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文励教 薪火相传: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集
-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编
- 4757字
- 2021-09-28 15:35:20
普及书法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
——黄埔小学全面普及书法教育的实践探索
曾贤晃
(深圳市宝安区黄埔小学)
摘要: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黄埔小学以书法教育为切入口,不断创新与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普及书法教学策略——统一一个认识,打造两支队伍,注重三个抓手,全面落实“四个一”。提炼“立德”素材,深化“树人”内涵,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书法教育;办学特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怎样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很多学校都做了有益的探索。深圳市黄埔小学就以书法教育为切入口,走上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一 统一一个认识——书法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落脚点
(一)书法教育站上教改的“风口”
近年来,教育部为推进书法教育相继发布数个文件,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教育部于2013年1月18日发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则强调“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一系列政策、纲要为学校大力开展书法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理念基础。
(二)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15];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熊秉明视中国书法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16];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强调“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17]。因此,书法教育深入中国文化的内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它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精神的最佳载体。
(三)书法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落脚点
书法教育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途径,它直接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正如许石林先生所言:“书法课程其实不单单是书法课,或强化书写那么简单。习字需要心态、需要方法、需要时间、需要领悟,练字其实就是通过写字修炼一个人的身心。”[18]韩盼山教授也说:“书法艺术教育重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19]所以,书法教育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能写好看的字,而且它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形成、意志的培养、文化自信的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立德树人”的最佳落脚点之一。
二 打造两支队伍——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发展
“学高能为师,德高方为范。”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就说过:“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里所说的“志”,就是指一个书家的人品道德和志向。因此,学校在打造两支书法教学队伍的时候,除了考查师生的书法水平,更重要的是考查老师师德是否高尚,学生品行是否端正。
(一)教师书法的生力军——教师书法俱乐部
学校对全校教师实行书法教育全员培训,通过“师德过关、系统培训、专家引领、评价跟进”来开展校本培训。
1.师德过关是基础
常言道“字如其人”,人品决定书品,书法教育关乎习惯的养成,个性的濡养,只有师德高尚的老师才能成为其他师生学习的榜样。
2.系统培训是关键
成立教师书法俱乐部,由学校专职书法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每月一次的全方位的培训,内容涉及钢笔字基础、毛笔字基础、粉笔字基础、线条的变化、各种笔画书写技巧、笔法及章法、集字与创作等。
3.专家引领促提升
学校与宝安区书法协会常年保持联系,定时请专家到校给老师们进行书法专题培训,内容涵盖书法鉴赏,书法与文学、哲学、美学、韵律之间的关系等。
4.评价跟进助持续
书法学习的持续性很重要。评价具有导向与诊断作用,在给老师们进行全员培训时,学校的评价机制也是配套而行,有奖励措施也有相应惩罚规则。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师生作品评价体系,教师批改作业也同时采用两项指标:其一是正确率,其二是书写。因为有了评价的导向,黄埔师生把“人人要写好一手字”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二)学生书法的领头羊——小书法家协会
小书法家协会是黄埔校园名气最响的学生社团之一。在老师的指导下,酷爱书法的“小书协”成员刻苦训练,积极参赛,他们是黄埔校园里“最靓的仔”。
1.以教代练可以帮助孩子们尽快成长
学校鼓励“小书协”参加各种活动,例如在全校午间习字的时候让他们走进各个教室做“小老师”,手把手帮助同学练习书法,对同伴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分析。为了做好“小老师”,“小书协”的训练更加刻苦,进步更加明显。
2.以赛代培更是孩子们成长的催化剂
“小书协”在老师的辅导下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书法展赛,他们争金夺银,为学校增添了许多荣誉,仅在2019年,“小书协”就在省级、市级和区级获奖162人次。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学习书法的热情和方法传递给其他同学,在学生中掀起人人学书法、练书法的热潮。
三 注重三个抓手——提炼书法教育中的“立德”素材
(一)营造“润物细无声”的书法教育氛围
