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总结。阅读:不计算阅读纸质书的时间,在微信读书读过 174本书,读完的有28本,全年有284天累计538小时23分钟的时间在阅读!其中《微观经济学》《认知觉醒》《吃法决定活法》使我收获最多!在樊登读书听书38小时8分钟,共45本书!有56天在码字,在某账号码字约3万字!旅游:去过的地方有湖南长沙、张家界,XZLS、羊卓雍措、珠峰大本营、纳木措、色林措,重庆园博园等!休假期间,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外婆、爸爸妈妈,姑姑给妈妈过了一个生日!社交:在沈阳医院,看望十年前一起学习,然后一起cj,之后一直没见的同学刘有财。和最好的两个朋友文鑫、李科有过一次聚会,去了金山湖玩耍,然后去了十年前我们认识的的地方:高中学校,不过已经进不去了!然后在鑫哥家里住了一宿,十年未见,其爷爷奶奶还记得我!超预算大额消费:购买大疆无人机!复盘:缺点:贪和懒。没错,即使我一直在坚持做一些事,但依旧改变不了这个事实。甚至于我有时一直在思考,这究竟属于我的弱点还是属于我的缺点。能改变的是缺点,不能改变的是弱点。贪之于我,在基因上可能不可改变,但在行为上却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读一本书,虽然我明白读一遍不可能记住也不可能吸收。要让里面的内容真正的属于自己,就得读很多遍,哪怕不能背下来,也要做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将其表达出来。但是对于我,看一本书的最大动力可能就只是好奇,对里面的内容和知识点充满好奇,在看过第一遍以后,对里面的内容就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看第二遍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大那么浓的兴趣!在时间是也分的比较散,如果我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我想我是可以做好的,而且能做得很好。在小学的时候,接触的人和事还相当有限,一则故事,一道数学题就能让我进入心流的状态,即忘我的境界!而现在,世界之于我,诱惑很大,当然都是些良性的诱惑,使我不能沉下心来去浑然忘我的去做一件事!经常三心二意,考虑的事情也比较多,顾虑也很多,做事情的时候我比较贪心,想一口气吃成胖子,在跑步的时候想着去看书,看书的时候又想着写点东西,正准备写的时候又想着看视频学点东西!所谓贪多嚼不烂,说的就是我!以至于精力和时间都被眼中分散,什么都没有做好。在做事情的时候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喜欢完成一个然后放到一边,让后完成下一个。这从我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比如写作业,一些小孩偏向于先玩后写,一些偏向于一边玩一边写,而我是属于最后一种,先写完再玩!如果没写完,我心里会一直惦记这个事,一直想着这个事,最后玩的也不开心。所以对于一些任务型工作,我可以完成的很好,但对于一些持续性工作,比如写作,比如健身,就完成的很差劲。因为你得一直干,一直做,没有尽头,一旦停下来就会功亏一篑。而我似乎又没有那么强的意志力坚持每天去做。而这两者之间又相互影响,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又不可能坚持着每天都去把这些事都做一遍,至少那需要很强的意志力。自律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虽然我可以在单位的时候做到准时准点起床,在家里,如果计划着要出去玩或者做什么事也会起的很早。但是如果没什么计划,就会贪睡,一直睡到八九点钟。有时候也会玩手机玩到忘了时间!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不喜欢开口麻烦别人,不喜欢欠人情。乍看之下这好像是优点,但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在这一个个人情里面建立起来的。人情肯定要还,不还就会闹矛盾。但是并不急着马上还。当然,这两者之间很微妙!工作上怕得罪人!于工作上,乃至于生活上一些不好的现象深恶痛绝,比如有拖延症的人因为自己工作而影响别人的工作!喜欢制造垃圾又没有养成随手打扫的习惯……因为怕陷入争辩的麻烦而无动于衷,因而陷入无尽内耗!弱点:主要是性格方面,太偏向于i人。不擅长于讲话,比如两个人一起,我还可以正常交流。但是三个人以上,我基本上都是属于倾听的那位。从来没有出现过我在滔滔不绝的讲,其他两个人听的情况。说到底就是不擅长演讲和表演。虽然我喜欢拍照,但是并不上镜,如果对着镜头说话就显得很别扭,不自然。这一点应该遗传于父亲,父亲遗传于奶奶。因为爷爷是一个特别擅长聊天和演讲的人,而奶奶在人多的场合几乎是一言不发!而我父亲,母亲,还有我姑姑都不擅长于对镜头,比如对着镜头对口型或者说话,都显得格格不入。相比之下,我的幺舅、姑爷和表妹就很擅长这方面。情感方面:有过一次并不成功的相亲。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需求。一个是生理需求,一个是心理需求,然后是其他物质需求。