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吃完早饭的人陆陆续续聚集在银杏树下,他们热情地与陈浩打招呼,高龙上学的时候给陈浩带来烙饼与摊鸡蛋,陈浩抚摸着高龙的头,看着他脚上旧凉鞋,心酸地吃着烙饼。

“陈叔早!”凌颖慧抱着一堆作业说。

“早!”陈浩说。

破犁铁的“钟”声音响起,孩子们安静地坐在树下上课,一下共计23名学生,其中该有4人赤着脚上课,这些孩子们的膝盖就是他们的课桌。

陈浩噙着泪对凌颖慧说:“凌老师,我要这些孩子们的详细体检数据。”

“陈叔,你要这些干什么?”凌颖慧问陈浩。

陈浩说:“有用,半个小时以后给我。”

“行,陈叔。”凌颖慧答道。

“高龙,让你妈把昨天帮她做饭的阿姨找来,快!”陈浩对高龙说。

高龙看了看老师,凌颖慧说:“去吧。”

孩子们的体检表做好,王彩娥与罗小芳赶来,陈浩对凌大虎、凌小柱、石忠伟、王彩娥、罗小芳与袁宗英说:“上车,你们跟我去城里。”

“是。”众人答道。

福特房车驶入大道后,陈浩对袁宗英说:“你给王彩娥5000元钱,让她与罗小芳按照体检表给村里上学的孩子们买衣服、鞋子和书包。”

“是,陈工。”袁宗英答道。

陈浩对王彩娥说:“给孩子们要最好的,不要心疼钱,钱不够再向袁会计要。”

“叔公,这些钱够了。”王彩娥说。

“你们谁有驾照?”陈浩问车里的人。

凌大虎说:“陈叔,我和石忠伟有,我的是大车证,他的是农用车证。”

“那就好,一会我们去买车和工具。”陈浩说。

时代广场是县城最大的服装鞋帽市场,王彩娥与罗小芳在广场西门下车,陈浩对二人说:“你们买完东西在这里等着,回去的时候我们来接你们。”

“好的,叔公。”王彩娥答道。

“凌大虎,你来开车,我们先去4S店。”陈浩说。

“是。”凌大虎答道。

众人来到县城最大的4S店,旗舰店的女经理古秀冬看见有人开着“地球漫游者”来买车,亲自出来接待。当她看见袁宗英从车上下来,顿时高兴地问:“宗英,你们要买什么样的车?”

袁宗英看了看陈浩说:“秀冬,我们要一辆SUV,一辆轻卡,轻卡要挂农用牌,两辆车必须今天能够挂上牌。”

古秀冬说:“可以,选好车后两个小时就能够挂上牌。”

陈浩与袁宗英看好丰田RAV车,外观方面,前脸采用了大尺寸的进气格栅,格栅内部使用两根粗壮的黑色饰条进行填充,两侧分体式设计的灯组下方为前雾灯,灯组提供了日间行车灯、自适应远近光、自动大灯、大灯高度调节等功能。配合方熏黑处理的饰板,视觉效果看起来很粗犷。

尺寸方面,长宽高为4600×1855×1680mm,轴距为2690mm。车内配备了12.3英寸液晶仪表盘和10.5英寸触控液晶屏,内置oyota Connect智能互联系统,提供了GPS导航系统、蓝牙/车载电话、手机互联映射、车联网、OTA升级和语音识别控制系统等功能。中控下方设计保留了大量的实体按键及旋钮。

配置方面,提供有预碰撞系统、360°全景影像、车道保持辅助、盲点监测、后交通警示、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车道居中、胎压显示、L2驾驶辅助,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胎压显示等配置。

“就这辆吧,我们全款,你开单去。”袁宗英对古秀冬说。

古秀冬说:“老同学,不着急,你们选好轻卡我一块开单。”

“大虎,你去选。”陈浩对凌大虎说。

凌大虎答道:“是,陈工。”

很快,陈浩等人离开汽车城,凌大虎开着丰田去时代广场接王彩娥与弟媳,石忠伟开着福田欧马轻卡去机电城。

路过银行的时候,陈浩从特别窗口取出100万元现金,留下10万元后把剩下的交给袁宗英,这是她出娘胎以来见过最多的钱,袁宗英抱着钱箱激动不已,整个人不住地颤抖。

混凝土搅拌机吊上车后,石忠伟拉着发电机与电工器材回村,得信的凌兆磊与石光荣早已在村口摆好鞭炮,他们看见车来,忙命人燃放鞭炮。

陈浩下车以后,看见废墟已经清理出来大片空地,点点头对凌兆磊说:“我们明天就挖基。”

