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娲补天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在上,地在下,天地各司其职,天上的日月星辰,白天黑夜轮流值班。白云、彩虹时隐时现。地上山川秀丽,河水潺潺。伏羲和女娲造出的人类,男耕女织,生育繁衍,一片升平。天上还有一条大大的天河,遇到地上干旱时,天皇就命水神共工从天河中取水洒向人间,这就是下雨。

不料,有一天雨下得太大了,几乎要灭掉地上的火,火神祝融大怒,便与共工打起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失败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是支撑天地的柱子,它崩裂折断了,天塌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天水倾泻而下,洪水泛滥成灾,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忧愁,她想,这天非得赶快补起来不行。那怎么补呢?只有用石头来补。于是,女娲四处寻找补天石,找来找去,没有合适的。最后,她来到霍山,发现这里的石头不但五彩斑斓,而且还有灵性。于是,女娲就在霍山顶上堆起火炉,取五色石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赶快打炼,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二块五色巨石。又历时九天九夜,用三万六千五百块五彩石将天窟窿补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们的黑龙,堵住了汹涌的洪水。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补上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上了安乐的生活。但这场特大的灾祸改变了天地原状,从此,天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星辰都很自然地落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塌陷,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形成了今天西高东低的地势。

女娲在霍山一共打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二块补天石,补天时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余下两块没派上用场,被留在了荒山。时间过了几千年,其中的一块难忍寂寞,自愧无才补天,常常叹息。一天,遇到两位神仙路过此山,它便请求带它到红尘一游,两位神仙难以推辞,便应允了,将此石变成了一块通灵宝玉,投胎到金陵贾府中,王氏夫人生下了一个孩子,口中就衔着这块宝玉,因此叫贾宝玉。此石也着实随着贾宝玉在人间一游,看到了人间的人性百态和世态炎凉。正如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另一块呢,放在洪洞县赵城镇侯村女娲陵旁,这块补天石上面多窍,互相贯通,微风一吹,发出嗡嗡之声,绝妙无比,十分动听。

人们为了纪念女娲的功德,在她的陵旁又建起了娘娘庙。每逢三月初十女娲寿诞之日,历代帝王都要派官员来祭祀供拜。

此庙始建于何年何月,不得而知,据现存石碑可以看出唐朝初年重修过,又有宋朝修庙碑两块以及明朝、清朝的祭碑八通,可见此庙的年代已很久远。2001年又树立了著名社会活动家、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题“女娲陵寝天下古今第一传奇”和著名女作家冰心题“女娲陵”碑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