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碗茶一般,盒饭提上日程

“傻柱,你自己蠢就不要怪别人骗你,而且谁骗你了,不都是你自己愿意的吗...我告诉你...我现在和秦姐他们才是一家人,你也不要生气,倒是我还要感谢你,毕竟你也养了秦姐家人十多年。

看看,看看...你将孩子们养的多好呀...所以呀...傻柱...谢谢你了。”许大茂看着何雨柱露出得意的笑容。

不过,这个时候,一边的何雨柱却呵呵的点头:“傻茂...你现在承认你和秦淮茹是一家人了,那就太好了,我说一个你不知道的消息。

你还记得小当欠的一万块钱吗?

地龙翻身的时候,那小子因为一些事情进去了,不过,现在已经出来了,不用猜,应该很快就来找小当还钱,既然你现在和秦淮茹是一家人,那就真的是太好了,到时候,你可一定要帮帮忙了。”

“嘶...。”此话一出,许大茂直接的傻了。

要知道因为时间有些长了,他都快要忘记小当欠一万块钱的事情了,那个给徐军放钱的老杜也被抓了进去,这一下秦淮茹一家那叫一个开心,以为自己家没有事情了,可是谁能知道,老杜也不是一点底牌都没有的。

抓了之后,只是被关了,等事态现在好起来之后,第一时间就要被送出来了,而他出来之后,第一步就是要将自己的钱给拿回来。

毕竟他在里面的时候,可没有少花钱,这个时候,他也要拿回自己放出去的钱,所以这秦淮茹一家,就要面对老杜强有力的手段了。

许大茂不是傻子...他很快就明白过了味,随后连忙道:“傻柱,你可别乱说呀,谁和谁是一家人了,我和秦姐两家就是有点亲戚关系而已,算是我单方面的帮助,不过,我的帮助总是有限的,也就是仅此而已了。”说完,许大茂就直接转身对着秦京茹骂道:“你还站在这里做什么,快点回去做饭,劳资都饿死了,你呀...就知道给劳资出难题。”

说完,拉着秦京茹离开了。

这边易中海也是皱紧了眉头,刘海中冷笑一声:“一大爷...我也先回去了,你呀...不要陷的太深了。”

跟着刘海中也走了。

看戏的人少了一半,贾家一家人此时也有些慌了神,小当有些害怕的看着秦淮茹道:“妈...不会那些人还会来找我们吧?”

秦淮茹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倒是棒梗在一边道:“要不让小当分出去过吧...。”

“哥...你说的是人话吗?”贾槐花有些生气的看着棒梗。

只是棒梗却无语的道:“我刚刚才跟着许大茂学习放电影,还有一个月就可以独自放电影了,等我可以独自放电影之后,你的学费,家里的生活,我都可以解决。

这要是被那些混混给缠上,我放电影的资格没有了,你说我们家以后要怎么办?”

“额...。”贾槐花直接犹豫了,如果不触及到自己,贾槐花还能正义凛然,可是等触及到自己利益之后,贾槐花就有些犹豫了。

“槐花...。”小当祈求的看向贾槐花。

不过,贾槐花却没有说话,一边的贾张氏却在这个时候道:“什么事情都不能影响我大孙子成为电影放映员,要是混混不来就算了,混混要是来闹,那咱们就报警,跟着让小当分出去单过。”

“奶奶...。”小当直接惊恐的叫了起来,又委屈的看向了自己的妈妈秦淮茹,秦淮茹则是看向一边的易中海,只是易中海却微微的摇头:“你们家的事情,我不掺和!”说完,易中海转头回家。

要知道易中海可是老狐狸,他上次出一千块钱是为了秦淮茹的手撕鸡,这次还想要他出钱,别做梦了。

看着易中海走了,秦淮茹也是无可奈何的摇摇头,此时的秦淮茹才知道,自己离开了何雨柱是多么的无能,以前自己家的一切都是何雨柱给撑起来的,现在没有了何雨柱,那么她贾家就真的完蛋了。

