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立足东桓

邵县太小只能当成要塞,东桓县大且富饶。

在此地立足,就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裴泽才会用最强势的手段震撼全场。

杀县吏,绑县尉,恐吓县令。

还用兵马包围祭天现场。

但是只立威还不够,想要完全控制东桓县还需得到百姓们的支持。

刚好底下的人都是县里大户和各家百姓的长房代表。

能得到他们的拥护,基本就算捕获了东桓县民心。

“祭天拜神,乃是为求平安丰收,敢问大伙你们有没有得到平安和丰收呢?”

见底下人没人敢吱声。

裴泽于人群里找到裴启和裴山。

此刻二人激动的热泪盈眶。

裴泽朝着他们挥了挥手。

接着裴山鼓足了勇气。

大声说道:“祭天保平安,老天爷还是怜悯我们小老百姓的,上年便是大丰收,可是丰收的粮食都进了县太爷的府里,这还是丰收之年多少能余下一些,若是遇到天灾欠收,县太爷依然重税强收,老百姓根本就剩不下多少吃的,年年祭拜还得给他上贡,这哪里是拜天,明明是在拜卫县令!”

“此言若真,可有人愿意做证!”

“老朽裴启愿意为证,祭台上这些贡品全是百姓所献,可祭天之后全部都会进入县府,前几日李贵还带人强抢我家库房,他跟卫礼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敢抢我裴家的东西!”

裴泽回身就是一刀,直接砍掉了李贵的脑袋。

旁边的卫礼直接吓晕,其他官吏挤在一起瑟瑟发抖。

这时全场的人才反应过来,祭台上的那个人刚才说他也姓裴,难道跟东桓裴家是一脉?

很快众人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只见裴远亲自下来,先给裴启行了长辈之礼,这才扶着他走上祭台。

“伯父,我说过不管谁拿了裴家的东西,都得还回来。”

裴启激动的连连点头。

因为他知道裴泽这句话更像是对那几家大户说的。

之前欺负过裴家人的,恐怕是没有好日子过了。

“我举报,县令卫礼鱼肉百姓!”

“我也可以证明裴启和裴山说的都是真的。”

“我们都可以证明卫礼和李贵都是贪官!”

“那二人在东桓县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还请裴都尉替我们做主!”

“请裴都尉为我们做主!”

听到越来越多的人控诉卫礼的恶行,裴泽当场下令除去其官服关押待审,又让裴山参与把所有贡品一一还给百姓。

支持的呼声变的更加响亮。

最后裴泽当众宣布,回到城后他会开仓放粮,把卫礼这些年收刮的民脂民膏全部归还于民。

底下的人听后全都热泪盈眶,高呼老天开眼,终于叫东桓百姓遇到了一位仁慈之主。

回到城里裴泽让那几家大户和一些有威望之人全到县府里议事。

开门见山的讲道:

“我带兵来河东是为解决匈奴之患,因此可能会长期驻兵附近几县。”

此言一出原本带有侥幸心理的几家大户全都收起了小心思。

裴泽要长期驻兵,这东桓县可能要变天了。

“今日我斩杀了李贵,收押了卫礼,但县城不可无主,你等畅所欲言,推举几位才德兼备之人代管县里事务。”

能来参加议事的都不是蠢人,他们早就注意到裴泽身后站着好几个裴家人。

之前裴家在县里就是个不起眼的小富户,根本不配进县府议事。

可现在他们家里出了一个大人物,谁也不敢再小瞧裴家。

而且在东郊时裴泽明显在抬高裴家地位,请裴启到祭台上,还让裴山参与分发贡品。

裴家在东桓崛起是早晚的事情,就是成为县里第一大族也不是不可能。

这时有精明之人认识到了这点。

他站出来推荐裴家族长裴启为代理县令。

却被裴泽否决。

“不可,伯父年迈而县令之职乃是百姓之父母官,重任在肩最好还是选个年轻一些的也好亲力亲为的为百姓谋福。”

裴泽说完众人又开始小声议论。

心中各自体会着话里的深意,生怕一个会错意给自己家里带来麻烦。

不同意裴启当代县令是因为年纪大体力跟不上了,并非裴泽不想让自家人胜任。

既然如此就从裴家选个年轻一些的吧。

有人眼尖认出了裴启的儿子就站在裴泽的左手边。

“在下推荐裴源为代理县令,裴源年轻聪慧,常帮助左右邻里,品行极佳,正是合适人选。”

“小源子又太年轻了些,当县令恐怕无法服众,不如先让他从代理县丞做起一点点积累经验,诸位以为如何?”

“都尉言之有理。”

“我等赞同!”

之后又有能人推荐裴山为代理县令,说他年纪刚好,人又稳重。

可裴泽再次否决,只让裴山当了县里的主簿。

又有人推荐了几位裴家人出来,全被裴泽以能力不行否决。

这下众人是真的想不出裴家里还有谁更适合当代理县令。

“我听伯父说起过县里曾经有一位县丞,对待百姓极为爱护,后来因为得罪了卫礼因此被贬,不知此人现在何处?”

“回禀都尉大人,您说的那人名叫崔朗。”

崔朗是崔家之主,在东桓本来也是颇有地位,后来也因为得罪卫礼而被打压,就连祭天大典也没有请崔家同去参加,但是崔家的贡品却一点也不能少。

“崔朗为人正直,又在县里任职多年,由他担任代理县令最为合适!”

“都尉英明!”

虽然凭借杀人立威,又返还贡品给百姓,恩威并施获得支持,可如果全用裴家人代管东桓县事务,肯定会被人诟病用人唯私。

久而久之城里大户必会心生不满,谁也不想光出力而不得好处。

推崔朗当县令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既能显示公平公正也能让城里的大户都能看到奔头,说不定哪一天就能获得裴泽的重用了。

另外裴家根基尚浅,一下子被举的太高很容易栽跟头,底蕴这东西还是一点一点积累才能踏实深厚。

很快崔朗就被请到县府,他没想到崔家在东桓县还有东山再起之日,对裴泽感恩涕零。

又得知县里尚缺少一名掌管军事的县尉,便举荐了裴野。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代理县令并不能完全掌管县里,真正控制县城的是裴泽和裴家。

为了表示忠心,也为了提前跟裴家搞好关系,这顺水人情必须由他来提。

接下来便是兑现承诺。

裴泽叫上县里新的官员班子一同来到卫礼的‘小金库’。

“开仓放粮,归还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