凌兆磊说:“陈工,我们一切听您的。”

磨盘寨内大规模的建设开始,陈浩对凌兆磊说:“石寨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破坏,应该加大传统建筑保护力度,推进石头房子等古建筑修缮工程,留住历史记忆,依托红色底蕴发展乡村旅游,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凌兆磊说:“有许多房子30多年的都塌了,都是残垣断壁。我们心情是相当的着急,也是相当的自责,自己的家变成这样,所以我与石光荣去乡里争取危房补助资金。”

陈浩说:“既然乡里有困难,那么我们‘一不等二不靠’,自己动手修缮,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咱们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好。”

“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凌兆磊说。

“村里原始布局凌乱,我画了一个‘草图’,你们村两委先审阅,如果村民们没有异议,那么我们就专心修缮这些老房子,该拆除的进行拆除,该保留的加固保留。”陈浩说。

“这需要大批资金。”凌兆磊说。

“你们先跟所有的村民沟通,沟通好了我垫资修房。”陈浩说。

“行。”凌兆磊答道。

三个月以后,千余人居住的磨盘寨,经过“轻介入”修缮后容光焕发,一派宏伟景象令村民们眼前一亮,筑台保护的古银杏树生机勃勃,这个古老的石寨也充满了活力。

望着已经竣工的小学校和村委会办公室,凌兆磊激动地热泪盈眶。

陈浩站在寨门楼看着下山的路,对凌兆磊说:“凌书记,危房改造结束,是时候修路祝桥了。”

凌兆磊说:“旧路改造的改造方法有翻修重建、表面处理、加层改造。

翻修重建需要彻底拆除原有路面,重新铺设新的路面层,这种方法适用于道路基础良好,只需翻新路面层的情况。表面处理是对原有路面进行打磨、清洗、洒水等表面处理,以修复路面病害,提高路面使用寿命,适用于路面状况较好的旧路。加层改造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新路面,以提高道路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适用于道路基础较好,只需增加路面层的情况。”

陈浩说:“这些方法咱们都不适应,只能铺设新路与在溪沟上建设大桥,如果全民齐动员,那么春节前能够完工。”

“村里需要做什么?”凌兆磊问陈浩。

陈浩说:“一要得到村民们的支持;二要临时征用部分土地,作为施工场地;三要得到乡里的帮助联系商混;四要东面的的土路要拓宽;五要西南角的石塘要收回。”

凌兆磊说:“这些事情没问题,石塘是凌小虎家承包的,村里收回不难;建桥要占用王彩娥家大片耕地,王彩娥是识大体的人,我把家里东岭的好地给他们一块种,保证不会亏了他们;10里外就有个商混站,站长是石光荣的战友,联系商混的工作交给他。”

“很好!”陈浩点头说。

陈浩指着地里的巨石说,“凌书记,如果把那块大石头移走,那么修路就方便多了。”

凌兆磊说:“陈工,移不了,看似是一块大石头,其实是牙山的山尖,表凸出的高度虽低,但地表以下逐渐扩展庞大,和冰山一角很相似。

民国期间,有些人认为牙山不是山,是块石头,派人到现场挖掘,但很久也挖不到底,就认为是一座山了。建国以后,又有人前往牙山挖掘,也是没挖到底,证明这就是座山,只是大部分山体埋在土地之下。于是市文化局制定了对牙山的三项保护措施:一是不准对牙山进行深挖;二是不准在静山附近搞建设;三是防止个别人砸山取石。”

陈浩说:“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那咱们向南修新路,把弯道取直,不再绕行,这样大路就能够直通山下乡镇公路。”

“您是总指挥,听您的。”凌兆磊说。

溪沟的土地流转以后,陈浩带领磨盘村的村民们建溪沟大桥,他设计的跨越溪沟的大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跨径为12+18+27+27+27+18+12米,桥净宽为9米,设计荷载为汽-15挂-80。

工程紧任务重,陈浩吃住在车里,王彩娥把陈浩的饮食照顾得无微不至,看守工地的凌小虎也让妻子用心地照顾陈浩,使陈浩有精力做更多的事情。

大桥的桥墩浇筑完成,两侧引桥的桥台也支模完成,工人们开始连续浇筑桥台,同时也浇筑护坡工程的混凝土。经过三天三夜连续的浇筑,两侧引桥的混凝土工程一并完成。

陈浩看着天际厚厚的乌云说:“感谢苍天有眼,基础工程已经结束,现在要下雨就下雨吧!”

