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浅谈我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却又庆幸自己曾经读过一点书吧

就当是发个牢骚。

“古今中外那些文人墨客的文笔能够流传下来,并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正在倒退。”

我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知道人生又不只上学这一条路,但是随着我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逐渐开始明白了读书的重要,庆幸我当年多么努力,而且,也开始对那些自暴自弃地,放过那些宝贵的学习机会的人开始有些偏见起来。

鲁迅曾弃医从文,因为他知道,学医是救不了那些缺乏反抗意识的人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想要医治一个民族,首先需要医治这个民族的精神,所以才会写一些让人看不懂的文章,揭露了这个社会的阴暗。说要杀他的,是当权者,是军官,他们读过书,说要支持他的,是聪明的学者,老师,他们也读过书,说“写个东西直截了当不好吗?说话不就是要让别人明白吗?我怎么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搞这么抽象有什么用吗?还搞隐喻?”的,是那些没有读过书的,是真正需要治愈的“病人”。

认识一个人,高中一直在混日子,高考也是草草过去,甚至连个大专都不想上,大抵是考不上了,跟他认识以后,我开始理解了鲁迅为什么会对那些不怎么读书的人抱有批判与悲哀的态度。

而我也非常替他感到悲哀,因为有人在十几岁时就错过了许多获取知识、信息和价值观的黄金机会,这是十分可惜的,因为接下来,可就不怎么会有这样的环境与机会了。

他是第一个让我对没有读书的文盲开始有偏见的人。因为他让我看见了没有学习的人可怕之处。

不读书,没心思读书,那么他的阅读就会缺乏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让处理复杂问题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大打折扣,当一篇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大意,情感都不知道,询问文章中的部分内容时都无法提取相关信息出来,那么大部分文字表达的情感、内容、关键信息和深度内涵,在他的口中反而成了“为什么不把话说明白”的借口,而这……仅仅只是十几岁时高中甚至初中语文就想让我们学会的内容。限制了对文章信息的理解,从而影响着对其他人的理解,最后被所有人厌恶——尽管其他人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

缺少了知识的摄入,自然就会缺少对客观具体的表达,明明很简单明了的一件事情,却无法以自身的知识作为基底简短清晰地表达出来,好不容易说出一句多么有深度内涵的话,实际上就是从毕生所学里全盘扫描挤出一点看似高深的文字罢了,这样好不容易东拼西凑出一句“有意义”的话表达出的内容,结果没有人明白。也是,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又不去学习,又怎么会了解外界的环境呢?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又去怪别人“不懂理解”,叨叨着“没有人懂我”……这是悲哀的人。这样悲哀的人在我眼里逐渐变的可恨起来,因为就算大家都在批判、悲哀他那自以为是又扭曲到让人完全看不懂的言语,都希望他能够自己学点东西,希望他能够在某一天理解自己的话有多么荒诞,而那些人只会理解成“你在挑刺,你就是恨我”。

对待这样的人,我的建议只能是——学习吧,读书吧,真的,义务教育让你读名著不无道理,让你作为中国人还学语文也不无道理,你在文章中收获到的东西远比你想象中多的多,前提是你能静下心来,耐心下来,随着学习逐渐地发觉它,再随着学习逐渐地发掘它……或许,错过读书机会的人真的很难再去看书了吧,我们得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因为每一个人都将会为自己行为买单。但是尽管如此,我依旧希望那些人能够明白,古今中外那些文人墨客的文笔能够流传下来,并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正在倒退,其文学价值永远适用于每一个明事理的时代。读书已经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最方便、成本最低且比较有效的途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