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贾家吃肉改善生活,和师傅代班长两不得罪

随着赵副所长一行的离去,四合院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然而,院子里的人们虽然回到了各自的家中,却都兴奋得难以入眠。

今晚的事,简直就像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让他们议论纷纷。

“你们听说了吗?李增防竟然被粪水呛死了!”

一个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是啊,是啊,真是太可怕了。”另一个人附和道,

“还有计平榛,他怎么就成了嫌疑人呢?”

“更离谱的是,他竟然敢劫持派出所所长!”又有人插话进来,

“你们当时没看到,那场面,简直我的心跳都要停了。”

“可不是嘛,我还以为今天晚上要打起来了呢。”

另一个人接口道,“可惜了,最后竟然没打起来。”

“计平榛还放了万所长,自己跟着公安走了。”

“这一晚上,真是比看戏还精彩。”有人感叹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啊。”

四合院里的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着今晚发生的种种离奇事件。

他们虽然对计平榛的遭遇感到同情,但也对今晚的惊险一幕感到后怕。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晚的经历,都将成为他们日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屋内,贾张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她对正坐在床沿儿上的秦淮茹说道:

“明天早上做饭时,记得切一些肉,让东旭吃些好的,补补身子。”

“他这些日子为了家里,实在是太辛苦了。”

秦淮茹闻言,眉头微蹙,轻声回应:

“想割肉得要钱,还得要票,现在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

贾张氏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拍了拍身旁的一个旧麻袋,神秘兮兮地说:

“不用,我趁着计平榛跟万所长打架。”

“那场面乱得跟锅里的粥一样,根本没有注意。”

“我就顺手牵羊,把他背回来的麻袋给抢了回来。”

“你瞧瞧,这里面有两只鸡。”

“还有几块切好的肉,加在一起得有个十斤左右呢!”

贾东旭坐在一旁,听着母亲的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赞叹道:

“妈,你可真厉害!”

“十斤肉,咱们能吃好久呢!”

兴奋之余,他又有些担忧,“不过,这肉是计平榛的。”

“他要是回来了,肯定是要找肉的。”

“到时候再找上门来,可咋办?”

贾张氏不屑地摆了摆手,信心满满地说:“计平榛绝对回不来!”

“万所长是什么人?”

“那可是警察,还是当官的,计平榛打了万所长,不被折磨死才怪呢。”

“怎么可能回来找麻烦?”

贾东旭想了想,觉得母亲说得在理,点了点头,恨恨地说:

“计平榛早就该死的,若不是他,我也不用睡在这拿木板临时拼凑的床上。”

贾张氏转头看向秦淮茹,严肃地交代:

“记住了没有,明天早上做饭时,切上半斤肉,好好做一顿,让东旭补补。”

“还有,你也不准偷吃,尝也不行。”

秦淮茹温顺地回答:“记住了,妈。”

“您放心,我肯定不会偷吃的,一定让东旭吃好。”

“他吃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赚钱养家。”

贾张氏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站起身,缓缓走向隔壁的房间。

贾东旭看着妻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地拥住秦淮茹,轻声说:

“淮茹,辛苦你了。”

秦淮茹依偎在丈夫怀里,温柔地回应:

“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再苦再难也不怕。”

元月十六日,星期一,天空湛蓝,阳光虽明媚,却带着冬日特有的清冷。

重工食堂内,炉火开始燃烧,工人们陆续进厂,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韦主任踏着晨光的尾巴,特意来到了重工食堂。

此时,娄晓娥正站在食堂一角,清脆的声音穿透嘈杂,读着报纸的头条。

待她读完,韦主任清了清嗓子,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

“大家静一静,我说个事儿。”

“计平榛同志因为一些原因,暂时无法回来工作。”

“从现在开始,由和师傅暂代班长之职,每月补贴二元五角。”

“纪师傅将带领聂效法、卢支国、娄晓娥三位同志,共同负责食堂的炒菜工作。”

韦主任的话音刚落,食堂里顿时议论纷纷。

和师傅闻言,站直了身子,代表大家表态:

“韦主任放心,我们一定保证中午饭菜的质量,让工友们吃得饱、吃得好。”

娄晓娥心中疑惑丛生,计平榛一向守时,今天怎么没来?

难道她听到的传言都是真的?

她正欲开口询问,韦主任却先一步解释了:

“娄晓娥同志,计平榛同志被公安局带走了。”

“但李增防的死与他无关,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不要太担心。”

娄晓娥一听,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韦主任见状,连忙安慰了几句,又嘱咐白小妹多关照她。

韦主任离开后,白小妹和几个女工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劝娄晓娥:

“韦主任都说了,没啥大问题,你就别太担心了。”

“是啊,计平榛平时对我们挺好的,肯定不会有事的。”

然而,人群中总免不了有些风言风语。

有人嘀咕道:“计平榛处事不公,活该被抓。”

“他啊,就是装模作样,其实根本没好好干活儿。”

“哼,他就是个兵痞子,这下被派出所抓起来了吧!”

娄晓娥听得心里难受。

她想为计平榛辩解,却发现那些话像锋利的刀片,一句句割在她的心上。

她看向和师傅,希望他能出面说几句公道话。

谁知和师傅却是个老好人,不愿得罪人,只是推三阻四地说:

“我只是个代班长,大家说几句牢骚话,别太在意。”

“咱们还是做好中午饭最重要。”

这时,又有人提到了学徒工的事情:

“计平榛凭什么只给聂效法、卢支国和荀连成三人改成学徒工?”

“我们哪个不是认真干活?他根本就不讲公平!”

这话一出,战火直接烧到了他弟子荀连成身上,原本和稀泥的和师傅也坐不住了。

他解释道:“按轧钢厂的规定,计平榛最多只能报上去三个名额。”

“大家若想争取名额,至少得等到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