我并不排斥相亲本身,但我排斥浪费时间的相亲。我觉得作为中间媒人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成功的概率才会大:作为中间人,媒人对于男女双方都很熟悉,很了解,首先从外观上看两个人很般配,然后是对于双方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需求有所了解,再就是家庭基本情况,否则就是乱点鸳鸯谱。现在市面上很多介绍相亲对象的都是单方面的介绍,就是了解其中一方而不了解另一方,甚至双方都不了解,以至于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男女双方彼此都满足这三个需求,那他们大概率会很幸福很快乐很稳定。只满足于其中两个,应该也可以走到最后,只满足于其中一个,且又没有投入太多的沉默成本,估计可能暂时能成但是走不长远。但是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这都必须建立在男女双方都不渣的情况下!但是这三者:生理需求是中国人羞于启齿的话题,但那也没什么,其乃人之天性也!只要其身心健康,就不可能逃避,只是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讲,来讨论!心理需求又是一个难以具体描述的话题,特别是父母辈存在认知代沟,对于彼此的认知、看法、逻辑不甚理解!所讨论者,只能是其他物质需求。为什么电视里或者现实中两大家族之间经常有联姻,而男主或女主却选择和一个平凡的人在一起。无非是两者之间的侧重点不一样,家长侧重的是家族利益而忽视子女的心生理需求,而当事人又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感受,说到底在他们自己已经财富名利都具备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其他物质需求看的太重甚至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比如我小学的时候暗恋的一个姑娘,说不出为啥喜欢,可能单纯的是觉得人家漂亮吧!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漂亮,其她也有一些漂亮的女孩就未能使我动心。我尝试着去和她说话,但是发现我们竟然是两个世界的人,根本没有相同的话题,对于我热爱感兴趣的事物她一点兴趣没有,对于她热衷的事物我也没有兴趣!所以没有任共同话题!那应该只是一个青春期的男孩本能的在寻求情感寄托吧!如果她这个人不存在,或者我当时不在那个地方而在其他地方读书也会遇到一个使我动心的人!有时候我在想,两个互相都不喜欢都没有好感的人,或者原则上根本不可能发生故事的两个人,若是不小心流落荒岛十数年会不会对彼此动心,会不会接受对方。在我小时候的认知里是不会的,而我现在的认知告诉我,那是有可能的,因为人总得给自己的情感找到一个寄托的对象!就像《倚天屠龙记》里的张翠山和殷素素,《三体3》里的云天明和艾aa,程心和关一帆,若是没有特定的遭遇将他们弄到一起,肯定也是不会有故事的!而在高中时期使我心动的那个女孩,分明第一次认识的时候并没有使我心动,甚至还有些许的嫌弃。记得她当时找我借一个英语单词随身记我还不愿意借给她,被她一把抢过去了,我看她是个女孩子就没有与之计较便由她去了!后面又找我帮一些小忙,聊天,或主动分享一些事物。然后我才慢慢敞开的心扉。但这都不是我主动选择的结果,是一个不由自主的过程。所以喜欢一个人从生理上来讲到底是因为什么?荷尔蒙?那么假设A女孩和喜欢B女孩都使我心动,那么产生的荷尔蒙是完全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如果不一样,那么说明对某人产生的荷尔蒙同基因一样是唯一不可替代的物质!那么将其提取出来注射到另一个男孩子身上,也会使他同样对那个女孩动心!那如果是完全一样的荷尔蒙,则荷尔蒙的分泌只是一个过程,分泌完那一瞬间就被分解!否则完全没有理由解释这一切!因为荷尔蒙都是一样的,那么,为啥你只对这个女孩动心了,而对另外的没有动心呢!不过从这一点看我应该是一个慢热的人。包括小学时暗恋的那个姑娘,其实我从幼儿园就认识,但是在三年级的时候才动心。所以这也证明我个人对于父母他们的婚恋观很不适应,比如今天早上相亲刚认识,下午就问我行不行,要不要得,开明一点的就是感觉合适就先谈着,然后几个月以后就结婚。我觉得这很草率,即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对方不负责,如果结婚以后发现不合适,暴露出之前没有发现的矛盾,那么同时毁掉的是两个人的幸福!一件衣服只穿几个月我们都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考虑和选择;买车的话,可能会开几年十几年,我们大慨得花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去选择和考虑;买房的话,得住几十年,我们会花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的时间去选择和考虑!而选择伴侣是需要相伴终身的,却显得如此草率是没有理由的!既要考虑两个人在一起的主观感受,即是否相互喜欢,也要考虑两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客观条件!