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曾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三界各司其职,众生安居乐业。这三界分别是:
仙界-万里仙宫,也是三界中权威最高的势力,由历代天尊坐镇,下设八大仙境十六宗门,以保证仙界的无上地位。
狐界-水云青丘,三界中最古老的势力,以入仙界任神职参与统治,常立二狐帝,防止一人独断专权。狐界没有独立的宗门,只有天资出众的狐妖才能入仙界十六宗门修行,可以说,狐界是仙界的附界。
凡界-梦泽之川,三界中最弱小的势力,在三界的统治中主司杂役,少有人飞升上界。
既然说“曾是”,那就是出现了变故…
仙界同样充满猜忌与党羽,未能上位的仙人被洗去修为,化作堕仙坠入下界。堕仙多了,总会出一个总领之人,他便是太虚境九重,刑天一脉,洛易。他也曾是万里仙宫的大将,却因血脉之因而饱受非议,而后自行堕入下界,但他并未洗去修为。
再后来,堕仙与日俱增,便有了战争,众堕仙或为领地,或为名誉而相互残杀。洛易作为堕仙中修为最高者,自是了结了战争,而后被众堕仙拥为共主。他将堕仙下分六众,以血脉为界,分别是:
鸦青众-洛氏,擅御灵术。
朱赤众-符氏,擅武斗术。
踯躅众-东方氏,擅蛊术。
月白众-上官氏,擅迷魂术。
蘆玄众-冷氏,擅隐杀术。
落穹众-帝氏,擅仙术。
六众各有独立的君王与兵卒,但共拥一主,便是洛易,称主教,且主教之位皆为洛氏后人。六众有时虽有冲突,但目标一致,便是通过七十二重天,直逼万里仙宫。
六众于梦泽之川北境拓出一界,名唤沧元古地,作为六众领地,以结界术法隔开凡界,方便修行。
六众虽为堕仙,却不修魔道,由洛易传授心法,辅以枪剑之式,使得六众远近皆可攻守,且肉身强悍。余下五众在参悟了洛易的教艺后,又有所悟,才有了不同的流派术法。
仙界即便知晓六众之事,也并未出手干涉,在他们眼中,堕仙终究是堕仙,出了一个太虚境又如何?不过是乌合之众。狐界狐帝早生二心,暗地与六众达成共识,共谋大计。
在洛易的带领下,六众修为很快恢复,短短十仙年,便有太虚境百余众,东瀛境、蓬莱境更是势如飞蝗。至于主教洛易,已步入化神境三重。
至于境界之分,此处就细讲吧。
由下至上为:凡山境、养气境、丹身境、天阴境、天阳境、脱凡境、劫虚境、蓬莱境、东瀛境、太虚境、化神境。
一个仙界笙歌的日子,七十二重天的狐妖应狐帝之诏,大开天门,并以妖术创造出天门紧闭的幻象,为的就是迎六众上七十二重天。
六众兵马声势浩荡,在狐妖们的恭迎中迈入七十二重天,先屠十六宗门,宗主们无数次欲报信,皆未果。十六宗门在那一刻变得鲜红。
再回十六宗门,无数堕仙已是感慨万千,在带走各宗门的绝学之后扬长而去。
八大仙境也难逃洗劫,不过六众在此地未杀一仙,大多是因为八大仙境曾强烈反对仙界处理殊途者的方式。六众将功法丹药尽数带走,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八大仙境。
接下来,便是万里仙宫。
仙宫之内,饮酒作乐,鼓瑟吹笙,好不快活。
六众各主直入正殿,一如当初被贬堕仙之时。
天尊大惊失色,欲唤天兵为援,竟无一人。
直至六众各主的刀枪剑戟抵向天尊,他才明白,败局已定。
洛易并未取天尊性命,反而让他继续做这天地共主,不过作为交换,除洛易外的五众君王要成为名义上一人之下,万仙之上的神职。并且,十六宗门皆归六众统领,八大仙境归狐界所有,仙宫接管凡界杂役事务,每年向六众进献贡物。
天尊哪有不答应的道理,恭恭敬敬地应下,为五众君王安排神职,恭送洛易。
至于洛易,他带领着六众兵卒,回沧元古地去了。后来洛易成亲生子,六众根基愈加稳固,至于天尊,与阶下囚无异。
……
一转眼,数百仙年已过,现任主教为第二十二任,洛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