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致青春

“拍照?宣传?”

张丽琴暗道一声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然后狐疑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宣传?在哪里宣传?”

王清英解释道:“是这样的,张老师。如果您和同学们商量过后,决定接受我的赞助,我争取在下个周末之前,按照同学们的身体尺寸准备好所有的衣服。这样的话,下周日就可以组织同学们穿上这套毕业纪念衫,在学校里拍照留念。哦,对了,照相活动也包括在这次的赞助当中。”

说着,王清英似乎想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眼神和语气都热切了许多:“张老师您想啊,班上所有同学,穿着统一的纪念衫,先拍一个大合照,再拍单人照,或者几个要好的朋友约在一起,在学校里值得留念的地方或者风景好的,比如毓秀园,拍几张小合照。以后回忆起这段高中岁月,青春人生,不至于只存留在记忆里,还能拿出照片来,这多美好啊。”

张丽琴是教语文的。

尽管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伤春悲秋,但有一点必须承认,相较于其他科的老师,语文老师的情感会更丰富一些。

王清英描绘的远景,一下子就打动了她。

张丽琴不禁想到了自己的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

这两个时期,她都有很要好的朋友、闺蜜,很珍贵的友情。

然而十几二十年来,曾经的好朋友、好闺蜜,受限于时间的推移、距离的拉远,联系近似于无。

偶尔回忆起往昔,除了一些信和留言录,都找不出几张照片来。

随着年纪的增长,经历的增多,对美好青葱岁月的记忆也在褪色。

现在想想,她都记不起来曾经睡在她下铺的姐妹,到底长什么样了。

只记得,那是一个留着双马尾,笑起来非常甜的女孩儿。

想到这里,张丽琴抬头推了一下黑框眼镜,借着这个动作遮掩住有些波动的心情。

随后,她对主动找上门来的王清英说道:“张山家长,这件事我会认真考虑,唔……”

沉吟一番,张丽琴做出决定:“明天的晚自习,我会和班上的同学们说一说这件事,问问他们的想法。要是同学们都同意,那么这个赞助,就要劳烦你破费了。”

“这个是应该的,不破费。”

听到这个回复,王清英松了一口气。

儿子叮嘱的,一定要以赞助的形式拿下高三(2)班,已经做成了一半。

剩下的,就看张老师和同学们商量的时候,儿子怎么鼓动大家答应接受赞助了。

她能做的,就是这些。

说完了正事,松下心弦的王清英便和张丽琴闲聊起来。

聊着聊着,一不小心就聊到了张山的成绩上面。

张丽琴对张山的转变还是非常满意的,在王清英面前夸了几句。

又叮嘱说,一定要监督好张山,离高考只有两个月了,继续这么努力和提升下去,还有考211的可能!

“211!”

王清英吃了这个大饼,美滋滋地回到家,美滋滋地向丈夫炫耀,“张辉光,你有在听我说话吗?张老师说儿子还有考211的可能!”

张辉光正在核算服装厂的财务情况、库存、材料等,一时间哪有心思顾得上这些,随意嗯了几句敷衍。

过了好一会儿,等他核算完,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儿子的成绩了,王清英又懒得和他说这些。

无奈之下,张辉光只好询问生意上的事:“张老师答应接受赞助了?”

这一周,他虽然仍在忙着和义乌那边搭线,想要拿下几个代工订单,但也有关注老婆和孩子。

王清英没有将自己“给儿子打工”的事隐瞒,问过张山以后,还把那份计划书给了张辉光看。

正是在张辉光的参与下,她才能在儿子敲定设计之后不到五天的时间里,搞定纸样制作、备料、传单这些事。

几年没出来工作,在工作能力和效率上,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

张辉光参与进来,也不是抱着帮忙的心思,而是认可那份计划书,甚至认为按照那份计划书去做,真的有很大可能扭转服装厂的亏损!