即是否相互合适!很多时候其实是别人符合自己的择偶标准,而自己又不符合人家的择偶标准!有时候却刚好相反!但那有什么办法呢?感情也从来不是我们能左右的,这不怪别人,也不怪自己!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配的上自己所喜欢的一切,当然,这得付出代价,很大的代价!而我母亲又将结婚这件事当成一件任务来看待,使得我本能的很排斥这件事。似乎同谁结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结了。以至于在其他事情方面我们都可以心平气和的聊天,但是在这个话题上就免不了吵吵。当然这并不是她的错,也不是我的错。她也是出于好心,这我是理解的,也许到了她这个年纪,我也会变得这样,这我是不敢保证的,先天基因和后天的环境会将我塑造成怎样的一个人,从来不是完全由我自己决定的!我们也不想吵吵,这都是时代烙下的印记,我们都局限于自己的认知,以及对于情绪的控制力。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操持沉默,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吵吵,但是我会不自觉皱眉,妈妈看见以后会提醒我不要皱眉,但是却不会选择终止这个话题!与父母他们那个年代的低欲望社会不同,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丰富的高欲望社会,如今满大街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玲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让现在住习惯了楼房的人一下子回到乡下住泥土房,住窑洞多少会有些不适应,应该来说是很不适应!或许那个年代和谁结婚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结了,毕竟饭都吃不饱,生存都成问题,哪还有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的!但是就欲望本身而言,也不能怪现在的年轻人矫情,想的多,挑剔得多,毕竟也都是环境和时代的产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要保持父母那个年代的低欲望,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场非不寻常的经历,使人看穿一切,放下一切,而至那时,离出家也不远了,却完全又没有结婚之必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是那个年代多少人是可以有机会走出大山去看所谓的“沧海”和“巫山”呢?或许很多人并不是彼此的最优选择,或许那会儿大家对于自己的情感也都没有具体的概念,只是感觉差不多,还行然后就在一起了!可能也说不上多么喜欢,而思想也比较纯粹,所以也能于柴米油盐里携手走完一生。若按照此模式复刻至今天我们这代人身上,估计离异者多于相守一生者,而能走到最后的人,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不快乐不幸福的,家庭矛盾突出,相互不理解,奈何投入的沉默成本太大,投入的时间,金钱不允许他们重新选择人生,更重要的是架不住亲戚朋友背后的闲言碎语,指指点点,这里又是一个面子问题,多少人因为面子而变得不理智呢?所以那会你该怎么办呢?在一起又不幸福,离又离不起,不是害人害己吗?若是有了孩子,又将其置于何地呢?而且让我不能接受的一点是相亲的时候母亲会跟着去,这使得我对比没有一点兴趣。对于大部分i人来讲,恋爱的过程是一个隐私,不想让其他人过问和知晓,直到他们决定准备结婚才会考虑见家长。如果在还没有恋爱的时候,就被人所知晓,这个过程就不可能继续下去而使之成为一个带有商业性质谈判。即使我根本我见过对方!即使对方有可能是我心仪之人,但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而且同前所述,若是三个人以上的人,除非都是特别熟的人,否则我不能阐开心扉的交流而只是那个倾听的人!当然,这一切并不由我的意志所决定,性格弱点是一个坚固的牢笼,我无法挣脱其赋予我灵魂的枷锁!比如i人之间,通过文字交流可能会进行非常深入的交流,但是面对面坐着就不行,只能聊些家长里短!那是因为文字仅由心发而不受性格之拘束!面对面一句话说不出的两个人而隔着屏幕却有可能聊的津津有味、热火朝天!所以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大概可以看出一个人心中所思所想,以及他所关注的问题,至少可以看出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却不能证明他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情绪的认识:从前我认为情绪由我们自己所掌控,开心与否,快乐与否,生气与否,伤心与否……都有我们自己所掌控。事实上不是,这一点我想我必须得说清楚,否则我的行为、思维将不被人所理解。事实上情绪一直都是我们人类的弱点,并不由我们自己所掌握。而是有让我们产生情绪的人或者事物所控制。