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 心理学领域的代表人物1弗洛伊德

概述:对“无意识”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分析学先驱

从催眠术开始的研究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精神分析学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出生于奥地利的精神病医师弗洛伊德始终将存在于人类心灵(精神[2])深处的“无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当时的哲学家和神经学家认为,在人的内心之中存在着无意识领域,但由于这一论题过于深奥费解,以至于长期以来并未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当时的许多医生会使用催眠术对患者进行精神治疗,弗洛伊德就此对催眠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此为契机,成为科学探索“无意识”的先锋。

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理结构的看法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拓比理论[3]),而无意识是最为基础的层面。无意识虽然位于最底层,却包含着意识和前意识,且人们的思考、记忆、冲动等都是从无意识出发,逐渐上升至意识层面。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少数心理活动能够从无意识上升为意识,大部分则只能原封不动地停留于无意识层面。那么,究竟哪些精神活动属于无意识领域呢?


通常能够观察到的意识只是“自我的一部分”

强烈的体验和思考被压抑于无意识之中

构成无意识领域的精神活动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为意识所接受的强烈思考、记忆和冲动。例如,幼年时期所遭遇的难耐之痛,以及不堪回首的沉重打击等一切阻碍人们安心生活的因素。人们往往会出于本能地压抑[4]这些情绪,并将其推入底层的“无意识”领域中。

然而,人们自己并没有留意到这些被压抑的精神活动,甚至不知道它们存在于自己内心深处,平稳度日。

位于中间层的“前意识”不会对生活产生影响,存在于该领域的思考、记忆和冲动等精神活动也不会受到任何压抑。

进入无意识领域

无意识领域中被压抑的思考、记忆和冲动等精神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一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即使没有注意到无意识存在,也会被无意识所驱使。问题是,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分歧会导致人的内心产生紧张情绪。久而久之,这种紧张感会破坏心理平衡,继而引发各种心理疾病[5],甚至会让人产生自杀的想法。为了治疗这种心理疾病,弗洛伊德采取的方法就是进入无意识领域。这种方法能够将患者从不知不觉间压抑的矛盾中解放出来,从而减轻他们的痛苦。

上述方法被称为“精神分析法[6]”,为弗洛伊德及师从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师所使用。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法”的实践

弗洛伊德对心理结构的认识

在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中,弗洛伊德要求患者躺在沙发上进行催眠,他则同已进入催眠状态下的他们展开交谈,倾听他们吐露心声。由此,患者那些以往无法诉说的想法、痛苦和苦恼会逐渐显现出来,但这些信息往往会以隐晦或虚假的形式表露出来。弗洛伊德通过自由联想法[7]口误[8]等各种方法对其进行解读,将患者被压抑的无意识融入意识之中,从而起到解放患者心灵的效果。

梦境中出现的是个人愿望及满足该愿望的欲求

此外,弗洛伊德还通过分析患者入睡时所做的梦来逐步接近无意识领域。正如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梦的解析》[9]中所写的那样,他会把自己所做的梦当作研究对象。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梦表现出了潜藏于无意识中的愿望以及满足这些愿望的欲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构成人格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多年以后,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结构论[10]”,即人的内心存在着“本我(id)、自我(ego)与超我(superego)”。其中,“本我”寻求立刻满足自我冲动(主要是性冲动)和欲望;“自我”会根据自身的生存状况和环境作出决定,并通过合理的方式来消除由“本我”产生的欲望;而“超我”则通过社会道德规范和判断力等来控制“本我”和“自我”,引发个体的良心、罪恶感和羞耻心等。这种本我、自我、超我的存在模式有时会引发心理冲突。如果“超我”的警戒心较强,就会对“本我”产生的欲望抱有罪恶感和不安情绪,进而将该欲望压抑至无意识之中。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就是将心灵从这种因压抑而产生的冲突中解放出来。


[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他从维也纳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开设了神经学医疗机构。1908年,他创立了精神分析学会。

[2] 精神 精神(Psyche):Psyche是一个希腊词汇,意为“心灵、灵魂”。它同“logos(逻辑)”一词共同组成了英语中“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的词源。

[3] 拓比理论 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组成。其中,意识位于表层,无意识位于内心的最底层,而前意识则存在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

[4] 压抑 弗洛伊德认为“压抑”是指将意识领域难以接受的思考、记忆、冲动等精神活动强行推进无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

[5] 心理疾病 当时是将该病症作为分离性障碍和精神官能症进行治疗,但在现代社会将其细分为抑郁症、依赖症、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各类疾病,根据症状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6] 精神分析法 这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科学治疗法,主要通过与患者对话的方式,将潜藏于患者无意识领域中的冲突上升至意识领域来进行精神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来接受治疗。

[7] 自由联想法 精神分析法的一种。患者根据心理咨询师的指示,无拘无束地描述出脑海中浮现的内容。被压抑于无意识领域的情感活动会逐渐转移至意识领域,进而变得清晰明朗。

[8] 口误 弗洛伊德认为,脱口而出的话语其实是被压抑的思考、记忆和冲动的真实写照。

[9] 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于1899年出版的著作,它首次把被认为无意义的梦作为通向无意识领域的线索来研究。

[10] 人格结构论 “本我”出于享乐主义放纵其生物性需求;“自我”观察现实,调整欲望;“超我”则基于道德价值观来抑制“本我”。该理论认为,人格是建立在上述三层结构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