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你问我来干嘛?当然是来找你背锅的啦!
- 大唐:我咸鱼皇子,开局弹劾李二
- 吾誓当曹贼
- 2013字
- 2022-02-24 22:12:29
“用石墨来代替毛笔,朕怎么听着感觉不太对味啊?”
李世民皱着眉头深思,细细思考李治话音中的言外之意。
叫朝廷组织开采最新发现的矿石,这没有问题。
无非是新增一个矿场的事情罢了。
但要朝廷带头,推动全新的书写工具,这事儿就有的说头了。
“毛笔可不比纸张,要是出现全新的产物,兴许会对既往的产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李世民迟疑地说着,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
他明白李治为什么要找自己了!
“你是想让朝廷来为你的石墨背书,让朝廷来负责背这个锅!”
传统笔墨行业不比造纸行业。
造纸机的出现,只是优化了纸张的制作流程,并没有对传统的造纸业造成太大的冲击。
但李治刚刚拿出来的石墨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全新的产物。
要是石墨真的出世,以石墨的各项优势,必将全面代替毛笔。
如此一来,既有的利益集团将会承受毁灭性的打击。
这是一件得罪人的活儿,而且得罪的可不是一般的人!
要知道毛笔的制作流程和标准,可都是掌握在世家手里的。
一旦朝廷真的推出石墨,所承受的阻力可想而知。
“好你个小九!竟敢让你的父皇替你来背锅,你打的真是一手好算盘!”
当理清了所有的思绪后,李世民控诉李治的不是,把他的想法彻底抖露出来。
李治闻言,有些无奈地了缩了缩脖子。
“没办法啊父皇,儿臣实在是背不起这个锅,所以只能过来找您帮忙来了。”
“您也用过这支铅笔了,应该能够明白它的价值有多大。”
“不管是纸还是笔墨,实在是太贵了,如果能把铅笔普及开来,朝廷的教育经费必定能省下一大截!”
“不仅如此,以后做账用的税务账本,也能节省不少。”
“有这么多的好处在,朝廷没有理由不去推广铅笔,这个忙父皇您必须要帮啊。”
他把铅笔拿出来,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大唐的兴盛。
别看这一支小小的铅笔好像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实际上,它的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用毛笔字来书写,一页纸能写出个一百字,也就到头了。
但换做用铅笔的话,一页纸至少可以写个一千字以上!
纸的利用率,可是直接提升了十倍啊!
洛阳纸贵的话题,想必是无须重复赘述。
在暂时没办法压下纸价的情况下,铅笔的出现无疑是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
李世民当然也很清楚铅笔的价值,他在看李治展示的时候,就发现了铅笔的价值。
可是……这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太大了。
这是要断了别人的财路啊。
真要推广铅笔,怕不是有人要起兵造反。
别觉得这是在夸张。
实际上,要是真的把铅笔推广出来,还真有可能会引起江山动乱。
在这个时代,创新可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任何一种全新的造物面世,要么终将落入到士族的掌控之中,要么直接被士族联手毁灭。
知识垄断可不是说着玩的,而是用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放在后世,一旦出现能对传统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的造物。
旧有的利益集团最多只能跟进,然后叹息时代的变化,无奈接受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命运。
但这个时代可不一样。
人们普遍更喜欢直接动手去抢,要是抢不过就人道毁灭。
谁管你社会的发展,谁要敢动老子的蛋糕,老子就弄死你!
哪怕你是皇亲国戚也没用!
你要真敢乱来,那大家就同归于尽,看谁能豁得出去!
这明显是一种畸形的意识形态,但没有办法。
时代发展得越快,士族对这个世界的掌控力就越弱。
在意识到时代的发展会导致士族们无法垄断自身阶级的时候,阻止科技的进步,也就成了士族群体必然的选择。
这似乎看起来很魔幻,但实际上就是当前社会的底层运转规律。
一旦让自私的群体垄断了上层阶级,就会像现在这样,出现违反常识的情况。
毕竟按照正常的思维,社会是必然要向前发展的不是吗?
想到有人会刻意阻碍社会的进步,这听起来确实挺魔幻的。
李世民的手指不停地敲击桌面,从越来越快的频率来看,这个抉择显然是让他感到了焦虑。
一方面是改变大唐的现状,另辟蹊径节省财政支出,顺带着还能改善大方向上的教育环境。
另外一方面是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以及有可能造成的朝廷动荡。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李世民始终害怕步子迈得太大,步入隋炀帝的后尘。
那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嗯……朕还是觉得这个决策太过仓促,不太好直接将铅笔推广出去。”
“不如,暂时先把朝廷内部改善改善,禁止将铅笔向民间出售。”
“你看这样怎么样?”
“似乎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对笔墨行业的冲击。“
李世民试探地说着,他在观察李治的反应。
既然李治已经把东西拿出来了,想必是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而且要说全新的事物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还是由李治率先提出来的。
因此,李世民下意识地觉得,李治应该是已经想到了办法。
但看李治这一次却是让他失望了。
李治摇头道:“儿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依托朝廷的强权,强行将垄断的局势破开,想要推广铅笔,就只能以力破巧,没有其他的办法。”
主要是推广铅笔的最大得利者是朝廷,其次是屁民阶层。
这个时代的底层毫无战斗力,也没有觉醒出维护自身权益的思维。
朝廷更没有办法直接接触底层,告诉他们铅笔的出世对这个世界的意义。
在没有其他既得利益者的情况下,转移矛盾的绝技失效了。
李治没有办法将矛盾转移出去。
除非他愿意把制造铅笔的利润送到士族手中,否则就只能以势压人。
通过朝廷的威势震慑来四方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