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下乡
- 1979:我的完美人生
- 两只柿子
- 2064字
- 2024-11-11 22:59:35
张为民的担忧,陈子安确实仔细考量过。
在他看来,这么做的收益远大于风险。
因为如果没有这层身份,碰见巡查组就会直接完蛋,喜提五个月至三年的面壁罚站。
而有了这层身份,他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两者区别很大。
毕竟论忽悠人的能力,他还是有那么点自信的。
能上街巡查的都是基层员工,只要胆大心黑脸皮厚,别自己慌了手脚露出破绽,大概率能蒙混过关。
当然,在事情没有真正发生之前,他不敢说百分百稳妥。
但他觉得,能够稍微掌握一些主动性,就已经足够了。
况且这只是最坏打算,辽城那么大,他跑的又很快,不一定就会被抓到。
时代背景如此。
想赚别人不敢赚的钱,那就得有承担风险的觉悟。
这很公平,没什么可抱怨的。
骑上车,陈子安继续出发前往货运站。
......
临近年根,运输资源非常紧张。
尤其是在辽城这种人口三百多万的大城市,这时候想用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陈子安还算幸运,刚好赶上一批运货的车回来。
半个小时过去,成功订到了两辆驴车。
原本只想要一辆,奈何赶车的大爷差点跟他急眼。
这么冷的天,让一头驴拉四千多斤的东西,怕是得死在半路上。
没法子,只得又加了一辆。
辽城到屯石村路程远,路况差,运输费不便宜。
一番讨价还价后,总共支付了6块钱。
这还是只去不返的价格,如果要返程得单算,拉货加4块,不拉加2块。
贵也没辙,货运站统一定价,就这还是看在街道办的面子上,给抹了个零头。
陈子安在心底默默估算了下,按照这样的运输成本,每斤油渣饼的利润至少得在3分钱以上,才能有赚头。
再少的话折腾起来没有任何意义。
这次的4200斤算是特例,张哥友情赞助的,没有成本。
但以后要是还想继续做这门生意,得自己去粮油加工厂花钱进货。
且先不说粮油厂会不会卖,光是3分钱1斤的成本价格,他就有些吃不消。
3分进,卖5分,利润还不到1倍。
哪怕不愁卖,但依旧要牵扯时间精力,算起来似乎不是很划得来。
赚钱速度跟倒腾牙膏皮和旧家电相差甚远。
陈子安也想过稍微提高一些售价,但仔细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放弃了。
这年头,价格差1分跟差2分区别很大。
城里人都要斤斤计较,更何况农村。
如果因为这1分2分的利润耽误了销售进度,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难怪总听说这时期有人靠倒卖废品发了大财,却很少听说有人靠倒腾油渣发大财。”
陈子安在心底嘀咕了一句。
但吐槽归吐槽,他却是没有放弃的打算。
倒腾油渣是个细水长流的生意,利润不高但胜在稳定。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白捡的钱不能不要。
而且有句话说的好,没有不赚的生意,只有找不对的路子。
细水长流,也是一种优势。
但怎么把这种优势充分的利用起来,还得仔细研究。
这次先卖一趟试试水,然后再去粮油厂探探情况再说。
饭得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步一步的做。
还没确定粮油厂会不会同意散卖,想的再多也没用。
从货运站出来后。
见时间还早,陈子安便继续出发去打窝。
还剩最后三个街区,抓紧点今天刚好能跑完。
趁着严打提案还未落地,多赚点算点。
等严打正式开始,日子可就没这么好过了。
......
下午五点。
冀东街,解放路。
陈子安拿出绿皮水壶,咕咚咕咚猛灌了一通。
他感觉自己像个陀螺,整天转个不停。
从早上到现在,半分钟都没闲着,终于忙完了。
不过成果倒是很显著,除了原定的扫街任务圆满完成,他还抽空去了趟三院。
询问了一下李程瑞医生,要不要再给姜漓的父亲拿点什么药。
明天早上就要出发了,过去一趟不容易,得尽量做到周全。
而李医生的意思是,药不能乱开,不清楚病人吃了现有的药身体恢复情况如何,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这让陈子安颇为头大,也就是说,等他从屯石村回来,跟李医生汇报完病情,如果李医生认为需要再加点别的药......
他还得再跑一趟!
不情愿也没用,人命关天的大事,就算再忙也不能袖手旁观。
“我分分钟几厘上下的大资本家,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套牢了!”
“憨包啊憨包,你欠的人情大了,好好想想该怎么还吧!”
陈子安无声叹息。
......
到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中午忙的连饭都没顾得上吃,陈子安感觉自己现在能吃下一整头牛。
万幸,刚进家门就看到桌上摆着一盆热气腾腾的大包子。
把东西往墙角一扔,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
沈秀兰正在里屋归置东西,听到动静走了出来。
“刚从锅里拿出来,你也不嫌烫!”
陈子安边吃边竖起了大拇指:
“主要是这包子闻着太香了,实在忍不住啊。”
“对了妈,跟您说个事。”
“明天早上我得去一趟乡下,如果有个大姐来咱家卖牙膏皮,您记得帮我结账啊。”
“然后把咱家那些收音机、手电筒,都给她拿走。”
“这些不用收钱,等我回来再说。”
“这么冷的天,你去乡下干嘛?”
“弄了两车油渣饼,我拉到乡下去卖了。”
沈秀兰对儿子的折腾能力已经有了免疫力,没觉得稀奇,只是有点心疼。
白天出去挣钱,晚上回来还得学习,现在又要去乡下。
一天到晚不得闲,这么下去身体哪能吃得消?
她担心道:“咱家钱已经够多了,该休息还是得休息,这样下去铁人也撑不住啊。”
陈子安笑:“这才哪到哪,连套房子都买不起呢!”
沈秀兰白了他一眼:“照你这么说,咱们辽城的人都别活了。”
“除了归国华侨,哪个能自己买的起房,不都是在等着单位给分配。”
“再忍两年,你爸单位的新宿舍楼马上就要盖了。”
“到时候那套留给你当婚房,你自己搬过去住,宽宽敞敞的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