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距离中国加入WTO已经过去整整一年的时间了,市场进一步开放,影视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机遇与挑战中,中国面临着的不只是影视工业经济形态的巨大冲击,在文化领域,也在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巨大冲击。

文化帝国主义是现代帝国主义发展进程的一部分,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消费和支配,而非传统的武力征服,来造成第三世界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

而张思明要做的就是反向输出,将锋芒直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全面输出中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把中方的思想和实践视为具有普遍性的唯一标准,垄断其霸权主义。

此路,任重而道远。

12月18日,BJ迎来了一场大范围降雪。

宿舍里,四人正在吃着火锅,欣赏着窗外的雪景。

“罗进,这几天看你都魂不守舍的,出什么事了?”

“没事儿,就是遇到点不顺心的事,过两天就好了。”

张思明看了罗进一眼,也没有揭穿,这哥们自从见了王惊花以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问他原因也不说,就憋在心里。不过张思明也大概猜到了,肯定是没有被王惊花相中,受打击了。

王佳看着漫天飘雪,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也不知道这场雪会不会和去年一样一连下好几天,起初我们都没有在意,直到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全城交通大瘫痪。”

“瑞雪兆丰年,这是好兆头,不要想那么多。”

这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头,在破除了千禧年种种迷思之后,每个人都心事重重,但又满怀希望。

此时的马芸在杭州正是很开心的时候,因为今年不仅实现了收支平衡,到年底更是实现了全年盈利。

还有正在北大资源楼办公的李彦鸿,处于绝佳的观雪地点,抿着咖啡,与中关村隔遥遥相望。

作家刘镇云还在费尽心思地为冯小冈写着新剧本——《手机》。

不过今年冬天最火爆的导演不是冯小冈,而是张亦谋。

因为在明天,《英雄》将正式在院线上映。

作为中国第一部大电影,大投资,大导演,大明星,大宣传,甚至是大争议、大票房的影片,可谓是全球瞩目。

“思明,我们明天一起去看《英雄》吧?”

“带我一个,这种大制作,不容错过。”

到了第二天深夜,雪还在下,踩着厚厚的积雪,四人向着首都影院行去。

原本以为在这样飘着大雪的深夜里观众不会很多,所以才特意挑了这个点,结果没想到依旧是人满为患。

其实主要还是《英雄》宣发做得好,观众的期待值被拉的很高,所以难以压抑心中的好奇,都想先睹为快,所以就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提前买好票的四人进入观影大厅,发现就只剩并排的四个座位了,随着他们四人的落座,上座率达到了100%。

随着灯光暗下来,影片开始播放,嘈杂之声一瞬间全部消失,一个个聚精会神在观看,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的画面。

《英雄》说白了,其实就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审美,为了能够冲击国际市场或是奥斯卡大奖,才设计了这种与国内市场大相径庭的风格。

老美最喜欢看的就是这种所谓的“暴力美学”,而《英雄》剧情简单、追求画面的唯美与武打的写意,追求场面的宏大,画面的精美,善用拥有国际市场号召力的明星大牌……其实这些套路都是好莱坞市场善用的套路。

其实也不难理解,现在正值千禧年之初,国内的电影市场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就不得不去迎合外国人的口味。而美国的国力此时正值巅峰,所以很多东西我们都需要去看他们的脸色。

只能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在这个环境下,张亦谋的选择是对的。

整部影片有多部打斗的场景,其中最令人推崇的莫过于李联杰和甄子单的“棋亭大战”。

天下为公,停战止戈。

影片的最后,秦王一统天下。

灯光亮起,很多人还坐在位置上,一脸的意犹未尽。

有记者凑上前采访,得到的回答过于两极分化。

其中一个男生这样说道:“《英雄》的视觉效果真的很棒!极其有震撼力!那场秦军万箭射楼的戏太牛了!画面紧凑得让我都喘不过气来!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箭戏!”

其中一个女生说道:“《英雄》的故事性太弱,人物太单薄。如果我一个人在家看DVD,肯定会睡着。”

随着时间的发酵,《英雄》两极分化愈发严重,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都给出了一个声音:“影片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整部影片缺少内在的价值观,充斥着艺术灵魂的空洞。”

由于张艺谋选择的故事和叙述故事的方式,以及刺客们最终放弃刺秦的结尾,都导致观众和评论界的反弹,很多评论都指向形式大于内容,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英雄》在海外的受欢迎和高利润的回报。

老外懂什么内容,他们哪里了解秦始皇,看的只是惊心动魄的打斗镜头,能让他们感到刺激,那便是好电影。

同时期,能和《英雄》一较高下的,也就只有《无间道》了,毕竟这部号称“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

“我什么时候也能出演这种大制作的电影就好了?”

朱亚纹和罗进入到了幻想与憧憬之中。

不止是他们,但凡是从影院出来的艺校学生,应该都是一样的想法。

雪下的再大,都冷却不了他们熊熊燃烧的希冀。

转眼间来到一月,张思明又去找王尽松请了个假,然后便赶往机场和李易翔一同乘坐飞机飞往柏林。

接机的是李扬,手里还拿着两根大香肠。

“来,趁热,快尝尝看,这是这里的特色。”

“谢谢导演。”

两人也不客气,接过咬了一口,嘴里爆汁。

“哇!好吃啊!”