何雨柱此时看着灰败的贾家人嘴角露出一丝快意的表情,不过,也没有过多的去纠结,他还要开始自己的大碗茶事业。

就这样培训了不到三天,何雨柱的大碗茶就正式开始了,因为现在是冬天,所以大碗茶并没有想象的火爆,但是,大碗茶也没有上来就亏钱。

反而是到达了一个平衡点,稍微有点小赚头,三个队伍在各自的地方卖大碗茶,一天可以卖个七八百碗,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所有人的工资给扯平了,还能额外赚个几块钱。

这样的一个下场,引起了很多人的嘲笑,一天赚几块钱,要知道何雨柱投入了至少三千块,这钱怎么收回来。这一笑,很多人都对何雨柱卖大碗茶的行为嘲笑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想要看何雨柱笑话的人,知道何雨柱卖大碗茶仅仅是赔本赚吆喝,也是每天都乐滋滋的。

但是这些人却不会想到,何雨柱的行为,得到了上面的认可和好感。

确实何雨柱现在是在赔本赚呦喝,但是上面却看到了一些人看不到的地方,那就是何雨柱他确实给了三十个人一人一份工资不低于三十的工作。

这是上面迫切想要解决的事情,要是现在回城的青年越来越多,工作岗位已经少的可怜,现在有人可以解决三十个人的工作,那简直就是典型,要大家表扬的,更可贵的是,这个人还是赔本赚呦喝,这样的好品质,就更得上面人的喜欢了。

当然了,何雨柱可不会一直这么赔本赚吆喝,很快,何雨柱的另外一个行业就要开始了,而这个行业,也是何雨柱的老本行。

就是卖盒饭。

有人说卖盒饭能赚到钱吗?

卖盒饭在四九城出现的日子有些晚,至少要到八十年代中期,卖盒饭最早出现的是香江,70、80年代的香江,中环、湾仔的白领们忙碌于高楼大厦间,午餐时间却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

餐厅排队太长,时间又紧,于是,聪明的餐厅老板推出了盒饭。

烧腊、卤味、海鱼、鸡鸭,各式盒饭应有尽有,既满足了白领们的口味需求,又解决了他们的时间问题。那时的盒饭,是香江电影里常见的“龙套”,它见证了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挣扎,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奋斗与希望。

这里说的是卖盒饭,其实盒饭我们早早的就出现了,盒饭还是家庭与工厂里不可或缺的温暖。

北方厂矿里的工人,家里上学的孩子,他们的午餐往往是由家人提前准备好的。

早晨,家里大人天不亮就起来做饭,然后把饭菜装进饭盒里。中午,这些饭盒在工厂的蒸气箱、火炉上一热,就能吃上温热的饭菜。而在学校,孩子们拿着饭盒冲向食堂,不锈钢饭盒里的汤匙叮当作响,那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

不过,那个时候经济困难,很多人吃饭都是自己家带饭,怎么会舍得拿钱买饭吃。

但是何雨柱却知道,四九城在一些地方,对于盒饭还是有渴望的,比如很多双职工的家庭,他们夫妻两人都要上班,没有办法回来做饭,下馆子又不合适,太贵了,要是这个时候,可以买到一份便宜又解馋的盒饭,那夫妻简单了,孩子也开心了。

毕竟那个时候住的还是筒子楼,没有煤气,燃气,回到家冰锅冷灶,还要起煤炭炉,烧火做饭,上了一天的班,谁愿意呀...!

这个时候,便宜的盒饭出现,买个几份回家,轻松搞掂,还干净卫生,吃完直接将铝饭盒送回去,碗筷都不要洗的。

就和火车上的盒饭一样,70年代的人坐火车时,火车上卖的是长方形铝饭盒装的盖浇盒饭,米饭是一粒一粒的,要使劲嚼,菜大多是土豆红烧肉或者牛肉。

这种铝饭盒卖出去后还要进行回收,经过清洗过后再次投入使用。

除了双职工,生病的,遇到麻烦的,或者还有嫌弃麻烦的,怎么说呢...四九城一天消耗一两万个盒饭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绝对是赚钱的行当。

而且何雨柱现在是红星轧钢厂的食堂主任,也和很多肉联厂的人认识,可以去他们那里拿到一些便宜的东西。

比如猪蹄,猪大肠,猪肚这些东西。

这个时候一定有人质疑...猪蹄,猪大肠,猪肚还便宜,怎么可能?

