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回收,福报如山

佛光山开山四十年了,记得过去许多人来佛光山参观,离开后常常留下不少垃圾、废物,因为垃圾不能随便丢弃,我们请乡公所来处理,乡公所说一个月要收一百多万元。我心想游客来佛光山留下的这些垃圾丢弃品,竟然要花费一百多万的处理费,实在划不来。于是我叫两位职事发心做垃圾分类,然后卖给有关的机构作废物再利用,一直到现在,我们不但不用给乡公所一百多万元,“资源回收”所得,一个月平均约有三十万元呢!

我们把“资源回收”的所得作为创办佛光大学的基金。说到佛光大学,刚开始我们发起“百万人兴学运动”,就是一个人一百元,如此集合一百万人的发心和力量,一年就能有几千万,大家一起来办大学。实在很感谢社会大众的支持,当然这些钱是不够的,创建大学不容易,硬件、软件各方面的开支都是非常庞大的。

为了筹募佛光大学建校基金,很多人省吃俭用,开着资源回收车,去回收一卡车破旧的坏东西(整车可能卖不到多少钱),但是他们就这样慢慢地累积。我记得有位太太每天做义工,参与资源回收,花费了时间、体力,衣服也弄得脏兮兮的。她那身份地位很高的先生心中非常不满,问她每天出去像一条龙,回来就像一条虫,到底在做些什么?这位太太就叫先生一起来参加,刚开始先生很勉强,跟着做了几次资源回收之后,他明白这是很有意义的事,也做出兴趣来了。现在夫妻二人都成了佛光大学资源回收最得力的干部。

另外,佛光山在台湾中部有一间道场,名为“福山寺”,这是信徒们整整花了十年累积资源回收的款项盖成的。当初任职当地的法师带着信徒,在大街小巷设置回收点,不眠不休地从事回收工作。虽然资源回收所得不多,但是聚沙成塔,也一点一滴累积成建寺经费。这是我们善用环保建起来的寺院,原本打算取名为“环保寺”,后来想想寺院的名称要有久远性,还是叫“福山寺”,也符合环保是有“福报如山”之意。

日本有位禅师,他盛了一桶水给师父洗脚。师父没用完,他就把水随意一倒,师父呵斥他:“你怎么如此糟蹋万物的价值!一滴水,可以救活生命;一滴水,可以滋润枯渴;一滴水,可以成为海洋;一滴水,可以流于无限。你怎么可以轻易浪费掉呢?”听了师父的训诲,禅师汗流浃背;为了记取师父的教诲,他改名为“滴水”,以志不忘。古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世间上,点滴都是因缘,怎能不珍惜呢?

“资源回收”本身就是一种惜福、环保的行为;以资源回收所得用来建寺院、建大学,更具修福修慧的双重意义。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种环保,都必须从教育下手、从观念上改变,然后自己身体力行,不断地倡导环保运动;环保是一个长期的运动,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