看到张思明和李易翔均露出享受的表情,李扬笑道:“你们吃的是图灵根香肠,里面加了墨角兰香料,自然好吃。”

在德国生活和工作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李扬,自然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要远胜于二人,侃侃而谈,为二人讲解着风土人情。

李易翔没太在意,倒是张思明听的认真,万一以后还来,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思明,《英雄》你看了没有?”

“看了,不过听说他们剧组是包机过来的,果然财大气粗。”

“可不嘛,我们就是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哪里比得上人家。”

李扬有些酸,但也没太放在心上,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硬碰硬,粉身碎骨的只会是他们。

“其实我倒是觉得,按照以往柏林电影节那些评委的喜好来看,恐怕《英雄》会与金熊奖失之交臂。”

“哦?说说你的看法。”

李扬惊咦一声,他没想到张思明一个学生,竟然对电影节了解如此透彻,倒是有些小觑了。

张思明也没藏着掖着,说道:“三大电影节虽然初衷不同,但是他们都不看重高关注度、高知名度、高票房,个性和创新是他们的口味。”

“这话倒是不错。”

李扬点点头,表示认同。

“真要说的话,在这一点上,奥斯卡电影节就不同了,比较看重商业和政治因素,《英雄》获奖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看不出来,你这小家伙懂得倒是不少,相较于其他那些学生,我觉得你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越是相处下去,李扬越是觉得张思明根本不像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无论是为人处世亦或者对于影视行业的见解,眼光都非常独特与超前,在同龄人里,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2月6日,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80余部各类影片参加,其中22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

李扬也寻觅到了几个有意向的买家,不过并没有急于抛售,而是待价而沽,万一能拿到奖,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作为全场瞩目的武侠巨制《英雄》,最后只拿了一个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这个旨在奖励电影创新的奖项,与先前张亦谋预期相距甚大,全程黑脸。

李扬拿到的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的奖项含金量就相对来说高多了,而且是以导演和编剧双重身份。这个奖可是15年来一直空缺着,因为评委觉得期间没有电影能够配得上。算是为华语电影赢回一局。

至于金熊奖,是一部叫《尘世之间》的片子,张思明没听说过,也就没有过多关注。

站在领奖台发言的时候,李扬特意对着张思明和李易翔遥举了一下奖杯,代表着团队的荣誉。而且在讲话内容中多次提及张思明的名字,而这一幕被记者给记录了下来。

张思明心里清楚,这是李扬故意而为之,就是在为自己造势,让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透明进入大众视线,大放异彩。

回酒店的路上,张思明多次欲表达感激之情,但都被李扬给阻止了,声称道:“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我看好你的未来,所以能帮你一把,对我来说也是结一个善缘,未来你要是火了,可别忘了我这个小导演就行了。”

“李导您哪里话,凭借着这部《盲井》,您的事业定会掀起新一波浪潮,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嘴上虽然如此说着,但张思明心里清楚,这部电影墙内开花墙外香,没有申请拍摄许可证,回去就要被禁拍电影三年,对于李扬来说无异于是当头一棒。

当然,张思明也不会现在说出口扫兴,就装作不知道。

至于片子能卖多少钱,张思明不关心,他又没有投资,无论多少,进的都不是他的口袋。

“我估计要再过几日才能回去,你们就先回去吧,有好消息我再通知你们。”

李扬的打算是如果片子卖的不错的话,就再补个红包给张思明和李易翔,至于其他人,未到场,不享受同等荣誉。

“思明,我就不与你同路了,我要飞去石家庄,还有一部戏要拍,否则说什么也要和你共饮一杯。”

“翔哥,你说的应该是《征服》吧?”

“嗯?你知道?”

“有所耳闻,我觉得有大火之势。待到播出,绝对能成为今年全国电视剧最大的一匹黑马。”

“那就借你吉言了。”

虽然不知道张思明的自信来源于哪里,但是毕竟他也有参演,这种吉祥话,他听了自然也是高兴,毕竟剧火了,才能捎带着他这样的配角火起来。

回到学校,一路人不少人对自己打招呼,询问一番后才知道,他上北京日报了,消息从大洋彼岸飘了过来,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原本是打算回宿舍放好东西后再去办公室找王尽松的,结果好巧不巧,正好在途径食堂的时候碰到。

“王老师,好巧啊。”

“不巧,我在等你。”

“……”

这个对白听上去怎么有些熟悉?

哪部电视剧来着?

“老师,您稍等一下,我去把东西放回宿舍就跟您去办公室。”

“不用那么麻烦,既然碰到了,就直接和你说了,这次你在柏林的表现不错,都上报纸了,校领导指派我给你一个口头嘉奖,让你继续努力,起到新生表率的作用。”

“呃……老师,就没有一点什么实质性的奖励吗?”

王尽松想了想,点点头:“有。”

张思明闻言脸色一喜,忙问道:“什么?”

“知道新一年的艺考要开始了吗?”

“知道啊,怎么了?”

张思明突然间有种不祥的预感。

“去维持一下秩序,露露脸,让那些小朋友们瞻仰一下你这个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露脸的师哥,何其风光!”

“呃……老师,我刚刚没听清,您刚刚问我的是什么问题?”

王尽松闻言,白了张思明一眼,不过还是重复了一遍:“知道新一年的艺考要开始了吗?”

“不知道。”

“???”

王尽松都懵了,好像感觉哪里不对?

“老师,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哦……哦,去吧。”

强忍着笑意跑离,在到了宿舍门口时,张思明整个人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一般,他听到了一个久违的声音,奶声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