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发軔之初

金人入梦,白马驮经。两汉之际,佛教由古印度传入中国。随后,佛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雕塑、绘画、建筑、文学等诸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其间历经数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甚至连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纷纷加入其中,佛教终于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理所当然,中国虔诚的佛教徒把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当作心中的圣地。为瞻仰佛迹,寻求佛理,探究佛经的原典,西去求法者前赴后继,如过江之鲫。自三国到明代,一千多年间,他们满怀一腔宗教热忱,“轻万死以涉葱河,重一言而之柰苑”,历经艰险,忍受饥寒,舍生忘死,去探寻真理的佛光。

在这些数以千计西行求法的高僧队伍中,以三国的朱士行,东晋的法显,唐朝的玄奘、义净,尤为著称。这四位高僧中,法显著有《佛国记》(又名《法显传》),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义净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流传于世。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着翔实的陆路见闻,而法显的《佛国记》中陆路要详于海路,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侧重记述有关南海各地的地理风貌。这三部游记中,尤其以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凭借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而蜚声海内外,不但对中国地理学的贡献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对印度地理学的贡献也非常巨大。

史载,三国时期素有法号“八戒”之称的朱士行作为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高僧。朱士行出家受戒以后,在洛阳钻研、讲解《小品般若经》,感到经中译理未尽。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公元260年,朱士行从雍州出发,走出阳关,越过流沙密布的沙漠,到达于阗,得到《大品经》梵本。

作为第二个到达印度的僧人法显历经十四年,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后来到达天竺(今印度)境内,足迹踏遍西、中、东三印度,游历二十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十四年,最后于义熙九年乘商船东归,中途经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时,换船北航。

唯独玄奘“乘危远迈,策杖孤征”,西行五万里,途经西域各国,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在印度旅行十七年,遍历五印度,而且升至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副主讲的位置,在曲女城法会上获得了佛界最高称号“大乘天”和“解脱天”,最后带回佛舍利一百五十粒、佛像七尊、经论六百五十七部,仍由陆路返抵长安。他勇于冒险,徒步丈量了丝绸之路,传播了佛教,在唐代创造了中国人探险精神的一个奇迹。他所取得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远远超出佛教范畴。

玄奘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其“截伪续真,开兹后学”对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因此,他被后世称为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其爱国精神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玄奘诞生于今偃师缑氏镇陈河村(当时洛州缑氏县游山乡控鹤里凤凰谷陈村)。缑氏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春秋时期周灵王缑姓皇后诞生此地而得名。缑氏镇东临俊秀挺拔的中岳嵩山,西与大口乡、高龙镇相接,南傍伏牛山与佛光乡交界,北依白云岭与顾县镇接壤。而嵩山以禅室祖庭、武学渊源的少林寺而闻名于世,也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玄奘诞生的这块中原土地,绝对是一片与佛结缘的沃土。

出家前,玄奘俗姓陈,单名祎,玄奘是其法名,门人则多尊称其为“三藏法师”。陈家本为儒学世家,乃东汉太丘长陈寔(陈仲弓)之后,高祖陈湛曾任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陈钦曾任东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仕北齐,任国子博士;其父陈惠(也作陈慧)“英杰有雅操,早通经术”,隋朝时曾任江陵县令,基于隋末政治惨淡,遂无意于仕途,大业末年急流勇退,婉拒地方官吏的举荐,解缨返里、挂冠居家、潜心坟典、隐居以终,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和风骨。他精通四书五经,尤其对儒家和佛家经典颇有研究。其母宋氏为隋朝洛州长史宋钦之女,她性情温存贤惠,知书达理,又乐善好施,在众乡邻之间留下极好的口碑。他们夫妇共育有四子一女,玄奘最小,有一女儿嫁至瀛洲张家,至玄奘晚年(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方得相晤。玄奘出生时,适值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代。

大凡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人,他的诞生都伴随着一个近似神话的故事。玄奘也不例外,他出生不久,其母宋氏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玄奘一身素裹,骑着一匹俊秀飘逸的白马决然西去。或许,这在冥冥之中已对玄奘一生的远大志向和追求都事先做了安排。

玄奘五岁时,其母宋氏病逝,六岁上,其父陈惠自江陵县令回归故里,从此杜门不出,专事抚育幼儿。对满腹经纶、淡泊名利的陈惠而言,把兴复家业、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四个儿子身上。

玄奘自“幼而珪璋特达,聪悟不群”,出生于这样的名门世家,又饱受儒道百家的熏染。好读书而求甚解,每遇到疑难问题,便缠着父亲问个不停,问不出结果不肯罢休。

七八岁时,当父亲为他讲授《孝经》中的“曾子避席”一章节时,玄奘连忙整襟而起。父亲惊问其故,他垂着双臂,毕恭毕敬地回答:“曾子闻师命而避席,我做儿子的今奉慈训,又怎么有安坐不动的道理呢?”