风起云涌,天空飘起大雨,王彩娥问陈浩:“叔公,桥台桥墩怕不怕雨淋?”

陈浩说:“一般来说,混凝土施工完6小时后就不怕下雨了,现在混凝土已经浇筑完成两天,已经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安全地面对自然降雨,无需过度担心雨淋会对混凝土造成损害。实际上雨淋对于混凝土来说甚至有一定的好处,因为雨水的湿润有助于混凝土的养护,使其更加结实。”

“什么时候能够吊装桥板?”王彩娥又问陈浩。

陈浩说:“混凝土桥墩浇筑完成后,至少需要等待4个星期充分的养护和固化,才能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包括吊装桥梁上部结构。这是为了确保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从而支持上部结构的重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压力。

这个过程涉及到混凝土的固化时间和强度增长,是桥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在桥墩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之前,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是不安全的,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等待时间,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下雨了,您可以歇息一下了,我做两个菜给您喝酒。”王彩娥说。

“好,谢谢!”陈浩说。

凌小虎打着雨伞来到指挥部,他把羊排交给王彩娥说:“嫂子,给陈叔补补。”

王彩娥接过羊排说:“好,我马上给你们做。”

秋雨绵绵,如诗如画,它抚平了夏日的炎热,预示着冬天的临近。那细细的雨丝,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少女,不经意间悄悄地潜入了人心,使人们在清凉与沉静中悠然神往。微风拂过,雨丝轻舞,带来阵阵凉意,让人感受到秋意渐浓,让整个世界焕发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息,如同细丝,轻柔而深沉地滋养着大地,使得万物更加丰盈饱满。

秋雨淅沥淅沥地从空中飘下,没有暴雨那么猛烈;缠缠绵绵,洗礼着整个山野,把炎夏残余的气息一扫而光。清凉的秋风夹杂着秋雨迎面而来,让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它给世间万物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中。

秋雨来时汹汹,去时绵绵,一场凶猛的雨,从急骤来临,却不会突然敛去,只会转为连绵,淅淅沥沥的飘洒够了,才依依的离去,带着暑的闷热,也带着青山绿水。

这场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两天两夜,一番洗清秋后,使路基沉降了不少。

大桥合龙后,工人们忙着扎钢筋准备浇筑桥面与栏杆。

“陈工,天凉了还能不能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凌兆磊问陈浩。

陈浩说:“施工气温不低于10℃就能够施工,但是混合料出厂温度要适当提高,控制在160度以上。运输车辆要严密覆盖,摊铺温度不低于120~150度。可以确保沥青混合料在适当温度下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黏着性,实现均匀的铺设和压实,保证施工质量和路面的耐久性。”

“陈叔,咱们的路面需要多少时间铺完沥青混凝土?”凌大虎问陈浩。

陈浩说:“通常来说,1000米的沥青路面铺设需要一两天时间来完成。

时间的长短还取决于各种因素,咱们的铺路时间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如铺设的路况、天气、施工人员数量、机器设备、施工程序等。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优化施工方案、加强人员培训等方法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

“铺完沥青多久才能过车?”凌大虎又问陈浩。

陈浩说:“当沥青铺完后,一般需要2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基本凝固。这样,汽车行驶时就不会将沥青粘到车身上,也不会对刚铺好的沥青路面造成损坏。如果使用的是冷沥青混合料铺的路面,只要充分压实后就可以立即通小型车辆,如果是大型车辆就要24小时左右。”

磨盘村公路通车典礼隆重举行,现场红旗挥舞、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鞭炮动地,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一派节日气氛。

凌兆磊高兴地对前来的领导说:“在嘉禾集团的鼎力支持下,筹资1000多万元,扶持我们村修建了万米长的标准柏油路,大大缩短了与外界联系的路程,实现了全村几代人通车的梦想,为早日奔向小康奠定了基础。”

乡党官员李志生主持通车典礼,县委副书记刘晓对公路竣工通车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希望磨盘村以公路通车为新的起点,把村里的经济发展得更好,致富的路子迈得更宽。剪彩仪式后,刘晓一行在李志生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乘陈浩的福特房车绕村一周,现场感受了公路通车的便捷,并对工程质量表示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