七情之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之生、死及耳、目、口、鼻所产生的欲念皆如此!比如别人在大街上骂了你,你生气了。那你就是生气了,并不是因为你想生气所以才生气的!而是骂你那个人他的话触动了你,所以你才生气!当然,你也可以不生气,那是他的话没有触动你,但这并不是你选择的结果,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即便你已经很生气了,但是装作不生气,但装作不生气终究还是生气了!你只是控制的情绪的爆发,并没有控制情绪本身!如果只是假装不生气而以此来显得自己很大度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内耗!倒不如堂堂正正的生一次气,将气都撒出来,气撒出来了,心情就好多了!所以,单从这方面讲,信奉佛家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而言,我更觉得道家的“死道友不死贫道”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所以,我们开心也好,伤心也好,难过也罢!都不是我们选择的结果,都只是由相应的人或者事物触发了你的情绪!故我们既要修心,同时也要修身!很多时候,我们身体的想法并不代表我们内心的想法,比如:你投篮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要投中,双手却投不中;你用右手写一个字,再让左手写一个一样的,你会发现根本控制不了,饶是如此,右手就写的很好了吗?你再拿出一个王羲之的字让右手写写看,好像也达不到那个效果。而要想达到这个预想的效果,是需要修炼的。修心是为了提高认知力,而修身是为了提升实践力!想写好字,画好画,得修,得炼;想说话字正腔圆,或者温柔动听,也得修,得炼;想唱好一首歌,跳好一支舞,弹奏好吉他,也得修,得炼。做其他任何事也是一样。我们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一生,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一个大学教授炒不好一个菜是有可能的,我们只能有选择的去做好一些事,而放弃去做另外一些事的机会!以照前文观点,如果一个人是喜欢我或者不喜欢我。都和他没有关系,而取决于我身上是否有触发他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点。同样,我喜欢一个人或者不喜欢一个人,也不由我自己所决定。这都不是我们意志选择的结果!喜欢,很可能只是对方的一个微笑温暖了你的心,亦或者是得体的穿搭闪亮了你的眼!所以那句:“我喜欢你,与你无关”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你长成了我喜欢的样子,怎么说还与你无关呢!倒不如说是与我无关还正确一些!所以当我妈妈问我为什么不喜欢对方时,我竟然不知道按照她能理解的方式回答她。这里在补充一点,不喜欢不等于讨厌!不讨厌也不等于喜欢!但是人的潜意识会错误解读这层意思。以至于我回答他们的问题一直很谨慎,害怕曲解我的意识。比如将不喜欢解读为讨厌、嫌弃,从而显得很没有教养和礼貌。生理需求是一个没法讨论的话题。而心理需求,我觉得应该是彼此有强烈的分享欲,倾听欲。不管是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人或者事物,都愿意讲给对方听,而对方有刚好能理解你的想法和感受,并能给予合适恰当的反馈、安慰和帮助!优点: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守时,讲信用。做事情遵循安全边际原则,比如一件事情半个小时能做好,我会提前四十分钟开始做。但事有两面,这么做的缺点是不能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和临危处置能力。虽然我尽可能的不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但是也有许多事情不由得我们选择!很少找人借钱,如果借了,一定会按时归还,再借也要归还,不然会睡不好觉,这一点应该遗传自我的父亲!但是,若是别人找我借钱又不按时归还,且在约定的归还时间又不说下什么情况的话,我就很气愤,却又狠不下心来撕破脸皮。是的,这还是我性格的原因,怕得罪人,让我陷入内耗!毕竟能借钱的一般都是交集比较多的亲戚朋友或者同学,要么就是对我有所帮助让我无法拒绝!这里说一下:一个长时间没联系你的朋友忽然联系你,一定要小心,多半是找你借钱。而一个不是特别熟至少段时间内没啥联系的人忽然找你借钱也说明的一个问题,在他的熟人圈子里,至少是他经常联系的那部分人里面,他已经借不到了!这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虽说事不过三,但是伤害过你一次的人千万别给他第二次机会!当然我不是说对方有困难还非要把其往死胡同里逼,但是在约定的时间里至少的有个说法我觉得是必要的!不然闹出很容易闹出矛盾和误会!百善孝为先,常怀感恩之心。定期给家里打电话,能记住父母、爷爷奶奶的生日和电话!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和他们生日送个小礼物或者打个电话!