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野路子
- 1979:我的完美人生
- 两只柿子
- 2064字
- 2024-11-05 23:47:02
夜深,人不静。
陈子安披着军大衣坐在桌前,正在清点今天的战利品。
牙膏皮的数量依旧不多,跑了两条街区,总共加起来还不到1000个。
懒得再数一遍,随手扔到墙角跟昨天那堆放在一起。
他暂时不缺钱,没必要总往回收站跑,索性多攒点再统一处理。
除了牙膏皮之外,他今天还收到了一台收音机、三个手电筒、以及一台电风扇。
本来有个大哥想卖给他一台洗衣机,但他打开一看,里面的配件几乎全坏完了,像是厂里的测试样机。
换件估计比买新的还贵,就没收。
不过光是这几件,也足够他大赚一笔。
收音机依旧是小毛病,按键失灵,拆开替换零件就行,用时两分钟,搞定!
手电筒更简单,开关短路,都不需要换零件,半分钟搞定!
跟这两个比起来,电风扇相对麻烦一些,电机故障,得拆开重新走线。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弄好。
插上电,按下开关,叶片嘎吱嘎吱转了起来。
“动静太大了,还得给轴承上点油。”
陈子安伸手感受了下吹出来的凉风,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
捡漏一时爽,一直捡漏一直爽!
这年头电风扇价格可不便宜,国营商店售价高达160元。
根据二手物品守则,只要能用都是九九九新,他这台怎么着也能卖140。
刨除20的成本,这一单能纯赚120块钱!
“收音机利润10块、手电筒利润2块、电风扇利润120......”
“这钱来的可比倒腾牙膏皮容易多了。”
“鲁迅诚不欺我,果然风险越高收益越大啊!”
把东西都归置好,陈子安拉绳关灯,心满意足的睡觉去了。
......
“哟,沈姐,你这新大衣真好看,是在百货商场买的吧?”
“还有我陈哥,打扮的这么精神,今儿个是有啥喜事啊?”
清晨,一家四口吃过早饭,换上新衣服从家出来,正好撞见隔壁刘大娘家的儿媳妇在院里压水。
“这不是你陈哥评上先进了么,厂里给发了点奖金,我就寻思着全家出去照张相。”
“衣服没多少钱,都是找裁缝做的,你要喜欢姐回头给你介绍啊!”
沈秀兰随口糊弄了几句,大大方方的跟邻居们打起了招呼。
越是遮掩,反倒越容易引人怀疑,她向来很拎得清,不会犯这种错误。
等到一家四口离开了围院,高大娘愤愤的小声嘀咕道:
“你瞅瞅,又是吃肉又是买新衣服的,老陈家指定是发财了,而且还不是小财!”
“要不就凭沈秀兰平时那抠搜劲儿,敢这么摆阔?”
高俊摸着额头愈发圆润的犄角,无奈的叹气:
“妈,你怎么又开始了!”
“制造厂今年效益好,陈卫国他们车间走狗屎运评上了先进小组,还不行人家过年吃顿饺子,拿点奖金?”
“有啥可嫉妒的,一件破大衣,我给你拿钱,下午你也去买!”
高大妈嘟囔道:“我就是感觉不对劲,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这老陈家怎么能发财呢,凭啥啊!”
高俊警告道:“姓陈的可说周末要来咱家,你千万别再去招惹他了,我还想多活几天呢!”
高大妈瞪了他一眼:“完蛋玩意,你咋就那么怕他,你......”
话说到一半,看着儿子头上锃亮的大包,却是有点说不下去了。
辽城民风淳朴,向来不喜欢搞那些弯弯绕绕的事情,能动手绝对不吵吵。
你要是拳头不够硬,那就只能乖乖眯着。
陈子安的应对方式简单粗暴,但效果却极为显著。
高大妈憋了一肚子话,愣是忍着没去街里跟人八卦,嘀咕了几句便回屋生闷气去了。
......
半小时后,一家四口乘坐无轨电车来到了第三医院。
陈子安让爸妈先在大厅等着,自己跑去找赵医生。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赵遥今天特意早来了一会儿,敲门声刚响便把他迎了进来。
“赵姐,给你带了两斤柿子饼。”
“自家院里种的,甜的很,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本着不能空手上门的原则,陈子安进屋就给赵遥塞了一兜子柿饼。
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份心意。
赵遥也不推辞,笑盈盈的接在手里:
“那我可得尝尝,供销社卖的柿饼干干瘪瘪,我都好些年没吃过了。”
“外头冷吧?先坐,喝点热水。”
“姐,我不渴,别忙活了。”
进到医院,看着走廊里的白大褂们,陈子安又开始紧张了。
见状,赵遥笑道:“不用担心,李程瑞医生你知道吧?”
“我昨天跟他沟通了一下,他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陈子安闻言一喜:“李医生现在还亲自接诊啊?”
赵遥提到的这位李医生,是辽城鼎鼎有名的内科专家,带领团队突破国际疑难课题的那种业内大佬。
如果让他给看,那就真能放心了。
“你也是运气好,他昨天才回来上班,对了,你父母人呢?”
陈子安道:“我怕这边人多影响不好,让他们在大厅等着。”
赵遥点点头:“那行,咱们现在就过去。”
周日那天,她去姐姐家串门,姐夫张为民跟她说了很多陈子安的事情。
她听完之后,忽然感觉这个年轻人有点不简单。
怎么说呢,跟城里那些待业青年不同,陈子安身上透着一股昂扬的锐气。
她家境优渥,还去国外留过学,见过许多青年才俊,但像陈子安这样的野路子,她却是头一回见。
如今政策逐渐放开,环境也越来越宽松。
她特别好奇陈子安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子,所以连带着对他的事情就很上心。
特意登门拜访李程瑞,请他帮忙。
内科诊室内。
李程瑞戴着副厚底眼镜,穿着白大褂坐在桌前。
认真的听着沈秀兰和陈卫国描述病情,时不时在病历本上写几行字。
他是东三省顶尖的内科专家,这些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带学生,已经很少出诊了。
让他来看风湿病,多少有些牛刀杀鸡的意思。
要不是赵遥背景够深厚,他也不会亲自出马。
不过作为一名医生,既然接了诊,自然没有糊弄事的道理。
简单的问诊结束后,他便带着沈秀兰和陈卫国出去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