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妙对秀才与和尚

从前,清和河上有一座桥,叫“清和桥”。有一年春天,一位头戴芙蓉花的少妇正在河边洗衣裳。一个和尚和一个秀才到清和桥上来游玩。

二人在桥上走着,见桥下洗衣的少妇长得漂亮,便心生歹意,站在桥上对起诗来。和尚先念道:

有水也念清,无水也念青。

去了清边水,添争变成静。

静养性,僧人爱,

满腹诗文随身带。

有朝一日芙蓉花儿开,

给我和尚端上来。

和尚念罢,秀才接着吟道:

有口也念和,无口也念禾。

去了和边口,添斗变成科。

科为贵,秀才爱,

满腹诗文随身带。

有朝一日芙蓉花儿开,

给我秀才端上来。

他们二人的对诗,桥下的少妇听得真真切切,立即甩甩手上的水说:“这桥叫清和桥,你们只说了‘清和’二字,听我以‘桥’字作诗一首。”少妇于是怒声念道:

有木也念桥,无木也念乔。

去了桥边木,添女变成娇。

娇娘美,人人爱,

生儿育女随身带。

有朝一日生对双胞胎,

一个当和尚,

一个当秀才!

和尚、秀才挨了少妇的一顿骂,灰溜溜地跑了。

妙趣横生

佛印妙对苏小妹

传说,宋朝时,苏小妹与佛印和尚(其长兄苏东坡的好友),以对联形式开了个玩笑。苏小妹写的上联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和尚看后,知道这是苏小妹有意取笑于他,于是,提笔对一下联,反戈一击。联曰: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在一旁听了,连声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