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年,他通过校园招聘签好了工作,年前就去公司实习了两个月,原计划六月毕业就正式办理入职手续,因为我还没找到工作,所以他推迟到七月入职,然后这一个月时间,每天陪我一起在网上看工作、投简历。就在刚找工作的那几天,我的电脑突然坏了,翻到保修证书,已经过了保修期了,我们这还没开始工作呢,自然也没钱去修电脑,于是接下来我就只用他的电脑投简历了。有些公司会提供自己的表格模板让求职者填写,他的电脑我用不习惯,所以就让他填。
现在回忆起这个画面也是如此温馨,南方湿热的夏日,狭小的出租屋内,我抱着一个装满了冰葡萄的不锈钢的小盆,边吃边看他帮我一项项的写简历,有时指手划脚,告诉他哪里要改,有时也喂他吃一颗葡萄。他在简历上把我描述得都要发光了,我都没想到自己原来这么优秀。
过几天陆续开始有面试邀约,他每次都提前规划好线路,是坐公交车还是地铁,要不要转车,几站路,多长时间能到,几点出发刚刚好,然后陪我一起坐车去各个公司面试,我只要记得出门带伞防晒就行了。到了面试地点,我让他在楼下等我,他不愿意,想跟着我上楼去看看公司,看看面试官,看看我未来的领导。我说:“你上去我就不去了,等会儿人家看到你,觉得我不独立。”他也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每次就都在楼下等我。
很快我就找到一份工作,实习期三个月,早上九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他是下午五点下班,他每天下班后就坐地铁来我们公司前台处的沙发坐着等我,我有时去洗手间经过前台看到了他,也假装不认识。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直到一次吃午饭的时候,听到同事们在讨论,说公司这个月新招了一个保安挺帅的,但是上班时间经常乱跑,看不到人,快下班了才在前台那里坐坐。我就叫他赶紧别来我们公司了,就在楼下的美宜佳便利店坐着等我。我下班就跑过来找他,然后我们一起坐三站地铁,再转公交车两站路就到家了。
真正的生活从暮色中的热干面摊开始。芝麻酱的浓香会混着孜然烟雾攀上裙摆,烧烤架上的韭菜串在暮色里翻飞如墨蝶。从地铁站一出来,就能看到一整条街都是吃饭的小店铺,武汉热干面、炸酱面、酸辣粉、蛋炒饭、炒米粉、大树下的东北烧烤、各种口味的晨光烧饼……我们经常在这条街吃饱了,就不坐公交车了。夏季六七点钟的太阳不似白日那样炙热难耐,傍晚的风吹着也凉悠悠,我们慢慢散步回到小屋。路上会说说这一天的工作,新遇到的人和事;也会算算今晚吃了多少钱,除去必要的房租、水电费、上下班交通费和手机话费以后,现在还剩下多少钱了,生活费还能不能支撑到下个月发工资,再就是有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买新衣服了。
这条街有很多我喜欢吃的东西,后来搬家了,我们还一起为吃热干面来过这里两次,都是白天过来的,烧烤摊没开,有一个专门烤生蚝的小店也关了,其他的店铺都还在,我们的美好回忆也都还在。
这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最开始的三个月,不再向父母要生活费,自己养活自己,衣食住行每一项都精打细算。如此贫穷,如此富有,如此漫长,如此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