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从理论到实践
- 英国抗感染化疗协会主编
- 459字
- 2022-04-21 15:46:13
常用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
不同的抗菌药物,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PK/PD)特点也不同。与疗效相关的PK/PD参数取决于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和疗效的持续时间。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在低倍数的MIC浓度时就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速率,继续增加血药浓度,其杀菌效应不再增加。对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在治疗浓度范围内。
随着Cmax /MIC的比值增加,其杀菌效应越强。给药剂量的改变主要影响Cmax /MIC和AUC/MIC,而给药间隔的改变影响AUC/MIC和T>MIC。对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随着表观分布容积的增加,标准剂量的给药策略将很难达到较高的Cmax。亲水性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糖肽类、氨基糖苷类)由于不易通过细胞膜被动扩散,因此对细胞内微生物无抗菌活性。这类抗菌药物在细胞外分布有限,多数通过肾脏排泄。而亲脂性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能自由穿过细胞膜,因此对细胞内微生物有抗菌活性,分布广泛,可在细胞内蓄积,多数可经过肝脏清除。
抗菌药物在设定敏感性折点时,必须综合考虑耐药机制、感染部位和给药方案。此外,血清药物浓度可能无法准确预测临床疗效,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可能更为重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EB906/2291901000136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CT_83_159_297_2255_1178_76044.jpg?sign=1739332501-llPh6wg7MmL3oDJE8Qx3EH4f7BJU0HDn-0-7e2ec2fac5ca9702a64413ef0e6532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