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河边垂钓

  • 继唐
  • 尚中夏
  • 2275字
  • 2024-10-31 07:47:36

秦承自来到这个世界后,确实是想和自己一衣带水的邻居王重荣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州与河中府共享黄河天险,也都是物阜民丰、人畜兴旺之地。若两家能强强联手,对他们双方在晚唐乱世逐鹿中原都有极大的裨益。

但秦承与王芷的相遇却是一场不期而至的缘分,两人对各自都是一场美丽的一见钟情,这段婚姻没有任何意外,两个相互深爱的人幸福地走在了一起。

这也让秦承与王重荣成了一对翁婿,按理说双方关系应该更为紧密,但两人私下往来却并不多,都是因王芷才会有些深入的沟通。

王重荣世代将门,他的家族是在不断为国出征效力中,茁壮成长,不善甚至是不屑与秦承这种耕读传家的家族多有往来。

而王重荣本人也是秦承最为讨厌的晚唐军阀的代表人物,他为了夺得河中府尹一职,多番纵容手下士兵在本府坊市烧杀抢掠,“坊市一空”背后不知道是多少家庭的悲剧。

他明明可以在黄巢来袭的时间点,用更柔和的手段来完成自己的目标。但王重荣这类军阀,本质上都认为百姓是可以随意剥削乃至戕害。

仆人带着秦承快速渡过黄河,然后一路北上。走了约莫数里路,秦承便看到王重荣正在岸边垂钓。

而这个地方与秦承有着极深的渊源。

三年前,李简作为黄巢派出的间谍伪装前往同州阴谋叛乱,以减轻黄巢叛军在正面应对官军的压力。李简发动叛乱前曾有意结交秦承,他的足智多谋给秦承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秦承亲自平定了李简发动的叛乱,李简遂连忙渡过黄河逃跑,企图回到黄巢军中。可李简却被巡逻的河中军所俘虏,又回到了秦承的手中。

秦承欣赏李简的才华,甚至一度想宽赦他并让他辅佐自己。

李简之所以愿意为黄巢效力,乃是因为父母之仇的缘故,他也曾与秦承一样,渴望通过科举释褐,来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李简想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他不愿秦承为了所谓更宏大的目标,和他一样在歧路上越走越远,就主动求死,断绝了秦承宽赦他的可能。

王重荣连忙将鱼竿递给仆人,亲自来迎接秦承。

“好女婿来了,今日什么都别想,陪你岳父好好垂钓一番,看看谁收获更多。”王重荣喜道。

秦承历来不喜欢垂钓,只觉得这是消磨意志、浪费时间,实在感受不到垂钓的乐趣,在同州也没人敢邀请他垂钓。

而王重荣作为一个极有分量的长辈,他的邀请,秦承不敢拒绝,只好取过一只鱼竿一起钓起鱼来。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二郎这句词真是意味深长,我一介武夫,面对滚滚黄河,想起这句词,也不禁思虑万千。”王重荣诚恳道。

此词出自宋代陈与义之手,秦承只是不自觉吟诵出来,并非有意为之。

“能让岳父有如此感慨,小婿荣幸之至。当时同州遭遇黄巢间谍发动叛乱,许多无辜百姓丧生,我在黄河岸边难免有些感慨,便口占此词。”秦承公务繁忙,实在没有精力与王重荣打哑谜,“不知岳父今日找小婿来有何要事?长者有吩咐,小婿自当尽力为之。”

王重荣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秦承,道:“不知道秦郎如何看待黄巢?”

“乱世枭雄,窃国大盗。此人自幼狼子野心,从小就在刀尖上饮血。比之陈胜吴广推翻暴秦,远远不如也。”秦承言简意赅道。

“秦末太远,只谈现在。”王重荣道。

“手握十数万强军,纵横南北,眼下即将要进攻潼关,大有攻占长安之势。”秦承虽不喜欢历史上的黄巢卷起兵锋留下五代十国这一乱子,但自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生活在他的阴影下,也只能实话实说。

王重荣鱼竿突然剧烈抖动起来,他连忙起身收竿,但力度太大,鱼竿竟然折断了。王重荣将断掉的鱼竿扔进河里。

“那你准备如何应对黄巢?”王重荣站着望向秦承。

秦承听完此话,瞬间就警惕了起来。自己身为一州之长官,面对叛贼自然是要奋力抵抗。就好比后世抵御倭寇入侵,若是有人提及如何应对,而非全力抗击,自然是有投降之意了。

秦承正思索如何应对之时,他的鱼竿也动了。秦承今日并无心思钓鱼,只是拿着个鱼竿虚应故事,没想到居然也有了收获。他早把王重荣的问话抛之脑后,先用劲稳住鱼竿,再慢慢抽动鱼线,最后奋力一拉,一条肥硕的大鲤鱼就上了岸。

众人见此纷纷献上赞美之辞,秦承淡定的叉手回礼。

“我是同州刺史,自然要尽人臣本分。若是朝廷有诏地方靖难,我就带兵勤王。若是黄巢胆敢侵犯同州,我身为一方父母官守土有责,必定是率兵反击,寸土不让。”秦承凛然道。

王重荣好似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秦承三年前就敢以白衣之身力谏当时的宰相卢携,现在自然也不会惧怕黄巢。

他循循善诱道:“你同州有近万兵马,我河中府约有五万强兵,可惜李克用两年前不敌官军,远遁漠北。你我两家合力,实力固然不弱,但始终非黄巢之敌。”

“他们找过你了?”秦承问道。

王重荣点了点头,不做掩饰道:“黄巢派了他的侄子来,你我只要愿意归顺,仍保有现在的官位,还会有荣衔赐下,我说不定会得到同平章事的加衔成为使相。”

“这些官位都是虚的,昔日您还是河中兵马使之时,也没听命于河中府尹。”秦承见私下无人,也开了个玩笑。

王重荣并不生气,他自幼溺爱嫡女王芷,自然对秦承也有爱屋及乌之感。

他坦言道:“此时归顺尚有一个体面的结局,若是真让他派大军来攻,只怕到那时就难以收拾了。若是圣人愿意留在长安,那还事有可为。但他自己都跑了,人心就散了。”

“现在天下群雄都在观望之中,如果我们大家都坚持抵抗,黄巢军队再强,也难敌众手。”秦承仍坚持道。

王重荣闻言并未生气,反而是非常欣慰地看着秦承,“我年轻的时候和你一样,天不怕地不怕。可我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了,有太多事情需要考虑了。”

“我知道泰山是为了我和阿芷好,我回去后会再好好想想。”

“晾一晾黄巢他们也好,不然还以为我们真怕了他们了。”王重荣豪情大发。

此时传来一阵鲜香扑鼻的鱼汤味,刚才的鲤鱼已下锅。翁婿二人喝着鱼汤,又小酌几杯。

此时在潼关,张承范即将率军与齐克让会师,为关中父老抵挡黄巢叛军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