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时光,时光匆匆走过,高三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天,班级里挂上了高考倒计时牌,班主任严厉训话,强调这将是改变命运的一年,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张晓枫坐在自己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崭新的课本边缘。她的目光落在教室前方那块崭新的倒计时牌上,鲜红的数字刺得她眼睛发疼。她将视线移回面前的笔记本上,那里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假期预习时整理的笔记,这些笔记是吴凝整理的,然后复印了一份给她。
“同学们!”班主任李老师四十出头,一头利落的短发,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她拍着讲台上的一摞试卷继续说道:“从这学期开始,意味着什么,我想不需要我多说”。
张晓枫感到胃部一阵紧缩。她悄悄环顾四周,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绷紧了脸,连平日里最活泼的几个男生也难得地安静下来。
“高考是你们人生的分水岭。“李老师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而我们只有不到一百零五天的时间了,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决定着你们的未来。懈怠?放松?绝不容许”。
吴凝坐在教室的后排,手里转着笔。他一直看着张晓枫的背影,与周围紧张兮兮的同学不同,他看起来轻松自在,甚至有点心不在焉。
“吴凝!“李老师突然点名,“你觉得我刚才说的不对?“
笔“啪“地掉在桌上,吴凝条件反射般站起来,挠了挠头:“没、没有,老师说得对。“
“那你重复一遍我最后说了什么”。
教室里一片寂静。吴凝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偷偷瞥向四周寻求帮助,却只收到同学们同情的目光。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细微的声音传来:“从今天起,每天早读提前半小时,晚自习延长到十点'“。
吴凝如获大赦,赶紧重复:“从今天起,每天早读提前半小时,晚自习延长到十点。“
李老师的目光如探照灯般扫向声音来源,因为那个声音来自吴倩,全班最优秀的学生,李老师顿了一下,没有发火,继续说道:“坐下,大家记住,这学期每天早读提前半小时,晚自习延长到十点”。
张晓枫明显松了一口气,她挺担心吴凝答不出来,刚刚那个细微的声音她也听见了。
“好了,现在重新排座位。“李老师拿出一张名单,“按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同桌,以此类推。优生带动后进生,这是学校的决定”。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叹。吴凝心里倒挺开心,上学期期末他和张晓枫的成绩都处于中位,按这个原则,他们就算不同桌,也该是同一排。
“吴倩,陶勇第一组”。
“杨建国,黄佳佳第二组”。
“万丽,刘翔,第三组”。
……
“黄华,李盼第十五组”。
“吴凝,宋菲第十六组”。
“张晓枫,陈萱仪第十七组”。
……
接下来,就是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排位重新组合坐位。
吴凝和张晓枫是隔壁桌,吴凝选择了右边的座位,张晓枫选择了左边的座位,两个人的座位就只隔了一个过道。
第一节课是数学。老师一上来就发了一套模拟卷。“四十五分钟,现在开始计时。“
吴凝盯着试卷,那些数字和符号很熟悉,试卷很难,但他提前预习过了,这是他父亲在家给他买到的模拟题,题库很类似,他偷偷瞄向张晓枫的卷子,发现她已经做到第三大题了,速度很快。
“别看我”张晓枫头也不抬,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他知道吴凝在看他,“你整理的笔记很好啊,都用得上”。
吴凝笑了笑,赶紧埋头答试卷,交卷时,他看到张晓枫的卷子也密密麻麻写满了工整的解题过程,点了点头。
下课铃响起,吴凝和张晓枫心照不宣的对笑了一下。
黄华如释重负地伸了个懒腰。“终于结束了!喂,吴凝,我看见你的卷子都答满了,我都有几个题不会”。
“我假期在家一直都有复习”吴凝说道,黄华成绩一直排名在他前面,黄华都不会,说明这个假期自己的努力还是有用的。
张晓枫看着黄华说道:“我也复习了”。
下午是体育课,吴凝又在篮球场上大放异彩。他灵活地穿梭在对手之间,一个漂亮的三步上篮赢得满场喝彩。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吴凝!太帅了!“几个女生在场边欢呼。
吴凝笑着挥手,目光却不自觉地搜寻着什么。在操场边缘的树荫下,他看到了张晓枫独自一人坐在长椅上看书的身影,与热闹的球场形成鲜明对比。
