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们总以为只有自然学科存在科学的方法论,其实人文学科亦然。社会运转的科学规律同样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的运转。小至家庭,大至社会,无外如是。比如,我很爱我儿子,但长期提供作业伴读真的有益于提高他的学习能力吗?又比如,对犯罪青少年的恐吓教育一定能降低再犯罪率吗?再比如,直接给特定传染病人经济补助一定能产生正面效果吗?——这种“慈母多败儿”式的补助适得其反的案例数不胜数。如果缺乏对这些干预的科学评价,那么小则费时费力,大则误国误民。如何鉴别这些干预的效果?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也就是循证实践法。那么,如何使用这种方法鉴别干预的效果,如何形成可持续的科学干预模式?……本书将为解开这些谜题贡献绵薄之力。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循证实践的社会工作介入老人长期照护证据的整理、转化与启示研究”(sisu202233)的成果转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证据的整理、合成、转化与启示。该成果的公开发表将为社会工作科学介入老人健康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政策模型和执行模板,推动中国实现更加积极、更加科学的健康老龄化战略。

首先,本课题组在充分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本研究关于老人长期照护的定义和研究框架。本书从现状出发探索问题,从综合生育率、抚养比、性别比和老龄化率四个方面梳理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从失能老人数量、长期照护的年龄与性别特征、长期照护的类型和长期照护的总体特征梳理我国长期照护的现状。为了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选取三家养老机构,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失能老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后又从中随机抽取部分老人进行深入访谈。访谈结束后,将录音逐字转录为文字,同时参照现场记录完善转录文本,再将转录文本导入NVivo Prolly软件,运用现象学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出了三大主题需求。最终基于我国社会工作干预服务的现状,分析社会工作介入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五个方面的不足。

其次,围绕前章所述开展科学证据的整理与合成。在心理层面,开展了回忆疗法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缓解的有效性的系统评价研究,研究目的是为系统评价回忆疗法对减轻老人抑郁症状的有效性,以及为社会工作缓解老人抑郁症状的有效性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方法上采用Meta分析法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符合条件的老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证据,表明回忆疗法对老人抑郁症状干预效果显著,使其生活满意度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回忆疗法短期内能够有效改善老人抑郁症状,老人生活满意度在抑郁症状缓解的情况下明显提高,建议开展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以及提供长期效果追踪研究的高质量证据,以进一步探讨回忆疗法在改善老人抑郁症状方面的作用机制。在社会层面,开展了老年人社会孤立干预措施有效性的系统评价研究,目的是评估针对老年人社会孤立问题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上运用系统评价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如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从几百个原始研究中筛选符合既定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计分,运用归纳描述方法评价干预措施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结构性社会支持、功能性社会支持和孤独感3个维度。结果共纳入26项干预老年孤立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24项研究为低等或中等偏倚风险,老年人积极参与的干预措施更有效。此外,团体干预活动和个人干预访谈在改善结构性社会支持方面是有效的;混合方式与团体方式的训练干预对功能性社会支持是有效的。结论是对存在社会孤立问题的老年人,建议采取团体式或面对面式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再次,是基于心理与社会层面系统评价的证据转化实践案例研究,即准实验研究。心理层面所采用的证据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抑郁水平(GDS)为22.67±2.875和23.29±2.685,组间P=0.382,干预后一周下降为19.98±2.087(P=0.00)和22.51±2.351(P=0.01),干预后五周为22.08±2.524(P=0.03)和23.24±2.723(P=0.785)。结论为干预的短期效果显著,但只有团体生命回顾治疗在缓解抑郁症状和提高生活满意度方面具有持续性效果。社会层面所采用的证据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孤独感变化方面,干预前干预组的孤独感程度(UCLA)为44.11±7.984,对照组的孤独感程度为44.33±7.819。干预后一周,干预组孤独感程度下降为35.80±6.138,对照组为38.40±5.315;干预后五周,干预组为39.17±6.793,对照组为43.24±8.394。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团体干预在降低老人孤独感水平方面比非结构性常规社会工作服务有更好的效果。这两个实务项目的研究为证据实施提供了转化案例。另外,本书还编制了以社区康娱活动、家访探视服务、认知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网络为大类的证据化指南。

最后,本书提出了基于循证理念的新模式、新机制与新对策,即循证社会工作介入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框架体系与实践模式建构。同时,根据证据的开发与评价、证据的落地与实施、证据的推广和转化,以及证据链实施的保障机制,提出了建立循证社会工作介入老人长期照护的统筹协调机制。还有,从社会工作证据库的建设、加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智慧养老服务环境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循证社会工作介入老人长期照护的对策。

在学术观点的特色与创新方面,本书利用国际前沿的社会科学证据,开发针对我国老人长期照护的证据指南与转化案例,既为社会工作实务项目提供了证据化的参考与实施指南,也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参考模式和对策。具体而言,一是从心理与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全球证据整理与系统评价,二是将全球证据进行转化并形成老人长期照护的社会工作实务指南,三是实施准试验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造和实践,据此提出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基于证据的新介入模式。这三点在我国的社会工作研究中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诚然,本书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欠缺,以及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首先,在各种条件制约下,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进入养老相关机构和场所特别困难,较大范围基于概率抽样的社会调查、干预实施和随访调查等的难度都非常大,官方统计数据的质量也有待进一步评估。因此在社会调查和证据实施阶段,开展样本区的实地调查、统计分析、交流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等的时候,并不能按计划进行,访谈对象不能完全按照随机化原则选取,只能采取便利抽样,样本主要集中在成渝地区,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样本数据主要通过网络和电话形式收集。证据实施对象的数量也被缩减,不及预期。此为本研究的主要缺陷。其次,进行全球证据梳理的时候,只收集了以英文写作的研究证据,对于以其他语言写作的研究证据,没有能力进行翻译和转化。最后,对于研究对象的选取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和差异,鉴于对老年人年龄的定义差异,部分研究将老人对象年龄放宽至50岁及以上,并且因为受访对象不一定是已经处于长期照护状态的老人,也有可能是即将进入该状态的对象或者其家庭,因此访谈内容有预计和预估的成分,真实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另外,由于本书侧重于应用研究,且课题组对文化因素的感受与理解十分有限,因此在进行证据转化时,未能非常深入地分析文化因素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同时在机制与对策部分,虽然对政府购买服务的逻辑优化与智慧养老方面进行了探讨,但主要是基于老人长期照护微观干预视角,从证据的生产、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由于社会人的行为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果仅局限在微观干预领域内对治理问题甚至政府失灵问题进行思考,很难得出全面的结论和解决办法。因此,在公共政策层面,站在更高的社会学视角,考虑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何精准指向公众目标和需求,也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和可能的切入点。

童峰

2023年11月于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