见玄奘早慧,其父惊诧不已,思忖他日后必成大器,于是对玄奘抱有极高的期望,殚精竭虑地为他讲解各种儒学典籍。此后,在父亲的循循诱导下,幼小的玄奘“自后备通经典,而爱古尚贤,非雅正之籍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

然而,好景不长,玄奘的学业未能持久,其母早亡,在玄奘十岁那年,其父陈惠又不幸撒手人寰,为他过早步入佛门埋下伏笔。富甲一方的陈家遭遇巨大的变故,既有的祖业已消耗殆尽,加上父母双亡,冷酷的现实把成为孤儿的玄奘推上世态炎凉的社会。

事实上,玄奘的三个兄长中,次兄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法名长捷法师。他以讲经说法闻名佛界,与当时的名僧并驾齐驱。“其亦风神朗俊,体状魁杰,加之秀美。每出外衢路观者,莫不驻车停盖。讲《涅槃经》《摄大乘论》《阿毗昙》。兼通史传,及善老庄,为蜀人所慕。”他的学问丝毫不亚于其父陈惠。次兄陈素是玄奘遁入佛门的领路人。

公元610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玄奘随次兄陈素来到洛阳净土寺,成为一名佛门童子,晨夕诵习一些佛经。

由于父母双亲丧亡,家道困窘,兄弟俩少罹穷困,眼下只好安身于佛门,相依为命。每天长捷法师都向他传授佛教义理,还教授给他辩论的技巧。在次兄陈素的谆谆教诲下,玄奘的学问大有长进。

据悉,佛教是三千多年前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由于他属于释迦族,后人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佛教在印度广为流传。当印度佛教兴盛之时,阿育王派遣众多传教士到四方传布佛教教义,弘扬佛法。于是,佛教开始在印度以外的地区,如斯里兰卡、缅甸,以及中亚、西域一带传播,印度佛教终于成为世界性宗教。当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持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进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教理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个宗派。小乘和大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慈悲和智慧,《本来清净经》云:“智慧与慈悲,此大即大乘,此小即小乘。”大乘的智慧如大海一般深与宽,小乘的智慧如井水一般浅与窄。

在随次兄陈素学习佛经五年期间,玄奘涉猎小乘和大乘佛教,而更偏好于大乘,因此短短一年就熟读了大乘要典《妙法莲华经》和《维摩诘经》。次兄陈素见他聪慧颖悟,颇具佛家慧根,便极力向景法师和严法师推荐。景、严两位法师分别授以《涅槃经》和《摄大乘论》(亦简称《摄论》),玄奘则“一闻将尽,再览之后,无复所遗”。大家都深感惊奇,就让他升座复述一遍。他不看经文,讲述得十分熟稔,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而且剖析入里,竟能畅达师宗,表现出超人的悟性和才华。这一年,玄奘不过十三岁,嘉名便播扬净土寺内外,与法相唯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公元612年,向佛的隋炀帝赦旨,要在洛阳剃度十四名和尚,这在严格控制僧人数量的时代,其机会弥足珍贵。谁知闻讯报名者数以百计,其中不乏饱读经书、对佛学颇有研究之士。玄奘因为年龄尚小,不在应选之列,只好立在一旁热切观望。

奉旨前来选拔佛学才俊的主考官是大理寺卿郑善果,其人古道热肠,具有一双慧眼,他看到这位相貌俊秀的美少年,风骨非同寻常,心里暗暗称奇。郑善果便走向前去,问玄奘:“你是不是也想出家?”玄奘恭敬答道:“我有志于剃度出家,但因年龄尚幼,未能如愿。”

郑善果继续问道:“童子出家,意欲何为?”

玄奘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返光遗法。”

闻其言,郑善果深感惊奇,觉得眼前这位稚气未脱的孩子志向非凡,将来必定成为弘扬佛法的中流砥柱,便力排众议,破格为玄奘安排了剃度。

后来,郑善果对同僚感慨万千地说:“一般出家之人,念佛经容易,独有风骨尤为难得。今日我们破格录取的童子,日后必定成为佛界砥柱,可惜我与诸公年事已高,看不到他成才之日了!”

这样,在郑善果的大力推荐下,玄奘阴错阳差地得以在净土寺出家为沙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僧人,开始步入佛门。

此后,少年玄奘正如郑善果所期望的那样,潜心攻读经论,虚心向高僧大德问学,对佛学彰显出过人的才赋,深得有道高僧的称赞。仅仅五六年的时间,玄奘的佛学才华便崭露峥嵘,声名远播洛阳内外。