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为了张仕科的“终身大事”,陈浩干起“媒婆”,他让张仕科开着猛士拉着去凌山头村,在村委办公室与凌旭川商谈凌旭娇与张仕科的相亲的事情。

陈浩问凌旭川:“凌书记,俗话说‘长兄如父’,你看我们张仕科不仅孝道,而且长相帅气,他与令妹在工地上配合得不错,你能否成全他们?”

凌旭川说:“我不干涉婚姻自由,只要他们‘对上眼’就行,旭娇也老大不小了,现在出嫁都行。”

陈浩高兴地问凌旭川:“你们这里彩礼是多少?”

凌旭川说:“彩礼在法律上不提倡,但也不禁止。有没有与多寡无所谓,重要的是‘合得来’,只要小妹同意我没有二话。”

陈浩说:“按农村风俗彩礼还是应该有的,我做主彩礼8888,外加一辆电动车和三金。”

凌旭川说:“行,在我们村是头一份。”

张仕科与凌旭娇订婚时,张仕科给了凌旭娇万元彩礼,同时还给了两套新衣服、智能手机和红包六百元,当地俗称“打发钱”。

订婚后,凌旭娇来到养殖场工作,在办公室负责统计与收发工作。

阿兰很喜欢勤快的凌旭娇,让她抽出时间去驾校学习驾驶,当凌旭娇取得驾驶证以后,驿站分了一辆宝骏730车送给张仕科。作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一款七座家用车,以完全乘用化的定位服务于家庭用户,开创七座家用车新蓝海。具有空间实用、安全度高、舒适惬意、配置丰富的产品特点。

杨珊看见张仕科分到了730车,非常羡慕,对张仕举说:“你以后要好好工作,做出成绩来。”

张仕举说:“大哥有陈总‘罩着’,我们不能攀比,我现在是公路站长,略逊于大哥。”

“陈总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你好好干,他是不会亏待你的。”杨珊说。

“知道了。”张仕举说。

一场大雨过后,碧空如洗,温度适宜,陈浩来到种植基地的苗木花卉繁育基地。

基地的路面部分为新做,路基能满足设计要求,不足部分用连砂石回填至路面结构层。苗木花卉繁育基地以土地集中流转的形式建设,规划建设面积100亩,投资500万元。

苗木基地示范推广月季、四季玫瑰、桂花等扩繁、盆景培育,石楠、冬青、金叶榆等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帮扶带动周边111户贫困户发展设施农业,探索长武农业发展新模式,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有效途径。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社会提供石楠、冬青、金叶榆等绿化苗木十万株,月季、四季玫瑰、桂花等花卉幼苗及盆景等三十万株,平均每亩产值四五万元,可推动设施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对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项目建成后辐射带动农户百户发展苗木种植,直接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百人(次)。通过土地流转110亩、务工、入股分红和发展产业等途径,可保底贫困户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

张家坳村紧紧围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发展目标,举全村之力建设美丽、舒适、干净、整洁的新牛王。在全镇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先后建成党建、法治、孝道等五大主题广场;建成全县第二家高规格、高标准村史馆,全面开馆;硬化村庄道路650米,绿化亮化村址广场及主干道路万多平方米,修筑排水渠及修复道沿7000米。顺利实现了村内绿化亮化无死角,保洁美化全覆盖。

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以打造扮靓“张家坳”为目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卫生全天候维护保洁,做到了时时抓、天天新、日日净,美丽、宜居、干净、整洁的新牛王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结合张家坳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县、镇、驿站三级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先后实施十二项惠民建设项目,彻底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

张家坳村示范园总体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分别是:绿色优质双矮苹果示范区、黑萨牧业肉羊繁育养殖区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处理区。园区规划总面积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两千亩,辐射带动区8000亩。

园区通过“公司+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利用产业资金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先后与张家坳、王山头与凌山头三个村461户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贫困户已累计分红127万元。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良种羊羔、实行产品保护价回收,支持和帮助贫困户养殖肉羊。目前,已带动发展养殖户60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三是开展技术培训,优先雇用贫困劳动力在园区务工50余人,人均年工资收入在8000元以上。

成立了张家坳村改善人居环境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一次环境卫生大检查、大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卫生员进行发放爱心卡奖励,实行了卫生员动态管理,建立了村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体系。

