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中,秦军入蜀的动作也传到了周皇耳朵里。
“好啊,好啊!”杨旦看着情报,道。
如今秦军与蜀王终于开战,自己也可松一口气。
毕竟这可是三十万大军,他不可能毫无防范。
此时与蜀军开战,他终可调集部分兵力北上。
因为蜀王与秦国,他无法抽调更多的军队。
而以晋王为首的几位藩王,也在暗中支持杨亥。
这才让那位废太子还能负隅顽抗。
“传朕令,调集两万平乱军即刻北上,支援赵磊将军!”杨旦道。
蜀王如今面对秦国,自保还来不及,自然不会发兵攻周。
他总不可能连自己的大本营都不要吧。
如今秦军攻蜀,那防范蜀军的周军便能抽调。
即便有三位藩王相助,有这两万官军在,平叛易如反掌。
而现如今反贼,只占据十余所城池苦苦支撑。
“是!”旁边的李公公迅速答道。
“陛下,如今秦军与蜀王相攻,此乃鹬蚌相争也,为我大周有利!”
“可陛下是否想过,蜀地何曾值得西秦三十万人相攻?”魏相出列相劝道。
按照秦国的说法,秦军折戬沉沙,占领蜀地,绞杀蜀王乃是一雪前耻。
可是值得吗?
为国者会这般不计代价?
如今的蜀地,就如同鸡肋一般。
想要攻占,就必须得花费极大代价,就算攻下,还必须防范周楚的联合。
更何况!
这还给周皇祛除了一个心头大患。
他们会这般好心吗?
“你们是说,他们的目的还是临川关,可如今临川关中,兵精粮足,占据天险,秦军如何来攻呢?”杨旦说道。
他不是没有防范。
在戚云返回汴京城后,自己立马便对临川关进行辎重补给。
而自代郡而下的沿路郡县,自己尽已交代好。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防范还不够,据沿线斥候禀告,秦军唯有十万进入蜀地,而剩余人数竟然还在修建栈道,陛下,微臣恐秦军有窥伺中原之机啊!”魏相禀告道。
这不是他杞人忧天。
而是他觉得只有这种可能性才能解释清楚秦军为何这样。
周皇听见这话,罕见地沉默了下来。
有这种可能吗?
他岂不知吗?
但现如今自己还有选择吗?
自朕登基以来,三年战乱,就已致使国力凋敝,民心消散。
而此时!
北境叛军在几位藩王帮助下,已经隐隐能获喘息之机。
南境蜀王蛰伏,西面秦国窥伺,境内反兵四起,境外列国环伺。
人力总有尽时。
即便是自己,面对此等境遇,也是回天乏术。
他身边有暗卫,会给自己刺探秦军的动向。
从各路线索来看,知道秦军会是进攻大周。
但现如今,除了这样做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攘外必先安内!
他不可能让北境逆贼得喘息之机,而后死灰复燃。
为此,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既然秦国不可敌,那就不用抵抗。
只需守住临川关和坚壁清野就行。
秦军攻占大周领土,那时,列国自会来救!
为什么大周需得独自一人抵挡秦国,而列国却可以置身事外?
为什么大周抵挡秦国后,而列国却可以宰割大周?
他就是要用此举,请列国入局。
此计虽然无赖,但却最好用。
因为中原之地,人杰地灵,人口众多,任何一国得之,如虎添翼。
那么统一天下的胜利天平,将会彻底倾斜。
这就是他的心中打算!
可此举,定然导致国土沦丧,将士枉死,若是朕有意为之,定然受天下人所耻笑。
毕竟,之前朕割让领土给列国以求和已致使民怨沸腾,如今切不可再行此事。
“爱卿多虑了,再说朕早已做好准备,秦军若来,必空手而归也!”杨旦微微一笑,道。
“陛下,秦军虎狼之心,得警惕之啊!”魏相继续道。
“好了!朕心中有数!”杨旦皱眉不悦:
“还请张相与魏相共同协助北境之事!”
魏相还想要继续劝诫,不过却被张相出言制止: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相助,以使将士无后顾之忧!”
杨旦点了点头,而后示意他俩退下。
待退出垂拱殿后,张相这才缓缓说道:
“魏相,为人臣者,当忠君也,既然陛下有令,我们只需遵守!”
“至于西秦,相信陛下自有决断!你僭越了!”
既然我们能想到,相信陛下也能想到。
他这么做,必有深意。
魏相听后,微微一叹道:
“这是在赌,我大周之国运,岂可儿戏......”
张相直接开打断他道:
“现如今,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
我大周早已不是先皇在时的大周。
我们已逐渐失去了棋手的资格。
他相信,待陛下扫除逆贼,定能使大周再次伟大。
魏相沉默片刻,嗫嚅着半天说不出任何话来。
这的确是与虎谋皮。
可不这样做,如今这个烂摊子,咱们还有能力收拾吗?
“是我着相了!”他叹息着说道。
“无妨,咱们还是完成陛下的指令吧!”他缓缓说道。
与此同时,晋王宫内!
“北金那边洽谈的如何了?”杨靖棠询问道。
自从他从蜀地回来后,便与三位藩王洽谈,合力共助废太子。
可藩王们各怀心思,难以成事。
“启禀殿下,北金说了,必须割让燕云十六州,一座不多,一座不少,方可同意出兵!”张元答道。
“同事,萧太后承诺,若殿下愿割此地,北金铁蹄将始终保护殿下!”他继续道。
闻听此言,杨靖棠脸色阴沉,一国之政权,竟需他国协助,简直奇耻大辱。
可是,仅凭自己一人,怎能夺取皇位?
“另外两位藩王怎么说?”他问道。
“殿下,如今胜负未知,他们不会这般轻易下注的!”张元劝道。
尽管他有十万军,可那又如何?
能敌得过朝廷吗?
正当他犹豫之际,内侍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禀告道:
“殿下,如今朝廷又增派了两万精锐,不日之后将会抵达太山县!”
闻听此言,张元连忙诉说道:
“殿下,时不我待啊!”
若废太子平定,他们必然将矛头指向我们。
那时再起事,难啊。
“通知北金,他的条件,本王允了,还请上国尽快派兵!”晋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