之所以还没放弃义乌那条线,单纯是因为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罢了。

他判断得出,主做电商,比主做代工更有前途!

与此同时,他也有一个疑问憋在心里,打算找个合适的时间问一问儿子。

王清英白了丈夫一眼,没好气说道:“差不多吧,儿子那边使使劲,应该就能成。”

张辉光好奇问道:“老婆,儿子就没和你讲,他想怎么宣传吗?这一部分计划书上可没有详细展开。”

王清英哼道:“你自己问儿子去。”

说完,她就不理丈夫了。

随后把张辉光挤开,自己坐在电脑前,登上后来专门申请的【华光科技】QQ,和兼职服装设计师刘颖沟通。

作为华光科技的兼职财务,王清英已经给刘颖转了好几笔账,结算设计费。

两人简单聊过几句,交流不多,但知道彼此的存在。

王清英这次联系刘颖,就是让对方做好,随时给已设计好的T恤衫打补丁的准备。

所谓补丁,自然就是客户要求印染在衣服上的文字和图案!

这件事不要刘颖白干,每打一个补丁,都会给50元到200元不等的劳务费,视打补丁的难度增减。

有钱拿,刘颖答应得非常爽利。

至此,华光科技的文化衫定制业务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

能否让一系列国风特色文化衫畅销,就看计划书上没有详细展开的宣传,可不可以吸人眼球了。

而这个宣传的前提,在于高三(2)班接不接受赞助。

时间很快来到周日的晚自习。

第二节晚自习快要结束的时候,张丽琴和全班同学说起了毕业纪念文化衫赞助的事。

在张山和周强默契配合下,这个赞助顺利被接受了。

除开零星几个人,比如王宗敏和杨凡,说了几句有钱了不起之类的闲话,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对张山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姜蓉则是连着追问了好几次,张山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远超周边同龄人的格局与视角,让她在这件事上嗅到了异样的气息。

只不过受限于信息不足,她无法推断出,张山这么做的原因,又能获得什么。

对于姜哥的追问,张山每次都是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没有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引来了姜哥不少记白眼,胸口还挨了几下小拳拳。

好在学习分散了姜哥的注意力,张山成功多活了一周,挨到了又一个周末的到来。

这个周日,其他班放假,高三(2)班55人则换上了王清英送来的一整套毕业纪念衫,在铅山一中的校园里拍照。

大合照、小合照、单人照,只要同学们有需要,王清英花钱请来的三个照相师,全部都满足。

而毕业纪念的说法,一下子把同学们的情绪勾动了起来。

大家忽然发现,原来毕业离他们这么近了。

不舍的情绪在心中荡漾。

大合照过后,关系好的、不好的,一个个都抢着合影留念。

这周日的整个上午,高三(2)班学生在铅山一中校园各处,留下了欢声笑语,也留下不舍情谊。

张山和姜蓉两人,也在铅山一中校门前、文渊楼前、逸夫楼前、篮球场、足球场、毓秀园、池塘、凉亭各处,一一合影。

“真好!”

下午赶回家里的张山坐在电脑前,看着从几百张里选出来的,充分展现了青春、情谊、不舍的十二张照片,发出一声感慨。

然后将这十二张照片嵌入到早就编辑好文案的QQ空间的日记里。

文章标题:致我们永不逝去的青春。

全篇图文穿插,回顾了高三(2)班三年来的大事小事趣事,前中段的文风以诙谐风趣为主,后段转为感怀。

文字不是很多,但是图片绝对显眼,将统一样式的毕业纪念衫的各项吸人眼球的地方展现得淋漓尽致。

日记最后,用了几句稍微煽情的话进行收尾:

“……

高考过后,人生就要告一段落。

我们约定,十年之后还穿着这身毕业纪念衫,在铅山一中的校园重聚。

那时候,我们应该已经褪去了稚气,走向了成熟。

但是青春永不逝去。

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最后的最后,则是一条跳转到一家淘宝店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