱棡一跃而起,殷勤说道,“舅舅,这般小事交给我们就行。舅舅大可放心,我们从小喂马喂驴,肯定能照顾好旺财。”

在喂驴的朱棣不乐意了,驴是他和老五喂的,怎么功劳就是二哥和三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