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孟母教子

【亚圣孟子:这种说法倒是挺有意思的,没想到还能这么理解,受教了!】

【荀子:确实,或许你们理解的才是对的吧,亚圣和我所说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有失偏颇,看来我等还有进步的空间,需要继续学习研究了。】

【两位千万不要如此,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思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我们能够做到如今的这个高度,也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你们就是我们的巨人!】

【亚圣孟子:轲,惭愧!】

【荀子:惭愧!】

【两位莫要谦虚了,这都是你们应得的,那么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讲述孟子!

接下来咱们要讲几个关于孟子的小故事,第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孟母三迁’!

话说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开个小玩笑哈,后人对于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是很敬佩的,但也有些人拿这件事讲乐子!

因为后世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所以只要是学校周围的房子一直深受家长朋友的追捧,这些房子也就被称为‘学区房’,学区房的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家长追捧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购买学区房成投资接力跑家长买学区房纯粹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进入重点学校的资格,房子大小无所谓,环境差点也能接受。一旦孩子毕业之后,他们就会把房子卖掉。买学区房的客户大多都是这种想法。

某地产经纪公司组团经理说:“他可以稳定居住六年,而且学区房它是不会往下掉价的,六年以后再卖的时候还能保值,还能升值。”买学区房就成了一种接力跑。学区房代表着进入重点小学的资格所以就成了接力棒,完成使命后再卖给下一位家长。不过,再卖掉学区房对有些家长来说那还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他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得买到学区房。

而之所以‘学区房’会受到家长朋友的追捧,主要的原因就是孟母三迁,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学校周边文化气息比较浓重,人文环境比较好,家长希望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所以‘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被称为‘最早的学区房炒作’!

当然了,这都是玩笑话,因为学校周围的人文环境确实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的,跟人家孟母三迁没什么关系,充其量只是一个历史经验而已。

第二个故事依旧是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那就是‘断织喻学’!

孟子最初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

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读书,而是惰于修身养德,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喻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孟子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这件事对于孟子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大的,也是他能够认真学习的原因,所以说,孟母的教育在孟子的成长中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亚圣孟子:是啊!多亏了母亲的教导,不然的话我定然做不到如今这样,无论是所学知识还是思考出来的道理,都不可能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孟母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而且孟母教子的故事源远流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人!

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孟母:老身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人罢了,那里当得起如此赞誉!】

【亚圣孟子:孩儿见过母亲!】

【孟母:好!好!好啊!我儿出息了啊!老身听了这么久,你做的很好!现在老身纵然是死了也能瞑目了!也有颜面去见你的父亲和孟氏的列祖列宗了!】

【亚圣孟子:母亲莫要如此,孩儿还要在母亲膝下尽孝呢!】

【孟母:哈哈!好好好!】

【孟母您老人家真是一个很伟大的母亲,后人对您也是赞誉颇多!

比如:汉·刘向《孟母颂》:“孟子之母,教化别分。处子择义,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明·邹贤《谒亚圣庙》诗:“新庙岩岩碧汉边,一龛香火散轻烟。七篇仁义扶名教,万古斯文得正传。心在辟邪兼翼正,气惟善养更知言。抠衣此日趋庭拜,重叹三迁母氏贤。”

等等......

而且后人也并没有忘记孟母的伟大!近年来,不少传统文化专家与社会各界人士在持续推进将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即孟子诞辰日)定为中华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