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研究
- 武澎 冯冉
- 1757字
- 2025-02-16 07:56:11
1.1.3 普惠金融的优势
(1)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资源主要提供给了城市,而忽视了农村,因此导致农村金融的发展较为落后。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困难时期,商业银行大规模地从农村撤离,本应该为农村服务的银行也停止了金融服务,而变成了政策性的组织机构。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来说,则更难享受到金融服务。根据学者尹鸿飞2020年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有很多村镇并没有真正享受到金融机构的服务,因为在村镇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大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农民的贷款业务,导致农民贷款审核手续复杂、额度小,以及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较少,最终不得不放弃金融业务的办理。农村不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经济就不能得到发展,而金融机构因为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落后更不愿意为之提供金融服务,由此造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则愿意以农民可接受的成本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农村有了发展的资金,经济水平就会有所改善,经济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解决金融发展的问题。
(2)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2019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生产总值占我国GDP的60%左右,在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融资困难却成为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权益性资本融资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制度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则是中小微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财产管理机制等经营管理制度,导致企业产值达不到上市的条件而无法进行融资,因此中小微企业靠权益性资本融资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对于债务性资本融资而言,我国的债券发行条件较为苛刻,且符合中小微企业的债券种类也较少,依靠债务资本融资也比较困难。因此,中小微企业要想获得融资,只能依靠信贷来进行,但是由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较高,往往不能提供较为可靠的财务信息,因此不能满足金融机构在贷款时抵押和担保的要求,同时,金融机构本着利益最大化和控制风险的原则是不会提供给中小微企业较多的贷款。中小微企业因得不到融资进行发展,最后很可能会破产,从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普惠金融愿意以简单的贷款手续和较低的利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当拥有了发展资金后,中小微企业才能扩大经营,才有可能发展成大企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发展起来的中小微企业也能够满足上市融资或者金融机构贷款的要求,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
(3)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我国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因而获得了大量的投资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从而加快了地区经济发展。而西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获得的发展资金相对较少,因此金融业务量就较少,金融服务的效率不高,经济发展较为困难。这种差距一方面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加剧社会失衡,不利于社会公平。普惠金融会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贷款力度,这样西部地区就会在普惠金融的资金支持下,使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平衡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
(4)促进包容性增长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理论认为:虽然在经济的发展下,人们收入的增长会导致一定的分配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后,这种差距就会缩小,进而达到平衡。但是发展中国家在运用这种理论时,却发现收入分配的差距不但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导致社会不平等等更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最终意识到:减少收入等各方面的差距,才是促进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最好方法。因此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被提了出来。虽然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促进人民生活进步的重要手段,但是追求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而普惠金融重视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鼓励人们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来,促进了社会公平,减少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因此普惠金融是促进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1-1 普惠金融示意图

图1-1 普惠金融示意图(续)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9%AE%E6%83%A0%E9%87%91%E8%9E%8D/12998106?fr=aladdin。

图1-2 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及特点
数据来源: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money/2017-07/26/c_1121379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