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赵海梅等主编
- 1257字
- 2024-06-14 17:56:01
二、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之课程思政内涵
(一)思政元素
金元时期医家成无己首次依据《黄帝内经》之君臣佐使理论解析《伤寒论》仲景经方的组方原理,编著了首部方论著作《伤寒明理药方论》,有方有理,使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使方剂最核心的组方原则理论得到创新性发展。
(二)思政素材
亚圣无己,客死他乡,心怀故国,著作还乡——成无己及其著作的故事
成无己,生于北宋,卒于金朝,山东聊摄(阳谷县)人,家世儒医,才识明敏,对经典医籍研究颇深,精通伤寒学,钻研数十载,医术精湛。当时北宋理学文化盛行,对中医学术风气产生了很大影响,成无己也受北宋二程(程颢、程颐)理学“格物致知”精神思想的启发,穷究医理,解经析理。他一边坚持行医救人,一边刻苦钻研,探求医理,注解《伤寒论》,撰写《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在析理解经方面可谓后世之楷模,但其著作当时未得刊行。
后来金兵攻陷宋朝,聊摄沦陷为金国领地。因其医术高超而金国无名医,成无己便被劫持到金国首都临潢(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他背井离乡,饱受屈辱,仍然坚守医道,直至90岁高龄还热心地给外族民众治病,心系患者,其医者仁心跨越民族。其著作也从不离身,历经几十年,终于编成《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药方论》一卷。成无己从源头上解读经典,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发挥,追本溯源,反映出其穷究本源与格物致知的过程。《注解伤寒论》还是首部全面精湛注释《伤寒论》的创新之作。《药方论》虽仅仅分析了20首《伤寒论》医方,但在成无己的影响下,后世相继出现了李中梓、柯琴等一批对解析方剂理论做出巨大贡献的医学家,使方剂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然而,著作虽然已编写完成,成无己却遭到金朝告诫:不经朝廷批准不可外传。并且,金朝极力阻止其著作传回宋朝。他只能朝夕呵护,视若生命。成无己虽身陷囹圄,被金朝劫持行医,无人身自由,却仍然充满故国情思,至死不将其三部著作进献金朝发行,导致其著作的流传刊行历经曲折磨难。
宋朝儒生王鼎去往临潢,见90岁高龄的成无己仍然能为人治病,对其十分敬重,请求为他刊行其著作,但成无己担心金朝责难,不敢外传,之后不久客死他乡。他的著作手稿也随之散落,金朝高度重视其手稿价值,多方追查。手稿辗转相传,为邢台某人所得,其为完成成无己之重托保藏书籍手稿,颠沛流离。一年多后此人终于被释放回归中原,便将手稿送到王鼎手中,此时距离王鼎第一次见到《注解伤寒论》手稿已经17年之久。然而,王鼎无力刊行,又担心为他人谋利所用,推延至12年后,克服种种困难,募资雕刻,终于实现了成无己的遗愿——在宋朝故土雕版刊行,造福故国乡民。
(三)思政主题
1.为医广施仁术,跨越民族;为民不忘乡情,心怀故土。
2.穷究医理,艰苦探索,锲而不舍,解读经典。
(四)思政分析
成无己一生曲折坎坷,其著作以“经”释“论”,独具特色,颇多发挥,首开解析方剂理论的先河,其著作手稿的保存和刊行又遭遇重重艰难险阻。医学先辈在国家危难、背井离乡、饱受屈辱的境遇下,坚守医道、精求医理,持之以恒;在医德方面心系患者,跨越民族;在个人价值观上又不忘故国,心系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