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就是人心、天命和真理

我曾在国际佛光会做过一场“同体共生”的主题演讲,我觉得“同体共生”是现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最开明、最美好的思想。所谓“同体共生”,就是要大家“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彼此包容、彼此尊重,就如人体的五官,要相互共生,才能共存。好比耳朵和眼睛,一个负责听,一个负责看,彼此分工合作,才能共同生存。如果耳朵嫉妒眼睛,没有眼睛看,走路就会有跌入山谷的危险;眼睛如果讨厌鼻子,没有鼻子来呼吸,可能就会一命呜呼。

佛教讲众缘和合,缘起是宇宙人生不变的真理,是因果的普遍法则,一切法的存在,是因缘而起的。《中论》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这是说明宇宙万有,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包括现象界的有情与无情,都是因缘和合所生。《业报差别经》即言:“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以其杀生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其偷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以其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以其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由此可知,我们如果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等十恶业,不但危害自己和别人的身心世界,也危害器世间的国土世界。相反地,行十善业,则可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共业。因此,从人类与动植物的互动共系来看,不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矿植物等,莫不息息相关,这就是所谓“同体共生”的理念。

佛教认为自然界的林林总总,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总离不开物质与精神的“色”“心”二法。小至一麻一麦、一微尘一心念,大至山河大地、须弥法界,总不出色心的范围。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所构成的,其存在的理则也是相互关系条件的配合,例如飓风、雷电、火山爆发、地震和冰川等自然力量,会造成许多伤害,但在另一方面,它们也为大地和人类增加许多养分。

以闪电为例,雷电会造成人类、动物伤亡及财物损失,并引起森林大火。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闪电,植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因为氮是植物的主要食粮,但是地球大气中的氮不能溶解于水,对植物毫无用处,必须经过某种变化后,才能被植物吸收。闪电能触发这种氮元素的化学变化,使气体状态的氮溶于水,变为植物可吸收的氮。假如没有闪电,就没有水溶性的氮,紧接着树木的生长就受到阻碍,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绿色植物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食物,并且补充空气中的氧,而提供给我们人类的。

虽然这只是大自然界中的一个例子,但也充分说明大地万物都是同体共生,都是相依相待、相互关系的生存。如《增一阿含经》所言:“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出,亦不离木。若复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缘会合,然后有火。”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与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及条件,没有永恒固定不变的自体。缘起的理则甚深,譬如因陀罗网交错反映,重重影现,微妙而错综复杂。

惠能大师言:“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真如自性是万有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本体。僧肇大师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凡人总是以见闻觉知来看大自然,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自性能与大自然界互相感应。

自然,就是人心,就是天命,就是真理,就是宇宙的纲常。

唐朝太守李翱听说药山禅师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在一个山头的松树下,李翱找到正在禅坐的药山禅师,十分恭敬地请求开示,药山禅师却睬都不睬,李翱等了许久,终于忍不住说:“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说完,正要离开,药山禅师忽然开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贵耳贱目呢!”李翱一听,颇为窘迫,于是问禅师何为“道”,药山禅师就一手指天,一手指着身旁瓶子的水,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当场疑团尽释,写了一首偈:“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一般人之所以有种种痛苦的产生,是由于与大自然界的人、事、物、境处于对立、不能调和的状态。大自然,一以言之就是“道”,如云在青天,卷舒自如;如水在瓶中,恬静澄澈。世间事也是一样,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能成长;合乎自然,就会形成;合乎自然,就是善美。

如果我们能奉行佛法,借大自然的景物而认识自家的真实面目;或因我们真如自性的本体,而赋予山河大地真实永恒的生命,体悟自他不二、凡圣一如、物我一体、心境合一的道理,就会细心守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平共存,而时时有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美好情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