为了营造一种爱书法、学书法的浓郁氛围,黄埔的校园文化独具匠心:校园里精心布置了300多幅精美的师生书法作品,教室内外、楼层连廊、空层大厅、会场处室,师生佳作随处可见;“法书轩”“智慧舱”“水写台”“刻石”墨香四溢,已成为校园最美的景点;每个教室的外墙都巧妙地设置成“书法墙”,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展示,每面书法墙都是学生书法的“展览馆”,是学生练习书法的“加油站”……
黄埔是书香校园,学校经常开展读书活动,校园中的“法书轩”不仅是练习书法的场所,更是读书的好地方: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事例让孩子们懂得勤奋;书法家智永大师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用秃无数支笔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专注;大书法家颜真卿为国殉难的传说让孩子们领悟什么是爱国……书中有真义,孩子们在读书交流中领会到书法的意趣,纯净了自己的心灵。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育人功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法课堂的活水来源于书法中蕴藏的文化,这活水可以用节奏韵律来解读,也可以用线条粗细来表现,还可以用具体的文字去描绘。学校要求每一位书法老师精心上好每一堂书法课,把书法课当作实施书法教学的主阵地,注重趣味,注重方法,让书法课堂成为精品课堂,成为智慧课堂,成为快乐课堂。经过数年实践,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激趣—探究—临习—赏析”的书法课堂教学方式,并总结出一些独具特色的经典课例。如:低年级执笔教学中的“大手帮小手”;中年级线条训练的“线条漫步”;高年级书法创意教学的“我会画瓦当”……“轻松、快乐”是书法课堂的主基调,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大胆地表达,书出真正属于他们的童真童趣,也写出他们的阳光自信。
书法课堂不仅是传授书法要领,更要滋养人文情怀。汉字文化神奇美妙,博大精深,书法教学要善于发掘其中的家国情怀和做人道理:如指导“疆”的书写,可以从“祖国的疆土寸土不让”中发掘出爱国要素,提醒学生注意写好“疆”左下部的“土”,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指导“和”的书写要让孩子们把左边“禾”字最后一笔由捺改成点,在礼让中感受和谐和美好。
(三)建构书法教育的多元联动
1.师生联动
黄埔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孩子们站在学校的中央,老师是孩子们学习的好伙伴。在书法教育上这点表现得更为明显——老师指导孩子学习书法,学生也督促老师临帖创作。学校的每一次书法教学活动都鼓励师生共同参加:课间习字师生共同练习;优秀作品展师生共同展示;义写春联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在“书法普及”的理念下,体现了具有黄埔特色的“教学相长”。
2.校际联动
书法教育为黄埔与其他学校的交流搭建了桥梁。在深圳市教育局组织的“百校扶百校”活动中,黄埔小学先后与翠竹外国语学校、厚德学校等学校结对子,学校之间经常开展书法教育交流活动;学校也经常派出老师到兄弟学校做书法教学的分享交流;学校还承办了深圳市中小学硬笔书法教学研讨会、宝安区书法教学比赛等大型书法教学活动,在宝安区中小学第三届“新课程·新理念”教学大赛中,全区100多名中小学书法教师到我校参加了书法教学观摩活动。
3.家校联动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会增强教育的合力。黄埔一向注重加强家校合作,要求家长们大力支持学校的书法教学工作,还引导家长提升书法兴趣,提高书法水平,参加书法活动。家委会还成立了黄埔小学家长书法俱乐部,这些书法爱好者的身影经常活跃在学校的书法教学活动之中。
4.幼小联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针对不少孩子刚升入小学就出现坐姿不正、握笔姿势错误等现象,黄埔小学定期派出书法老师,对所在片区的幼儿园老师进行写字“双基”培训,帮助孩子们从“第一次拿笔”开始,就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完美解决书法教学的幼小衔接问题。
四 全面落实“四个一”——让活动深化“树人”的内涵
活动是促进书法教育教学前进的动力,多彩的教学活动会使书法学习产生无穷的魅力。“四个一”活动是黄埔的“招牌菜”,即每天认真习字一刻钟、每周一份书法作业、每月一次书法习作展、每年一次“义写春联”活动。
义写春联活动至今已有十年,社会影响日益扩大。2020年1月17日黄埔小学在学校大操场举办的以“翰墨书春意,慧心送福祥”为主题的慈善进校园暨义写春联新春游园活动更是盛况空前,校园装扮喜气洋洋,数千师生、家长齐聚操场,书法大咖现场挥毫,各路书法爱好者前来捧场,百米金“福”震撼亮相,慈善拍卖完美收场。在活动中,孩子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才情,更绽放出一种发自内心的阳光自信;送出的不仅仅是春联,更是黄埔小学全体师生和书法家们的一片真情;慈善拍卖卖出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是传递浓浓的玫瑰香韵……有位家长朋友现场为学校赋了一首藏头诗:
点睛能使蛟龙醒,
彩笔善绘儿童心。
智囊解惑助远行,
慧眼育才崇个性。
立意高远理念新,
德才兼备守初心。
树高千丈根基稳,
人本校园黄埔兴。
书法教育已经成了黄埔小学最闪亮的一张名片。黄埔小学被评为宝安区书法特色学校,成为宝安区书法家协会教学基地。“提笔即是练字时”已经成为黄埔师生的自觉意识,每天定时练书法、每星期更换书法墙等已经成了黄埔学子的良好习惯,学生的书法水平提升明显,各级各类比赛成绩硕果累累;在书法等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黄埔的孩子们阳光健康,积极进取,后劲十足,在社区和周边中学都有很好的声誉,黄埔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学区名列前茅;在练好书法的同时,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素养、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明显提升,在艺术教育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大放异彩。2018年,黄埔小学被深圳市教育局评为深圳市中小学生小课题研究示范校。
小学教育是根的事业,它应该有更高远的立意和追求。从15年前与书法教育的结缘到今天的书法特色,从最初的特长生培养到今天的全面普及,从当年的单纯书法练习到今天的学科整合和文化渗透,从重视习惯的养成到尊重个性的成长,从当年的一枝独秀到今天的群芳争艳,黄埔小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脱茧过程。今天的黄埔从立德树人的高度重新审视书法教育,赋予了书法教育更深刻的教育内涵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对教育、对书法、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黄埔将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不断创新和实践,用书法为孩子打好中国底色,帮助他们心怀家国,放眼世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书写个性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