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想方设法与楚国谍卫联系,就说本王与他们有要事相商,请赏脸一聚!”杨昊想了一想,说道。
自己需要动手,可他却不能以蜀王的名义。
那样的话,自己就是万古不变的贼了。
朝廷想什么时候收拾自己,就收拾自己。
但楚国出手性质就不一样了。
自己还是一个本分且遵纪守法的藩王。
而朝廷也找不到攻击的理由。
他知晓自己的实力是一回事?
可能不能削藩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必须得照顾其他的藩王。
在其他藩王眼中,蜀王顽劣,不堪大用。
而蜀地贫瘠,百姓野蛮,于朝廷无害也。
可就是这般无用无罪无过之人,陛下攻之,这让诸位藩王如何看待呢?
难道弱小即是原罪吗?
所以,周皇必须得重新审度与自己的关系。
自己也将立于不败之地。
甚至!
自己到时也反可哭诉。
至于楚皇,他必会同意。
蜀地与楚国是盟友关系。
他还需依赖蜀地的武器。
如今与越国战事胶着,若蜀地有变,便无法保证武器的供给。
那时,好不容易占据的优势,又将前功尽弃。
越国以一弹丸之地,为何能够鲸吞楚东大部分地区。
其根本原因,乃是楚国贵族支持。
为何会这般呢?
如今大争之世,列国伐交,各国纷纷变法。
尤以秦国为范,重用公孙鞅两次变法,致使秦国富强。
从边陲一国跻身强国之列,收复关东之地。
致使大周龟缩临川关而不前。
此等变法效果,哪位君主不羡呢?
也正因如此,各国纷纷推动变法,富国强兵。
而楚国,重用武琦变法,改革国家。
可他的措施却极大的损害了贵族的势力。
诸位贵族不敢正面与楚皇为敌。
于是便扶持越国,以越国攻打楚国。
不但可拖延变法时间,,也让楚皇瞧瞧,他们贵族的怒火。
借此谈判,欲逼楚皇停止变法。
楚皇当然不肯!
若真从了他们,恐怕皇权将会一落千丈。
所以!
楚皇一直在咬牙坚持着。
如今蜀王装备破了局,他自然不愿放过这个机会。
更何况,从国家利益而言,秦国攻陷蜀地,那楚西的大部分土地都将直露在秦国兵锋之中。
秦军若想,甚至便可乘船直达陈都。
这对楚国极其不利。
而大周的算盘,也很好理解。
那便是将楚国拉下水来。
以往秦国猛攻临川关,就单单是大周在承受压力。
列国都是在作壁上观。
即便如今大周疲弱,列国都毫无分担之心。
反而因利乘便,分割大周。
周皇怎能甘心?
若秦国盘踞蜀地,那南楚需与大周结盟以抗敌。
可这怎么能行!
相比于蜀王,楚国更不愿意自己的邻居乃是秦皇。
所以,不管从何种方面考虑,南楚必然而然介入此场战争。
自己虽要出力,可还需充当受害者的角色。
这样,才不会引起舆论。
“是!”董宪答道。
董宪正欲退下之际,侍卫这时恭敬地走了进来,禀告道:
“回禀殿下,门外有一人,自称为影卫指挥使廖浩,特来求见殿下!”
杨昊闻言,不由得瞳孔一缩!
影卫指挥使?
杨昊对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
在蜀地两年以来,他策划了多起刺杀本王的计划。
同时!
自己在调集暗鸦针对他之时,又能保存影卫有生力量。
甚至有几次暗鸦部署了天罗地网,他都能在眼皮子底下溜掉。
足以证明此人之能力。
他为什么要在此时求见自己。
岂不知,如今自己正在搜捕他们吗?
还是说,自己不知如今蜀地之情况是由他们在背后推动呢?
杨昊皱了皱眉头,而后继续说道:
“让此人进来吧!”
他竟敢以身犯险,必有缘由。
侍卫听闻此话,缓缓地退了下去。
而后杨昊对着董宪说道:
“着王府侍卫做好准备,待本王一声令下,便捉拿此人!”
“是!”董宪旋即下去安排。
廖浩走了进来,对着杨昊恭敬说道:
“秦国影卫指挥使廖浩,特来求见蜀王殿下!”
杨昊此时坐在主位上,看向台下道:
“廖大人孤身求见本王,所为何事?”
“阁下若不能说服本王,恐怕进此门容易,出此门难啊!”
廖浩自然也清楚,于是缓缓开口道:
“回禀殿下!本官前来,奉秦皇密令,助殿下一臂之力!”
“助我?”杨昊嗤笑一声,而后继续说道:
“影卫串联蜀地反叛势力,欲颠覆王权!”
“秦使出使汴京城,致使本王与大周有隙,这就是你所说的助蜀吗?”杨昊冷哼一声。
廖浩并未动容,而是恭敬一拜道:
“不这样,殿下怎会逼入死地,又怎会答应我皇之条件呢?”
“什么意思?”杨昊不由得反问道。
“我皇欲以大秦唯一异姓王为代价,而至此后,蜀王子嗣,将与国同休,历代秦皇不得违背,以此条件!招揽殿下归秦!”廖浩淡淡道。
这就是秦皇的诚意!
但他知晓蜀王不会同意。
因为蜀王欲谋天下,这样的人,怎会屈居人下?
“好大的手笔!”杨昊啧啧称奇道。
唯一异姓王?
现如今,你遭受重视只是因为你的价值罢了。
地方与中央永远都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至于与国同休,老朱家还有免死铁券!
只要想杀你,你就只能束手就擒。
更何况,归附秦国,那蜀地必然而然将直面楚国与大周的兵锋。
那时,自己将得不到任何的支持。
只能不断被消耗实力。
哪有像如今这般,左右逢源,积蓄实力呢?
杨昊未置可否,而是缓缓说道:
“所以廖大人与暗卫合作,阴结各地势力,乃是为了逼迫本王就范?”
“实乃不得已而为之,若蜀王答应我皇条件,我秦国影卫,可尽为内应,这些反贼,殿下可尽数诛灭也!”廖浩说道。
“若蜀王不答应,暗卫在此,即便殿下能够平叛,可此事之后,周皇又该如何对待殿下呢?”他继续反问道。
杨昊沉默下来。
“所以,还望殿下仔细审度我皇之条件,待殿下归附秦国,若两国相攻,我皇必仗义出手!”他继续说道。
杨昊沉思良久,而后抬起头来,“苦笑”一声道:
“现如今,本王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
他疲惫地挥了挥手,隐于暗处的侍卫尽皆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