在我父亲小时候,吃东西吃坏了肚子,爷爷背着他辗转在几个医院之间,在哪个年代很多地方都没有通客车,几个月的时间,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最后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使得父亲能度过危机。爷爷是给了父亲第二次生命的人,不然怎么会有后来的我!又同奶奶一起将我抚养长大,如今他们都已经过了耄耋之年,我又因为工作身处异地,不等陪伴其左右,一年中相处时间屈指可数,每一次的相见都会发现他们头发白了许多,皱纹由多了许多!因为经济不景气,母亲在家守着小店,还要干着着农活,更显得心力交瘁,情绪不稳定,好在父亲包容心特别强,不管母亲如何吐槽、抱怨都不去反驳、争辩,父亲一生好强,其小时候上山里打柴,家里人去接他,替他背一段,他不许,非要自己背回家。在工厂的苦和累从来不给我们讲,也从来不同家里人抱怨!这一点上看,我继承了他的一些优点但是又之逊色许多。在吃苦耐劳方面也远远不及,一根树木,我抬一根犹显得吃力,父亲能一个人扛两根!当然,这可能也和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有关!我们这一代人确实普遍不及他们那一代人能吃苦!即使和比我大几岁的表哥比,我和表弟也逊色许多!而我弟又比我们稍逊一筹!在友谊方面,我感觉我从来没有刻意的去经营和管理过,我的好朋友并不多,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会专门刻意打电话或者发消息祝福一下,或者,其他时间就很随意,有时候想起来就聊一聊,唠一唠,聊些有的没的,休假的时候能遇上就聚一聚,能约就约一下,吃个饭或者出去逛一逛,溜达溜达,遇不上或则没空就算了,从来不强求,喝酒啥的也随意没什么讲究!黄凯是小学时因为看课外书认识的,当时在后山聊三国便学着刘关张结拜了,以后都以兄弟项相称,后来在初中有一个学期我们又是一个宿舍,至初中毕业以后到如今我们已经快二十年没见面了,中间应该是见过一次的,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可能我们一年中也打不了一次电话,但每次彼此过生日我们都会给对方发一个消息,打视频的话不一定会接,可能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身处不同的城市,不一样的圈子,能聊的话题也可能也已经不多了,每次收到生日祝福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当年一起玩耍的校园生活,或许这才是最好的,我们记忆里尚储存着当初最美好的一些记忆,如果一碰面,很可能那些记忆就会被当下的变化所替代,可能这就是原因,也可能确实很忙!文鑫和李科是高一的时候认识的,当时还有另一个兄弟,叫肖舸,组成兄弟四人组,课间一起打闹玩耍,周末一起出去爬山,最远的一次就是去了文鑫家里,但后来就慢慢只剩下我们三个了,十多年了,基本上每年都会聚一次,李科口才比较好,名字虽为李科但却是个文科生,我和鑫的话都比较少,都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讲,科和我们一起可以做到滔滔不绝的讲!这是最好的几个朋友,开心不开心的都能聊,包括相亲啊感情方面的问题遭遇啥的一些事都愿意彼此分享。我们几个都记得彼此的生日,经常不用等对方发朋友圈,生日短信祝福就到了,科直接将他重要的人的生日备注在微信备注栏里和姓名一起,后来我也效仿他这个习惯。邓成雨是小学二年级时的同桌,三年级以后她就去了外地读书,神奇的是上初中的时候又回来了,而且我们又成了同桌!而另外一些同学,与之同窗五六年甚至七八年都没有机会做同桌,也算是一个奇遇吧,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也算成了好朋友,高中毕业以后就没咋遇到过,只是那年春节休假,刚好是同一天抵达重庆,在朋友圈看到了各自的动态,准备聚一下,因为一些其他的应酬便没有!刘高君也是高一的时候认识的,也做过几天同桌,当时其特别能唠嗑,带我们出去玩的时候,遇到过路的货车就招手,让师傅稍一程,基本上师傅都会同意,上车就笑嘻嘻的说个不停,倒像是认识了好久的熟人一样。看,这就是天赋,不服都不行!高中毕业以后他就去cj,第一年的时候给我寄过一次信,并附带着他们当时跑步的照片。梁毫没记错好像是高二的时候认识的,我们从来没有一个班过,也没有住过一个宿舍,认识完全是一本《史记》,当时我们宿舍有一个他的朋友,过来串门,看见我床上的《史记》便展开聊了起来,居然很投机,也有一些相同的爱好,颇有相见恨晚之意,算是一见如故吧!而同学里一些同班好些年了,也未见得能聊到一块儿!骆朋吉是个爱结交朋友的人,带了点梁山好汉的豪迈之气,经常带我们十几个朋友同学去他家里玩,读大学期间还经常往来,有一次寒假还一起去打了寒假工!而大学毕业之后我去了东北,就没咋联系!我们适合坐下来一起有一句没一句的唠唠嗑喝喝酒啥的!而电话里聊的话有一句没一句的好像也不知道聊些啥!
还是要多读书,特别是历史书,哲学书,你会发现,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是幸运的,虽然也有诸多的问题和矛盾,但我们若能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都经历一遍,依然能得出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