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由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组成的庞大物理世界,它能够在更深层面与连接能力、大数据、数字分析相结合。如图1.4所示,可以从构成要素、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四个层面认识工业互联网的本质。

图1.4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

1)从构成要素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是机器、数据和人的融合

机器、数据和人共同构成了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各种机器、设备组和设施,通过传感器、嵌入式控制器、终端和应用系统与网络连接,形成基于“云—管—端”的新型复杂体系架构。随着生产的推进,产生了多种形式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传输、汇聚和分析处理,实现向信息资产的转换和商业化应用。人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技术工人、领导者和远程协同的研究人员等,也包括企业之外的消费者,人员彼此间建立网络连接并频繁交互,完成设计、操作、维护及高质量的服务。

2)从核心技术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技术集成

大数据贯彻工业互联网始终,工业互联网将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不断优化制造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构建一套数据自动流动的运行体系。通过集成应用各类技术和各类软/硬件,完成感知识别、远近距离通信、数据挖掘、分布式处理、智能算法、系统集成、平台应用等连续性任务,数据体系经历产生、收集、传输、分析、整合、管理决策等阶段后,从原始的杂乱无章变成最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因此,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工具。

3)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巨型复杂创新生态系统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主体多样、应用形式丰富,涵盖从厂内到厂外、从软件到硬件、从数字到实体的复杂生态体系。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制造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感知、移动的应用、云端的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各类制造要素和资源的信息交互及数据集成,释放数据价值。这有效驱动了企业在技术研发、开发制造、组织管理、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全向度创新,为产业间的融合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巨型复杂的制造生态系统,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构筑了先进组织形态,为社会化大协作生产搭建了深度互联的信息网络,为其他行业智慧应用提供了可以支撑多类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为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发展提供重要的驱动力量。

4)从应用创新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双创体系

工业互联网由网络、平台、数据、安全四大体系构成。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质上是“双创”生态平台,是一个由平台建设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者等多方主体构建的“双创”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数据采集层(边缘层)、平台开发层(工业PaaS)和应用服务层(工业SaaS),需要多方主体合作构建。其中,数据采集层主要由自动化企业、ICT企业等解决方案提供商主导,核心是通过协议兼容与转换实现多源设备和异构系统的数据采集,并实现不同协议数据基层的汇聚。平台开发层主要由工业企业主导,核心是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模型规则化、软件化、模块化,并将其封装为可重复使用的工业微服务。应用服务层由软件开发商、应用开发者主导,核心是面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多方主体的协同参与,为用户提供各类在平台中定制化开发的智能化工业应用和解决方案,推动形成资源富集、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制造业“双创”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