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中国农业银行助推普惠金融

(1)设置针对“三农”普惠金融业务的事业部

农业银行建立了专门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普惠金融业务的事业部,将各县支行以事业部为单位进行统一领导管理。同时为了普惠金融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农业银行还为其分配了大量的资源,将普惠金融业务与其他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管理制度,对普惠金融业务设置特殊的激励制度、考核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确保能够以有效的人员、政策和资源支持“三农”普惠金融业务的持续开展。另外农业银行在其总部还设置了三个专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前台部门,并专门组建了八个支持“三农”普惠金融业务顺利开展的中后台部门。事业部还设置了大量的营业网点,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建立健全业务渠道体系

中国农业银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自身的优势,丰富了人工网点、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自助设备、手机银行等业务办理的渠道,建立了完善的业务渠道体系。一方面,银行提高了网点的服务能力,将网点逐渐向乡镇、社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迁移,优化了银行网点的布局。另一方面,在没有设置网点的一些偏远乡镇地区设立了有业务人员驻扎的自助式服务网点,不断提高网点的覆盖率。同时加大了普惠金融产品的推广渠道,利用电话转账、POS机、“农银E管家”平台等方式开展转账汇算、支付、贷款、理财等业务,让农民通过多种方式不出门就能享受到银行的金融服务,加快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3)推出特色产品和信贷服务

农业银行为了更好地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针对服务群体的特点,致力于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银行根据农村大部分人贷款金额小、贷款次数少、抵押物少、贷款周期短等特性,对农村信贷产品进行创新,推出了针对该类群体的小额贷款服务,让农民在一定额度和时间内满足一次审核循环使用、随借随还、利息较低的贷款需求,既获取了一定的利润,又满足了农村的资金要求。另外,农业银行还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设计了针对养殖户、大规模种植户等各具特色的贷款产品,并且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对借贷人进行信用审核,实现了在一定期间内随贷随批的快速办理。农业银行还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推出了特色帮扶贷款。例如在甘肃省内推出了以低收入人群的信誉、能力为审核条件,额度小、周期短的贷款产品;在西藏自治区推出了具有特色的“钻、金、银、铜”四种农村类型的贷款产品;在贵州省推出生态移民贷款产品服务等很多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另外,银行还设置了独具特色的抵押方式,以维持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例如借贷组织或个体可以用房屋财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使用权、大型农用机具等进行抵押,以获得发展资金。同时,对于农业、林业、渔业等具有区域特色的行业,在符合外部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将审批资格下放给一级分行自主审批,以简化审批步骤,加快放款速度,让这些特殊行业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的支持。

(4)与各机构积极合作

农业银行为了普惠金融业务可以持续稳定发展,积极与各个机构进行合作,从而形成了几种成功的合作模式。例如通过与各地方政府合作,设立风险性补偿基金,以更加方便地为普惠金融客户提供担保支持,进而建立起政府增信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为上下游企业发放贷款,形成银企合作模式;还有通过与其他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形成同业合作模式。这些合作模式都推进了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同时普惠金融业务的繁荣也促进了银行自身长远稳定的发展。

图1-4 普惠金融服务群体

数据来源: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5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