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匈奴之谋 秦赵相峙!

子祤看着手中的纸卷,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话,但却已经将当前形势说了个大概。

在前些日子数万匈奴大举进犯,但却被北疆守军逼退,可在吃了个小败之后他们非但没有离开,反而后退一些距离,在不远处安营扎寨,布置意欲何为。

“地图拿来。”

话音落下,当即便见一名士兵将舆图取来,前者仔细打量了一番,诉后便将目光放到了大秦西北之处。

“此处乃是陇西,也是匈奴大军所进攻的地方,只是异族向来擅长游走劫掠,这次为何要多做停留呢?”

一旁的影闻言道:“或许这只是先锋部队,他们试探一番之后发现不敌,便想要等援军到来之后再发动强攻?”

“有可能。”

子祤微微点头,但心中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随后接着问道:“陇西如今有多少驻军?”

“北境驻军约有着十多万,其中上郡最多,有五万。陇西与北地二郡各领三万左右。”

影认真回道,这些基础情报都是他们必须了解的。

这般安排自然没什么不妥,毕竟上郡不仅离匈奴更近还与赵国相邻,所要面临的风险更高一些。

这五万人中有一般都要驻扎在秦赵交界之处,以免敌国突然侵袭。

根据传来的信息,这次匈奴大军不少于五万,单凭陇西守军想要守住关隘并不容易,能够将之逼退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可若是后续还有援军,那么情况就会变得很糟糕,说不准北境就会失守。

而咸阳那边想要调动兵马还需要不少时间,如此情况之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北地的人马调过来暂时应急。

一念及此,子祤神色一动:“是不错的主意,可若是如此,北地的守卫就空了啊。”

闻言,影也明白了他的顾虑。当即开口道:“那君上,您的意思是,匈奴很可能是在调虎离山?”

“不排除这个可能……”

子祤淡淡回了一句,但目光依旧在地图上紧紧盯着,不禁的又是一皱眉:“不对。”

他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问题,若对方真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谋夺北地的话,似乎有些太拙劣了一些。

与匈奴一贯狡诈的风格不甚相符。

毕竟北方可有着一条长城啊,且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着烽火台示警,一旦真的发现敌军,陇西与上郡很快就会有所反应。

到时候两面夹击,不说打入中原了,自身恐怕都免不了损兵折将。

自己能想到的,匈奴也可以想到,在与秦赵交锋多年后,那些莽撞的蛮夷也学会动脑子了,绝对不能小瞧。

思量一番之后,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上郡的版图内,脑海中思绪非转,当即抬手指了指:“这才是匈奴的目标。”

“可上郡的兵马是最多的啊,匈奴为何要选择此处呢?”

影闻言问道。

子祤解释道:“上郡兵马看似不少,可实际上能用的却十分有限。而且西边的北地郡兵马被抽空,东面的赵国又是敌对势力。

若是在这个时候,匈奴大军压境,就会直接沦为孤城,短时间内根本就不会有援军。”

听到这话,周围众人亦是微微一惊,没想到这其中还隐藏着这么多阴谋,匈奴果然是长脑子了。

如果大规模敌军来袭,单凭上郡兵力恐怕真的很难守住,更何况东面还有个赵国虎视眈眈。

赵,乃诸侯国重的七大雄主之一。也是东方六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

国都几经变迁,两百多年前,赵简子定都晋阳,又过数十年,赵襄子迁都邢,之后赵献侯从耿再次迁往中牟。

一百六十年前,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

一百四十年前,赵敬侯迁都邯郸,从此邯郸就成为了赵国的国都。赵国在邢地建檀台,修信宫,邢地成了赵国的别都,称信都。

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武灵王,直至如今的赵偃。

春秋时期晋国赵氏逐渐强大,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赵烈侯赵籍正式位列诸侯,建立赵国。

其中,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奠定了赵国版图。

而这些人中最出色的,自然当属赵武灵王,赵雍。

赵国君主赵雍在邯郸正式称王,即赵武灵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赵王。

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

沿阴山修筑赵长城,之后更是灭掉中山国。疆土领域达到极盛,囊括了九原、晋阳、沙丘,以及阴山以南的部分。

赵国地处四战之地,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

至于当今赵王,亦是嬴姓,赵氏,其名为偃,是赵孝成王之子,晋阳人。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位,是为赵悼襄王。

只不过相比较赵武灵王的变法革新重用将才,这位赵王却堪称完美的反面教材。

当时,赵国将领廉颇担任代理相国之职,率军攻打并夺取魏国的繁阳。

赵王偃派武襄君乐乘取代廉颇,廉颇因此愤怒,攻击乐乘,致使乐乘离职逃走,而廉颇则逃奔到了魏国都城大梁。

这么一位镇国大将,就硬生生的被他给逼走了,让郭开为首的奸佞势力更加猖狂,也为赵国之后的衰亡埋下伏笔。

之后,赵偃行大备之礼欲与魏国修好,想要打通平邑、中牟的道路,但最终也没能成功。

虽然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其一手导致而成。

如今,赵国北部由名将李牧镇守,在防备匈奴的同时也时刻寻找着瓦解大秦的机会,毕竟两国之间可是有着血仇的。

若此时上郡遭受猛攻,恐怕赵国不会放弃落井下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