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融合:工业互联网体系、技术与应用
- 赵义正 王跃主编
- 842字
- 2025-02-18 01:58:39
1.3.3 体系架构的演变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一方面,对工业互联网IT(信息技术)与OT(操作技术)的融合体现得不够深入,多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基础薄弱,工业互联网难以为企业带来足够的价值,提质、增效、降本效果有限,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仍持观望态度,推广应用难。另一方面,企业出于数据安全方面的顾虑,不愿意将生产数据、企业内部的管理数据上传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导致平台难以深度整合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难以实现商业闭环,致使新模式和新业态难以深化及创造价值。下一步,我国工业互联网在持续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亟待从工业端发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走深、走实。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业界提出,未来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将沿着以下三个方向演进(如图1.13所示):
(1)进一步促进IT与OT的深度融合。我国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将从不同维度和层面促进IT和OT的深度融合。例如,在研发设计层面,重视客户端数据指导研发设计的有效性,提高研发设计的智能化水平;在生产制造层面,强调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5G/AI/TSN/标识解析等)与生产控制系统的结合,解决设备互操作性不高等问题;在管理层面,强调优化实时处理海量信息。
(2)进一步重视数据要素价值变现。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动力是实现价值,实现价值的基础是数据,价值是数据汇聚的引导,工业智能则是挖掘数据价值的手段。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将围绕数据这一主线,探索数据在工业体系流转所需的技术体系,以及相应的机制、标准、法规等,打通行业间信息壁垒,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价值共享。
(3)进一步体现我国国情和特色。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并重视工业互联网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布局散、乱、小,缺乏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具有大量中小企业,对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规划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应当考虑这些特点。

图1.13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的演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