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让大明开辟新航路!

徐妙云虽是不懂又双叒叕是什么意思,但看着朱棣的表情,大概也能明白。

当下整张脸便是红透,仿佛就要滴血,不敢直视朱棣的眼睛,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正当屋内气氛旖旎之际,院外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殿下,沈仪我给您带到了。”

话音落下,在院内回荡,徐妙云娇羞的推开朱棣,跑入屋内。

朱棣看着惊慌失措的徐妙云,心下微微一叹,看着来者,虽说沈仪是自己唤来的,可脸上仍旧是不自觉的浮现出一抹愠怒。

“参见王爷,臣给您将沈仪带到了,这就先告退了。”鲁胜欠身一礼,而后退出门外。

他知晓自家王爷肯定不会叫人唠嗑,必然是有要事想谈,既然是要事,那自己这种小卒子还是别听的好。

最后回望了一眼府内,心中也不由得惊诧起来,自己先前根据王爷所说,竟然真的在江南阁找到了沈仪。

王爷真神了。

不过在来时的路上,鲁胜仍旧在心中腹诽着,一个苏州首富,住最普通的客栈,真是低调……

鲁胜摇摇头,不再想这些,快步离开。

他不知道的是,苏州首富是沈仪的自谦,若非是这个名头太过家喻户晓,恐怕更多的人会称他为江南首富。

很可能更进一步……大明首富。

不过别人或许敢这么称呼沈仪,但他是断然不敢答应的。

大明的首富,只能是皇帝,如果真有人的财富能大过皇帝,那么他的财富也就不会属于他自己。

到时候,他那几万亩桑田,几千架织机,真的是只能为宫里开了。

“不知王爷找沈某何事?”沈仪站在朱棣身前,恭恭敬敬的侯着。

朱棣则是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知沈公子是否知晓粮食产量?”

沈仪眼角浮现出一丝疑惑,开口道:

“自然是知道的,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宋时曾言苏湖熟,天下足。沈某在苏州多年,也算略有耳闻。

说起来沈某家里还有账本,里面记载很多朝代的粮食产量,若是王爷想看,沈某叫人送来便是。。”

朱棣眉毛一挑,继续问道:

“想不到沈公子还对这些这么了解,不过账册什么就不用了,这些数字国子监也有。”

一般史学家认为铁犁耕牛出现后的战国到东汉末年粮食产量都差不多,大概最高亩产小米近三百斤,西北偏惨一点,大约六七十斤。

在大唐盛世时,水稻的产量平均是三百多斤,宋朝四百多斤,明朝将近六百斤,这已经是很极限的数字了。

毕竟明朝没有神农,也没有杂交水稻。

朱棣眼神微眯,引入高产作物迫在眉睫。

先前朱棣虽然已经否决了引入高产粮食能拯救国家危亡,救民于水火,但朱棣有着另一个打算。

军粮!

打仗需要军粮军饷,可这军粮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至少要比百姓吃的好上数倍。

士兵是需要训练的,而训练就会增大粮食的损耗。

在大明,养一名士兵,一年需要三十两白银,相当于一户五口之家一年半的花费。

譬如:关宁军区十五万人,崇祯年间,每年需要四百八十万两白银花费。

整个长城防线,一共有五十万大军,每年的军费是多少呢?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骑兵、火枪军只会更贵。

所以什么小说电视中动不动就有几十万铁骑,如果其背景是真实的古代,那是断然不可能的。

当然,削减军费也行,只要你不怕打败仗,只要你不怕兵变,就可以虐待士兵,给他们杂粮,甚至不给他们吃的。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大批边军出身的士兵造反,各自称王,比如李自成、张献忠。

所以纵观整个明末,能打的有很大一批成员都是边军出身……

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此次郭桓案抄家所得粮食折合白银不过一千二百万两,甚至比不上军费的窟窿。

且不谈红薯、玉米、土豆的高产,就说其口感和蕴藏的能量也比百姓手中的粮食,甚至比之军粮都要好上几分。

而有了一支能吃饱的军队,那就可以训练,训练后的精兵,对上杂兵,甚至民兵才能真正做到以一当十。

将士兵的状态,受训练程度,装备的优良,后勤的支撑等结合起来。

就会发现历史上大多数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原因其实都有迹可循,并没有什么天选之人,也并没有气运之子。

无非是菜就多练。

而练兵,必然要花费大量的粮食。

想到这里,朱棣也是一阵头疼。

大明可没有烟民填补军费开支,所以寻找高产作物势在必行。

当今正处于十四世纪尾页,新航路还未开辟,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根本运不过来。

可若这般困难就能难住朱棣,那未免也太小瞧穿越者了,正在他回来的路上,他便是早已想好策略:

让大明开辟新航路!

寇可往,我亦可往!

一念至此,朱棣笑着开口:

“沈公子的远洋船队最远到达过哪里?”

为何会问这个?

沈仪脸上浮现一抹疑惑,虽不解,但仍是恭敬的开口:“最远应该是抵达暹罗国。”

“可曾想过到达更远处?”

沈仪摇了摇头:“沈某的私船是绝无可能横跨大洋的,沿岸航行已是不易。”

闻言朱棣点了点头,确实是有这个困难,既要保证船只足够大,又要保证船上有足够的补给,还要有精良的装备保证能打得过当地土著,着实不易。

“若是有着一队大规模的舰队,其上有着几万人的军队,又大量配备火器,大炮,那岂不是真能领先!”

朱棣想着,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

“郑和宝船!”

对啊,郑和!郑和你在哪,郑和你好香!

朱棣兴奋的思索着这个人,很快便得出了结论:

郑和他才九岁!

朱棣嘴角抽了抽,郑和生于洪武四年,现在才九岁,且不谈找不找得到这人,就算是自己想让他下西洋……

“若是有大型战船,又有火器军备,你手下的人能否远渡重洋?”朱棣看着沈仪说道。

沈仪闻言眼睛亮了起来,他虽没有出海过,但手下人的传信他自然是看了。

而今朱棣这番消息,无疑是令人振奋。

“当然可以。”

朱棣点了点头,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向着沈仪伸出了手。

“这是?”

沈仪略有不解,我这又没跪着,殿下伸手拉我干嘛?

朱棣清了清嗓子开口:

“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