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陈实的文学宣言
- 1983:文豪从马尔克斯开始
- 两只苹果
- 2278字
- 2025-01-21 23:51:35
文学研讨会结束以后。
陈实就马不停蹄的离开了大会堂,接受记者的采访并不着急,可以找一点理由,多卖卖关子,反正两个邮箱的身份已经抛出去。
到时候记者自己会找上门来,而且他作为作家最应该在乎的不是记者,而是各大期刊对他的关注程度,最起码这件事情各大期刊到时候会相继报道。
由于事先有准备,陈实和谢海很快就坐上了火车,火车是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场所,在火车上面没有人知道文学研讨会的事情,这里有各行各业的人。
这一趟火车有谢海,陈实,余华三个人,余华那边还没有完成他的短篇小说创作,所以要先回海淀县沉淀,谢海则是回去要有公务,他们三个人就坐上了同一班火车。
在火车上面,陈实和谢海坐在一块,谢海从来都没有这么高兴过,有了这一次文学研讨会,《人啊,人》的高度还能够再上一个档次。
《西湖》杂志的销量再提升个二三十万,没什么问题。
而且就在刚刚陈实决定了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打算把《人啊,人》的版权做成单行本,同时再加上他在拉丁美洲的几篇评论。
中文版本!
关于它的笔名两个邮箱的版权改编,这可是首次,单行本的出现,肯定价格不会太低。
“季羡林这个家伙,真不愧是老文豪,心理承受能力真强,据说他服输了,还在记者面前对你进行了高度表扬。”
陈实回想起来在文学讨会上面的辩论,季羡林就算是面对那种情况都能够正常面对,相反卢欣华就显得比较仓促许多,在卢欣华的声音里面,似乎还带有一种绝望。
相比于卢新华的寥寥几个作品,季羡林的很多文章其实还是能够带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像《牛棚杂忆》那样的文章,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都不是他人生当中最出名的文章。
他的很多作品甚至于书名都有一种诗意,比如《坐拥书城意未足》、《繁华落尽是孤独》、《月下清荷檐下猫》。
这一场文学辩论会与其说陈实赢了,不如是季羡林输给了时代,要是再给季羡林一点时间,让季羡林跟上时代陈实这个后来者没有希望。
只可惜没有如果。
“季羡林这一个人,我跟他只有理念上面的之争,他的有一些理念太差,人倒不是很坏,就是理念有一点极端。”
谢海点了点头:“是啊,所以我最佩服的就是这一点,怪不得是文学界的老前辈,希望他在一段时间的沉淀,以后还能够写出好作品吧。”
“陈实你现在手里头有什么规划?打算写什么作品。”
“我打算写《百年孤独》,我跟马尔克斯同志已经商量过了,他打算把版权授权给我,在《人民文学》杂志上面发表。”
“没想到他竟然会把《百年孤独》的版权授权给你,这真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很多人都去找马尔克斯要版权,马尔克斯都没有授权。”
“那我能和他们一样吗?”陈实开口道:“我跟马尔克斯的关系虽然只是笔友,交流也没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我们的关系确实很好。”
“咱们作家协会会长有没有丰富什么新任务下来,比如说小说创作之类的,我最近自己也得写几个题材,不能够翻译。”
“小说?西湖市作家协会最近的目标好像是创作一本关于欺凌为主题的,还是人道主义书籍,你有没有想法。”
以欺凌为主题的,好像余华同志有一本合适的小说,而且还是先锋文学走向的,刚好可以承接先锋文学这个大方向。
就用那一本小说吧!
得对不起余华同志。
……
几天以后,《文学评论》。
所有《文学评论》的编辑一大早就来到了《文学评论》杂志上班,同时还盯着门口的邮箱,以及外面的保安想从他们的手里翻到一封信件。
他们所有人都在期待一件事情,那就是陈实对于先锋文学的文学宣言。
距离文学研讨会展开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在这一场文学研讨会上面似乎发生了什么,可又跟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可有一样事情对于文学界的人很重要,尤其是他们文学评论家,就是陈实讲出的那个关于先锋文学的概念,而且承诺会在几天以后把文学宣言寄到这边。
虽然他在文学研讨会上面讲的也是文学宣言,可是这并不相同,文学辩论会上面的是临时讲的纸质版上面的,那才有真材实料。
“主编同志,陈实同志的信件到。”
“很好,准备一下,帮陈实同志的错字挑一挑,我们在最新一期的文学评论发表这一篇文章,群众们已经等太久了。”
“好的,那三校三审还按照正常的来吗。”
“你觉得还按照正常的来,群众们能等得了,快点发表吧,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的迎接先锋文学的到来。”
“好!”
……
莲城市松州县。
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从山区当中走出来,旁边跟着的是他的兄弟,他们要去的地方是血站,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卖血。
“志远你说咱们卖了血以后,能够换多少钱?能够换够钱娶媳妇吗。”
“应该可以,娶个媳妇应该也不用那么多钱,咱们身上的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不了我们,我最近学了一个配方,猪肝再加上黄酒保准好使。”
街上,卖报纸的青年拿在手中的报纸,在人群之中穿梭原本厚厚一叠的报纸,变薄了许多,终于他走到了两人的面前。
“同志要不要报纸,这上面的可是大新闻,关于最近的大作家陈实发表的文章,那场文学研讨会都听说过了吧,有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直接参与其中。”
面对陈实这个名字,他们感到有点陌生,但是他们却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含金量,似乎华国从建国以来从来都没有得过这个奖项。
有很多人一直都好奇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是什么样,这些诺贝尔奖得主会不会飞,他们写字用的是什么笔?
这个报纸还是有必要看看的。
“买一张看看。”男青年掏出了几张皱巴巴的钱,随后两人就坐在了旁边,看起了这一篇文章,上面记了一部分关于陈实在文学研讨会上面讲的内容。
两人看着报纸一开始还能露出笑意,到后面面色越来越不对劲起来,“不对劲啊,大叔他们不是说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怎么这献个血还会传染人死人啊。”
“从来都没有说过这回事,还好咱们没有去卖血,谁能知道这卖血的危害竟然能够这么大,咱们好歹没有卖上血,赶紧回去吧,得把这个消息传给别人。”
“我们还没有缺钱到那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