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讨论

娜扎她们小组根据人员和掌握的素材,一共提出两类影片拍摄内容。

一是青春类,就地取材,凸显青年追梦历程。

二是现实类,化用显示事件,传递人生哲理。

其中,青春类题材,小组成员学习先前看过的音乐剧、电影、电视等素材。

根据了解到其他人的事迹,结合自身经历,简短写了个小故事。

主要内容就是一个偏远地区的学子,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最终考取心仪的学校,踏上逐梦历程。

主人公背景设定为偏远山区的学生,在上高中时意外被老师发现音乐天赋。

主人公的嗓音天赋极好,并且气息很稳。

因此,老师在发现主人公的天赋后,主张送其到培训班进修。

学校院长和主人公家里人反对,

主人公力排众议,听从老师安排,独自一人踏上漫漫求学路。

借助自身天赋和不懈努力,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心仪学校录取,正式开始音乐之路。

“大家觉得这个点子怎么样?”

小组长听完对方讲述自己写的小故事后,觉得很不错,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一个男生出言质疑。

“我认为主人公背景设定有问题,如果真是偏远山区并且家庭条件极差,老师绝对不会鼓励主人公学音乐。”

“为什么不会?老师从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想让主人公帮忙实现音乐梦想,这难道不合理吗?”

“你这个动机可以理解,但现实是就算主人公天赋异禀,也不可能短短三年就从数以万计的报考者中脱颖而出。”

两人争执不下,男生转而寻求场外协助。

“别的我不清楚,音乐这个,真不是纯靠天赋就能行的。你不信可以问问吴韬学长他们,他们见多识广,肯定知道。”

“是这样吗?吴韬学长。”

小组长看向吴韬,眼神中透露着希望吴韬支持自己的看法。

在吴韬看来,这个故事逻辑他有点不明确。

先不说主人公能不能从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单说背景这块。

主人公是偏远山区的学子,家徒四壁,常常为省钱不吃早饭。

并且家里还有一个弟弟。

这种家庭条件下,就算有老师资助,追寻音乐的梦想也是遥不可及。

除非真的遇到贵人,能够把一切费用都报销。

“我想问一下,你这个主人公有设定性别之类的吗?”

“我这个剧本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吴韬学长,难道你认为偏远山区的女孩不配追寻梦想吗?”

“不,追寻梦想与家庭背景无关。

不过我还是想提一嘴,真正在山里的女孩,能不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都是个问题,你觉得这个设定没问题吗?”

“我觉得一点问题没有,我就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的户口所在地现在还是贫困县。”

刚才跟小组长争执的男生不留情面地说出真相。

“拉倒吧,你只是户口在老家,从小受教育都是在魔都。“

“那怎么了?这不妨碍我为山里的孩子发声。”

“发声也不是编织一个虚幻的梦境。”

“咱们就是完成个作业,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娜扎打断了她们的争执。

“不,我认为作业就是我们登上荧幕前的排练场景,应当认真对待。”

“咱们如果没人脉,能够锻炼自己演技的机会就是在课堂作业的完成上。”

“娜扎说的对,再说,这次作业老师说要计入期末成绩,咱们还是好好对待吧。”

理不辨不明,看到其他人跟自己一样,认为要认真对待这次作业,那个男生心中窃喜。

不过很快,通过娜扎的眼神暗示,那个男生意识到现在的正事是什么。

主动求和。

“组长,我刚才情绪有点激动,咱们以和为贵。”

“没事。正常学术讨论,大家都不会放在心上。”

小组长顺坡下驴,把众人的注意力引导课堂作业上。

“吴韬学长,既然你认为我们的故事设定有问题,那你有什么想法?”

“你们不是还有另外一个题材的剧本,不妨拿出来看看。”

刚才跟小组长争执的男生拿出自己写的故事梗概。

他的故事主题是拐卖。

参考当初的梅姨拐卖案、2011.12.29、2012.4.19特大拐卖儿童案和5.18特大跨国拐卖妇女案等真实案件。

塑造一个家庭寻找丢失的孩子,在寻找路上遇到具有相同经历的人报团取暖,组建寻亲网站。

历经数十年追寻,终于找到人贩子的线索。

在官方协助下,终于将人贩子绳之以法,自己的孩子终于回家。

听完故事梗概,同组的一个成员讲起自己身边的案例。

“我们村上以前有个阿姨就是被拐过去当童养媳,后来家里人找到了,把她带回去。”

“不过我们村上那个人一直拿孩子要挟她,让她寄钱,也是真缺德。”

讲故事梗概的男生连连点头。

“我老家以前是从国外找媳妇,不过她们有些跑路,有些就留在国内了。”

“想来可能也是因为孩子才留在这里。毕竟语言都不通,她们也不适应咱们的生活习惯。”

“那咱们就定这个本子?”

小组长听完两个故事,觉得拍摄第二个故事更有意义。

虽然是作业,但总要拍点东西出来。

相比于追梦,拐卖这个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体现他们的创作理念。

并且涉及的人物比较多,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跟其他组合作,一起完成拍摄。

组里的人没有多少反对意见,觉得拍摄拐卖这个题材挺好。

取得一致意见后,小组长不忘吴韬他们。

既然他们都参与讨论了,拍摄影片的时候也不能闲着。

帮忙的人越多越好,因此小组长询问他们的意见。

“吴韬学长,你们觉得怎么样?”

“想法不错,就看你剧本能不能整出来。”

“学长放心,如果不行我就找你们指导。”

吴韬三人同意意见后,决定参与此次拍摄。

“那我们没啥意见,看需要我们整什么?”

“谢谢学长,那我们就不个你们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