引导群众科学种植苹果、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木,加大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力度,安置卫生员与生态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多个,带领贫困户入股龙头企业,把绿色优势转化为增收致富的发展优势,增加“口袋”收入。让文化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有效激活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内生动力。主要以圣女果、水果萝卜、芦笋、水果玉米、葡萄等名优果蔬种植和花卉苗木繁育及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为主,是一个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规划布局为“一心两园四带”,目前已建成以蔬果种植为主拱形大棚百个;以花卉繁育为主的玻璃温棚两个;建设樱花观光园多处;格桑花观光区一个;洋姜、芦笋种植区各一处;发展林下养鸡一处,饲养芦花鸡1300只;并已建成防虫保温、降温、灌溉排水等配套设备和设施。

驿站还将投资千万元建设水库观景小屋、自驾游露营基地、木栈道观光长廊,先周农耕文化互动体验园等综合项目,形成集设施农业、果品采摘、园林与果树苗木、水生蔬菜、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成村级活动场所1处,解决了村级办公无场所问题;完成改厕43户,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联系县电视台为全村安装了村村通,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施了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建设村幸福院500平方米、卫生室30平方米、公共厕所各1处。

合作社采用“党支部+驿站+合作社+农户+N”的发展模式,村党支部书记为合作社法人代表,村集体以土地和项目资金为方式入股,村民以产业资金和其他资金为方式入股,参与收益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日光温室钢构蔬菜大棚采用镀锌钢骨架结构支撑双层保温膜防寒,棚内设施齐全,配备了自动调温、喷淋等先进设施。该蔬菜基地种植草莓、瓜果、水果西红柿等时令瓜果蔬菜。

通过不懈努力,该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围绕优规划、强基础、建长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为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突出群众参与、常态长效,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

园区将继续以建设为重点,分区建设,产业互补,资源充分利用,全力推动项目进展,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建设美丽山兴村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通过开展“十扶励志·勤劳最美”活动,评选出了十星级文明户10户,文明家庭10户,实现了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觉干的良好风尚,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普遍形成。

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张家坳村两委和爱心驿站从“一顿热乎饭”入手,在村内打造了“孝善食堂”,立足在乡村引领孝善文化,解决老人就餐难问题,让“孝善治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以业为魂、以人为本;以净为底、以美为形;凝心聚力、激发活力;下足“绣花”功夫,多积尺寸之功;努力为全面建成富裕、人文、美丽新长武而努力奋斗!

张仕科与凌旭娇举行婚礼,陈浩被尊为上宾,由张万青与彭玉雷以及老书记彭德刚等“村贤”们陪着吃酒。

张万青说:“咱们村五年了才又举行了一次婚礼,这次婚礼是空前的隆重。”

彭玉雷说:“以后咱们村会‘囍事连连’,张仕举、云飞、彭家岩、张万发等人都领了结婚证,等他们的房子装修完就会举行婚礼的。”

彭德刚说:“这一切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离不开‘爱心驿站’的帮扶,更离不开村民们在致富路上的辛勤付出,我们能够走出贫困,这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要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云锦红说:“爱心驿站的‘大爱无边、大善无界’,咱们村如果再抓不住机遇一飞冲天,那么以后这样的机会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能够等到,故此我们不能错过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我们要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让这个小山村远近闻名。”

张万青说:“陈总给我们设计的规划蓝图就要变为现实了,我们要‘众志成城’,需要全体村民们撸起裙子加油干,能不能早日达到‘美丽·幸福·宜居’的新农村标准,答案在我们自己的努不努力之中。”

陈浩说:“这需要‘干部带头、群众加油’,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的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愁所忧;党员干部带头,凝聚解决问题合力;干部真干快干,切实解决群众诉求。”

几个人喝着喜酒,畅想着未来,不觉新人前来敬酒,彭德刚说:“这第一杯应该先敬陈总。”

“对,先敬陈总。”众人说。

陈浩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祝你们白头偕老,幸福永久。”

“谢谢陈总!”张仕科与凌旭娇说。

参加完婚礼后,陈浩与李凤霞回驿站,车上阿兰问陈浩:“陈总,咱们什么时候去凌山头?”

陈浩说:“明天我们就搬过去。”

李凤霞说:“凌山头村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约有2400人,是牛山镇人口最多,村辖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其北接王山头村,东面牛家岭村,西与宋家村一道山梁相隔。”

阿兰又问陈浩:“陈总,当时为什么不把学校建在凌山头那边?”

陈浩说:“虽然凌山头村里人口多,但是那边山高谷深,地理条件不适合建设学校。”

李凤霞说:“安全方面很难保证,故此不能够在路南建设学校。”

“明白了。”阿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