篮球结束后,吴凝买了一瓶冰镇矿泉水,走向张晓枫。“给,天太热了。“
张晓枫抬起头,眼睛闪过一丝惊讶。她犹豫了一下,接过水:“谢谢。“
“又在看笔记?“吴凝在她旁边坐下,探头问道。
“嗯,我基础比你差,你整理的笔记,我要好好的看完,不懂的你教我好吗?”张晓枫说道。
“嗯”吴凝说道:“假期,我爸还请老师来家里给我补课了,假期我这么用功,就是想开学时候能够帮助到你”。
“谢谢你,吴凝,做你女朋友真好,我们以后考同一所大学,然后,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张晓枫说道。
晚上十点,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同学们疲惫地收拾书包,教室里充满了哈欠声。吴凝发现张晓枫还在埋头做题,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你不走吗?已经十点了。“吴凝问。
张晓枫摇摇头:“我再做一会儿。“
“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回家不安全。我等你吧。“
“好啊”张晓枫说道,“对不起,吴凝,我比较笨,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看懂你的笔记”。
“我也笨啊,我俩都要努力,我们的成绩都是努力了就有可能上大学,不努力,就一定考不上大学,我们能怎么办呢?”吴凝说完,也把自己的试题拿出来做。
黄华和李盼本来已经走到教室门口,又折了回来。
李盼说:“张晓枫,这学期,你好拼啊”。
张晓枫说:“不拼能怎么办?我们四个人,我基础最差,我可不想我们四个人,就我一个人考不上大学”。
李盼说:“黄华,要么,你先走吧,我也还有一个题没解完”。
“算了,我也一起学吧,我也没什么把握考大学”。
于是,四个人又学习到了十点半,才一起走出教室。
第二天清晨,吴凝特意提前半小时到教室。教室里只有零星几个同学,张晓枫已经坐在位置上,正在背英语单词。
“早啊!“吴凝元气满满地打招呼,从书包里掏出一个肉饼,“你吃早餐了吗?幸亏我多买了一个”。
张晓枫笑着说道:“我买了面包,我也买了两个,我怕万一你没买到早餐”。
张晓枫接过吴凝的肉饼,吴凝也接过张晓枫的面包,吴凝说道:“明天我们约到食堂吃早餐吧,不知怎么,我就猜到你今天不会在食堂吃早餐,要提前过来上早自习”。
“因为,我想跟上你的脚步,我的成绩没你好”张晓枫说道。
早读开始前,李老师走进教室:“通知一件事。下个月学校要举办一场艺术展览,主题是'青春与梦想'。每个班至少要提交三件作品,形式不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
吴凝注意到张晓枫的身体突然僵直了,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单词本。
“你想参加吗?“吴凝小声问。
张晓枫摇摇头,声音几不可闻:“不行...没时间...“
但吴凝分明看到她眼中闪过的一丝渴望。
课间操时,吴凝借口肚子疼溜回了教室。他走到教室后面张晓枫的抽屉,犹豫了一下,轻轻拉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张晓枫的复习资料,以及一个黑色的素描本。
吴凝他小心翼翼地拿出素描本,翻开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校园的速写,角度独特,线条流畅。再往后翻,有教室的角落、操场的落日、甚至同学们的侧脸素描。每一幅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情感。
最后一页是一幅未完成的画,画的是一个打篮球的男生背影,球衣号码清晰可见——正是吴凝的号码。
吴凝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些都是上学期张晓枫画的,他喜欢音乐和打篮球,张晓枫喜欢画画和写散文,张晓枫是有能力参加“青春与梦想”活动的。吴凝赶紧把素描本放回原处,刚转身就撞上了站在门口的张晓枫。
张晓枫冲过来,一把抓起素描本塞进抽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不参加,我没有时间,这些会花掉我很多时间,我不努力,我一定考不上大学”。
“张晓枫,对不起,我也不够优秀,我不敢拍着胸口说,你参加吧,我帮你补课”吴凝说道。
“所以,在这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别无选择”张晓枫坚定又无奈的说道。
张晓枫看着吴凝,她知道自己来自二十年后的灵魂,知道大学时候她因为差了几分,并没有和吴凝在同一个学校,所以,她才拼命的努力,想要追上那几分,然后和吴凝上同一所大学。
张晓枫想,这一个时空,努力的做到极致,那么就再也没有二十年后的遗憾,也不会在二十年后出现一个抑郁症的女孩。
甚至,会不会因为时空改变,自己的亲人也不会因为身患重病离世,那么,既然是这样,自己为什么不为了改变命运而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