这个是事实,现在我们的猪肝,猪腰无人问津,其实那个时候,猪肝,猪腰卖的比肉都贵,因为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贫瘠的时期,人们普遍营养不良,容易贫血,而猪肝富含铁质,被视为补血良品,尤其适合产后妇女和病后康复人群食用。

加上猪肝在整个猪体内的占比极小,大概只有两斤左右,所以价格自然偏高。猪腰子的情况也类似,因其对女性产后的滋补作用,以及数量稀少,使得其身价不菲。

至于猪油,由于那个时代植物油资源极其有限,大豆、菜籽种植品种老化且产量低下,普通人家大多依赖猪油烹饪,所以猪油价格居高不下,板油尤为珍贵,通常只供应给国营饭店和单位食堂。

而花油,虽然出油率略低,但在民间却备受青睐,因为它可以用于制作馒头、馄饨等各种美食,增添浓郁香味。

那个时候,猪蹄、猪大肠、猪肚这类现在的“贵族菜”,在当时因为经济实惠的考量,并不受追捧。

购买力有限的家庭更倾向于购买能填饱肚子的肉类,而非这些看似奢侈的食材。猪蹄、排骨等部位,因其瘦肉多、油脂少,在那个崇尚肥肉的年代里,它们并不受待见。

七十年代的消费观念和现在截然不同,那时最受欢迎的不是最贵的,也不是最便宜的,恰恰是肥膘厚实的猪肉,因为肥肉既能提供脂肪,又能满足饥饿的胃。

而现在,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能量补充,而是口感和健康,于是猪爪、大肠、排骨、猪头肉等部位摇身一变成了高价商品,而当年被视为珍品的花油、板油、猪肝,现在却成了市场上较便宜的肉类。

何雨柱都已经想好了盒饭里面的菜色,一荤两素,什么猪蹄炖黄豆,红烧大肠,猪肚青椒,红烧肉,土豆炖牛肉,红烧羊肉,再来一点麻辣猪肺,牛肝,羊杂这些。

唯一麻烦的就是大米,因为那个时候买米是需要粮票的,粮票更是家家户户的“命根子”。家里老人常说,“粮票一丢,日子难熬”。那时候没超市,没便利店,买米买面,全靠这些小票子。

好在这个时候,严老给何雨柱带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上面为了鼓励何雨柱,所以特批了一个先买米后补粮票的政策。

就是先将大米卖给何雨柱,何雨柱卖盒饭的时候,一份盒饭卖出去,几两米也要收几两粮票,跟着何雨柱再将粮票上交回来。

当然了,这粮票其实很快也会松动,大概几年之后,四九城的粮店里出现了“议价柜台”,开始出售议价粮,这些粮食的价格可以按市场需求浮动,购买不受粮票限制。

.......................

一日大雪,何雨柱骑着自行车,身后跟着马华和陶世文两人,一起骑进了四九城最大的肉联厂。

何雨柱路过门卫的门房前,一包大前门扔了进去,门卫老汉看着何雨柱露出笑容,示意三人进去,等到了停车的地方,三人停好了自行车,一起走进了肉联厂的小楼。

要说这肉联厂,曾经可是最火的地方,哪一个人都要来巴结巴结这个肉联厂的人。

毕竟那个时候,物质匮乏,可以多分一点肉,那真的是每个工厂领导阶层最想要的事情,可以独自搞到肉类的人,那绝对是整个厂子的大功臣。

不过,时过见迁了,别的地方何雨柱不知道,但是七七年的四九城,肉类已经不需要票了,你想买就可以买,当然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根据何雨柱的记忆,等到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四九城又开始要票了,至于什么原因,何雨柱也不知道。

不过,即使四九城后面会恢复要肉票,但是在四九城是不把排骨、猪蹄、猪大肠等部位算在内的...!

这次来找这位肉联厂的老朋友,何雨柱也带了不少的东西,毕竟是找人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