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旧账

晚饭后的宋治武忽然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混乱。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目光无焦点地盯着墙上的挂钟,思绪却飘到了远方。

难道是自己记错了么?

还是说原本是因为儿子儿媳的死,导致老爷子不再相信这些“迷信”的说法?

又或者这其实是自己重生时间混乱引发的蝴蝶效应?

如果这是蝴蝶效应,那还会不会影响更远的事物?

闪电侠救了一次母亲,直接导致世界毁灭。

我呢?

……

想什么呢,我配么?

宋治武摇了摇头,试图甩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他深吸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感觉有些疲惫。

最近这段时间,他总是陷入这种奇怪的思考中,仿佛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之间,记忆交错,让他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发生过的,哪些又只是他的想象。

“大儿子,怎么看你没啥劲头?”

就在这时,收拾好回老家要带的东西的宋建国回到了客厅。他一眼就看到自己大儿子坐在沙发上愣神,眉头微蹙,似乎在为什么事情烦恼。

“怎么?和小沐闹矛盾了?”他猜测道,毕竟小孩子之间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没有,爸。”宋治武摇了摇头,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就是这几天看书看得有点累。”

“嗨,看你这两天愁的,还以为啥大事呢。”宋建国松了口气,坐在儿子旁边,“往那边窜窜。小孩儿屁股不大,挺能占位置的。”

宋治武往旁边挪了个位置。本来刚才客厅没人,他也就随便坐在了中间,现在就被挑理了。他心里暗自笑笑,在这个时空里,自己在父亲眼中还是那个需要教导的“小孩”。

“看书看累了就歇歇,正好过两天回你爷爷那,好好玩几天。”宋建国低头在茶几底下挑着茶叶。

宋治武点点头,顺着父亲的话说道:“好。那我就带点别的书,专业书就不带了。”

听见儿子的回应,宋建国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别人家都是不让孩子看课外书,咱们家可倒好,我得拦着你看专业书。”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对儿子说“去厨房把烧的水拿过来,我沏点普洱咱俩喝。”

宋治武应声起身,朝厨房走去。宋建国望着儿子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担忧。他一边切着茶饼,心里却在嘀咕,“这小子没说实话。”

作为一个父亲,宋建国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

从6岁上学开始,宋治武就格外懂事,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就从来没让家里操过心。

小时候,他总是自己去书摊或者书店看书,后来被人家老板嫌弃了,他就把书买回来回家看。

宋建国还记得,有一次他下班回家,看到小小的治武抱着一本厚厚的科学类书籍,小脸儿上满是专注,那画面至今想起来还让他觉得既骄傲又心疼。

可是现在,他还是第一次从儿子嘴里听说看书看不进去了这回事。

如果不是学习方面的问题,那就应该是生活方面了。

宋建国不禁开始思考,这臭小子究竟在愁什么呢?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宋治武端着热水壶回来了。

“爸,热水来了,小心烫。下次别装这么满啊。我装完暖瓶还剩这么多呢。”

宋治武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热水倒进凉水壶里。

“行,爸下次注意。”宋建国接过凉水壶。

“对了,等会你把你要换的衣服装好,你过年的新衣服你妈已经给准备好了。”宋建国把洗茶的水倒进茶盘。

宋治武点了点头,心里笑笑。他也是想起明明现在条件不错了,也不会特意赶着重大节日去买新衣服了,但是父母还是会在新年的时候,给他单独准备一整套、由内到外一身的新衣服。

宋建国继续说道:“还有你看看你小学的旧书旧笔记还有没有了,搬家的时候好像也没挑,都一起包上了。你小妹儿今年上小学了,你要是不看了就带回去。”

“成,都有,我之前收拾好了,都在书柜下面的柜子里呢,等会我找出来就行。不过我小学跳了一大半,我的书也不全,只有前面几年级的。”宋治武回答道,心里却在想,这些书在“上一世”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还保存着。

“有就行,给你小妹打个基础。”宋建国给儿子倒了一杯茶水“来,喝吧。”

宋治武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香醇厚,让他微微放松了一些。

“唉,一晃儿也挺快,你小妹儿也开始上学了。”宋建国感叹道,目光中带着些许怀念。

“唉,总感觉昨天还在我小叔的婚礼上蹭吃蹭喝呢。”宋治武附和道,脑海中浮现出小叔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宋建国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表情。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道:“说到婚礼,总感觉挺对不起你妈的。也就你妈现在不在家,我不怕她听见。”

“啊?”宋治武有些惊讶,却又忽然似乎想起了什么,“哦……”

宋建国看着儿子变化的表情,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你小子怎么什么都知道?”

“我看过你们结婚的时候的照片啊。”宋治武解释道,心里却在想,其实他知道的远比照片上看到的要多得多。

“这还能给你翻着的?”宋建国有些意外。但继续说了下去,“当时家里条件太差了,我俩又都刚毕业,也没啥钱,就才在家里摆了两桌。现在想想都寒酸,也就你妈心大,从来不翻旧账。”

宋建国说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愧疚。

‘其实她心一点也不大……她最爱翻旧账了……’宋治武在心里默默地想着,却没有说出口。

……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宋治武陷入了沉思。

其实也挺神奇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宋治武记忆中父母吵架从来都是就事论事,两个人吵架最严重的一次,还是因为父亲那边亲戚不愿意给老人出钱装修房子的事情,让母亲很不满。

虽然当时宋建国和韩文燕的生意已经有了起色,是有能力独自承担老人从平房转到住宅楼之后的装修问题的。

但是韩文燕觉得,事情并不能这么做。韩家的家风一直都是老人的事,一定是子女一起去做的。这样,在以后的某一天,才不会后悔。

而在宋建国看来,他有能力承担这些,就没有必要让生活条件比他差的兄弟姊妹去分担。

“如果我有能力扛住,那就我来扛,无论是我们家,还是你们家。”

他是这么说的,后来也是这么做的。

在韩家兄弟姊妹没有精力和条件照顾独身的老母亲的时候,他把老太太接到了家里。

这一照顾,就是十二年。直到宋治武考上大学,老人觉得看不到大外孙实在没什么意思,才到了老家。

……

宋治武摇了摇头,试图将思绪拉回现实。

每次回忆那些还没发生的“过去”的事情的时候,他总是会控制不住思绪,仿佛置身于两个时空之间,既熟悉又陌生。

……

在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才真正开始跟宋治武翻起“旧账”,讲述起她眼中,宋家兄弟是怎么欺负宋建国的。

“其实,你爷爷奶奶才偏心呢。”

“你大爷是老大,结婚的时候得有面子;你小叔是老幺,最受疼爱,所以婚礼办得也大。”

“就你爸,排在中间,也不需要面子,也不受宠。”

“最后我俩结婚的时候就在家里摆了两桌,还有好几道菜是你爸自己炒的!就是欺负他老实!”

“还有那次给你爷爷装修房子,想把暖气片换成地暖,那哥俩就怕自己要多掏钱,就说不用。这年头,还有几个新房子不装地暖装暖气片的啊!啊?”

“你爸那个傻实在还说要自己掏钱给你爷爷换,我能不生气么?”

直到这个时候,宋治武才知道当年这两口子差点闹离婚的吵架是因为什么。

……

“爸?”宋治武回过神,看着还在品茶的父亲,心中有个点子。“要不过两年,你们赶个结婚周年的时候,补办一个婚礼?”

宋建国闻言,差点被茶水呛到。他放下茶杯,有些哭笑不得地说:“像话么?那玩意哪有补办的?”

“你俩结婚我都不在,多遗憾啊。就当弥补我的遗憾了,爸!”宋治武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宋建国看着儿子真诚的眼神,心里一暖。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去劝你妈,她要是同意再说……”

宋治武听出了父亲话中的松动,心里暗自高兴。他知道,虽然父亲嘴上说着不在意这些,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给母亲一个更好的婚礼。

只是,母亲呢?她不是说去和楼下王姨聊会儿天么?怎么去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